新聞詳情

高盛一舉將12個月銅目標價上調近30%

 二維碼
發表時間:2017-10-25 11:24

 高盛大幅上調銅價預期,未來12個月預估值調整幅度近30%。

   Hui Shan、Jeffrey Currie等高盛分析師在周一發布的研報中表示,基于美元疲軟和中國需求前景,全面上調銅價預期,3個月、6個月、12個月期預估值分別調整為6750、6900美元、7050美元,此前分別為6200美元、5600美元、5500美元,上調幅度為9%、23%、28%。

   高盛對銅價前景頗為樂觀,認為未來五年銅價將處于上行通道,甚至預計到2022年可能突破每噸8000美元大關。

   事實上,高盛此舉似乎顯得有些后知后覺。國際銅價近期已經觸及每噸7000美元的三年最高位,較去年初累計上漲約60%。

   這波反彈引發了市場熱議:背后的驅動力究竟是基本面改善還是投機資金興風作浪?高盛認為,主要原因在于基本面好轉:全球主要經濟體同步復蘇,美元貶值,銅礦供應屢屢不及預期……

   高盛對明年的銅基本面的預期作出了顛覆性的調整,認為2018年將出現13萬噸的供應缺口,將支撐銅價進一步走高,上次則預計會過剩15萬噸。

   銅價反彈的驅動力

   在高盛看來,以銅為代表的工業金屬的表現在所有大宗商品中是最靚麗的,主要是周期回歸了。以史為鑒,工業金屬往往在央行們的加息周期中擁有出色表現。

   與此同時,全球幾乎所有主要經濟體都處于經濟擴張區間,這支持著工業金屬的需求。

   在全球最大金屬消費國中國,盡管今年由于房地產市場降溫而使得該國金屬需求增速出現減速,但受貸款增長刺激,銅需求增長整體上仍處于健康水平。中國政府今年致力于防控金融風險,讓宏觀經濟和房地產市場趨于穩定發展。這使得市場對中國經濟增速放緩的憂慮有所消退,近期的銅價反彈就部分地反映了這一點:

   高盛對中國銅需求增長前景持樂觀立場,預計中國2017年的銅需求增長3.1%,2017年至2022年之間的平均增速將為1.8%。

   不過,這比他們之前的預估有所下降,主要是預計中國經濟增速將會放緩。此前,高盛預計中國2017年銅需求將增長3.7%,2018年至2020年之間年均增速將為2.6%。

   至于全球銅需求前景,高盛認為2017年會增長2.5%,2017年至2022年之間年均增長率將為1.8%。與之前的預估相比有所上修,他們此前認為今年增速將為2.2%,2018年至2020年之間的年均增速將為1.5%。

   “供應之墻”

   供應短缺也是推漲銅價的力量之一。

   高盛去年初曾預計會有一大批銅礦涌入國際市場,但諸如智利Escondida銅礦和印尼Grasberg這兩大世界級礦場等的供應量顯著不及預期,主要是因為勞資糾紛、開采技術和物流等問題干擾了供應增長。

   他們預計,供應中斷問題將會增加,因為銅價上漲通常會使得礦工們的邊際議價能力增加,繼而導致更多擾亂供應的問題。以當前的銅價水平來測算,預計供應擾動會攀升5%。

   高盛將2018年的供應增長率略微下修,至3.5%,低于之前預估的4%,預計2019年供應增長率將為3.2%,與上次持平,預計2020年將增長1.3%,此前預計為下降0.6%。

   從超級空頭轉變為超級多頭

   從去年年底開始,高盛從超級看空轉變為超級看多。迄今,該行依然看多銅市場。

   那么,銅價的牛市之路究竟還能走多遠呢?高盛認為,當前的銅價基本與它和宏觀變量的歷史聯系所隱含的價格水平相一致,鑒于強勁的需求增長和美元疲軟,銅價將在2018年間出現10%的漲幅。

   之所以做出上述預期調整,主要在于供需基本面的預期作出了調整。高盛原本預計2018年銅市場將為過剩15萬噸,現在則預計明年會出現供應短缺,缺口約為13萬噸;預計2019年至2021年之間市場將處于平衡狀態,2022年可能短缺10萬噸左右。

   庫存方面,高盛預計2017年銅庫存將下降至69天的消費量,預計2019年至2020年之間將緩慢小幅增長,2021年將為61天的消費量。


報名留言

報名留言

副標題

報名留言
看樣項目名稱
*
企業名稱
*
聯系人
*
手機
*
電子郵件地址(無的,填 1@1.cn)
*
其他
驗證碼
 換一張
*
提交
首頁                  產品介紹                  業務公告                  新聞中心
021-37605588 (09:00-1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