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詳情

人民日報:中國“新動能”獲世界贊譽

 二維碼
發表時間:2017-05-24 09:11

  日前,由摩根斯坦利國際資本公司(MSCI)編制的MSCI中國指數創20多個月以來的新高,這份廣受全球投資者采納的指數體現了資本市場對中國經濟的信心。據悉,騰訊和阿里巴巴等科技類股引領著該指數近段時間的增長,中國經濟“新動能”成為支撐信心的重要來源。


  指數創新高


  據了解,MSCI中國指數主要由香港和美國上市中資股構成,是廣為全球投資組合經理采用的基準指數。信息技術行業在這一指數中以35%的比例占絕對優勢,其余為工業品類、金融類等股票。


  據彭博社報道,MSCI中國指數估值已超過滬深300指數,系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的首次。在香港上市的騰訊控股(205.80 0.39%)和美國上市的阿里巴巴等高科技巨頭帶領下,MSCI中國指數在最近的市場波動中基本沒有受到影響。目前該指數接近22個月高點,比去年2月的最低點增長了41%。


  “科技類股上漲是MSCI中國指數估值上升的主因,其超越傳統經濟類股的出色表現仍會持續。”招銀國際證券駐香港策略師蘇沛豐說。


  北京工商大學經濟學院教授周清杰向本報記者分析指出,指數是現實情況的一種反映。作為新經濟的代表,騰訊、阿里巴巴以及京東等科技企業本身業績大幅提升、盈利增加、股票上漲,這表明中國互聯網平臺經濟的發展成效顯現,正在經歷“爬坡”期。


  發展正紅火


  “新經濟”“新動能”已是當下中國經濟發展的熱詞。在周清杰看來,這種新興經濟形式具有3大特征:智力密集型、輕資產和高附加值。他說:“目前‘新動能’發展勢頭良好,部分企業逐漸成長、規模擴大,已經晉升龍頭企業。”


  多種“新動能”業態的發展,打造了一批亮眼的成績。今年一季度,中國戰略性新興產業增長10%,高技術產業增長9.2%。1-4月份,工業機器人的產量同比增長了51.7%,太陽能電池增長18.2%,智能手機產量增長10.9%。


  資本也被吸引過來。據商務部數據顯示,1-4月,高技術服務業實際使用外資365.6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12.4%,其中,信息服務、研發與設計服務、科技成果轉化服務、環境監測及治理服務實際使用外資同比分別增長3%、3.8%、62.9%和172.8%。


  就業增長廣為受益。數據顯示,數字經濟已經占到中國GDP30.6%的比重,帶來280萬新增就業人數,占中國年新增就業人數的21%。波士頓咨詢公司作出預測,2035年中國整體數字經濟規模將接近16萬億美元,總就業容量達4.15億。


  國際點贊多


  國際社會紛紛為中國的“新動能”點贊。


  聯合國亞洲及太平洋經濟社會委員會本月初在泰國曼谷發表調查報告,在評價中國經濟近期表現的部分中寫道:“目前中國經濟形勢穩定,且高附加值產業正在逐漸取代產能過剩產業,成為提高產出、創造就業的新動能。”


  日前在會見世界銀行行長金墉時,李克強總理說,“過去4年,通過鼓勵‘雙創’,培育新動能,我們每年新增幾百萬戶企業,4年一共增加了5000多萬個城鎮就業崗位。”


  金墉則表示,“中國在思考新動能方面已經領先很多國家,一些地方正在發生的變化也給我們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這些思考和實踐對世界各國都很有借鑒意義。”他說,“我們對中國深化改革、加強科技創新,尤其是培育發展新動能的前景充滿信心。”


  “許多企業已經不僅僅是國內領先,而且在全球處于領先地位,巨大的國內市場支撐著他們走進全球第一陣營。”周清杰說,中國“新動能”正在全球發揮引領作用。


報名留言

報名留言

副標題

報名留言
看樣項目名稱
*
企業名稱
*
聯系人
*
手機
*
電子郵件地址(無的,填 1@1.cn)
*
其他
驗證碼
 換一張
*
提交
首頁                  產品介紹                  業務公告                  新聞中心
021-37605588 (09:00-1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