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詳情
央行參事盛松成:央行縮表不意味著緊縮 二維碼
發表時間:2017-05-18 09:10 5月17日,央行參事、央行調查統計司原司長盛松成在國際金融報舉辦的“2017國際先鋒投行高峰論壇暨頒獎典禮”上表示,當前中國依舊是穩健中性的貨幣政策,在談到貨幣政策和央行縮表的關系時,他指出,我國的中央銀行資產負債表和美國的中央銀行資產負債表有很大的區別,中國央行縮表不意味著緊縮,擴表也不代表貨幣放松。 “比如說二、三月份我們資產規模分別縮減了2798億和811億元,但是貨幣乘數上升到5.29倍,M2增長10.5%。”盛松成表示,“一月份由于春節影響,所以春節前往往是大量的貨幣投放,而二、三月份會貨幣回籠。”盛松成表示,央行資產負債表里還有政府存款,這并非全是中央銀行的主動行為,而基礎貨幣是中央銀行的主動負債,所以縮表不等于緊縮。 與此同時,盛松成指出,2017年4月份是擴表,但是擴表不等于貨幣擴張。“因為我們央行總資產增加了3943億,其中,對其他存款性公司債權增加了3850億,這是通過公開市場操作實現的,從負債端看,政府存款增加了,因為四月份是交稅的高峰期,但是儲備貨幣是減少的,基礎貨幣減少了近三千億。” 盛松成表示,中央銀行的負債并不都是基礎貨幣,央行縮表不等于基礎貨幣減少,央行擴表也不等于基礎貨幣增加,而對整個社會流動性有影響的是基礎貨幣。對于基礎貨幣的影響因素,他指出,在央行傳統的三大政策中,只有公開市場操作和再貸款、再貼現政策影響基礎貨幣,存款準備金政策只影響貨幣乘數,不影響基礎貨幣,但貨幣乘數還受其他因素影響,不完全由央行控制。 “比如說降準就是寬松政策,降準以后,如果是影響基礎貨幣,那一定是基礎貨幣減少,如果降準減少了基礎貨幣,那就說明是緊縮政策了,這在邏輯上是說不通的,事實也不是這樣。”盛松成表示,降準并不影響基礎貨幣,基礎貨幣的變化是由中央銀行資產負債表里面資產端和負債端的有關項目變化引起的,降準只是影響貨幣乘數,因為降準使一部分法定準備金變成了超額準備金,就有可能促進商業銀行的貸款,從而提高貨幣乘數,進而增加貨幣供應量。此外,盛松成指出,貨幣乘數不僅僅是中央銀行決定的,還與公眾和銀行行為有關。 對比美聯儲縮表問題,盛松成指出,與美國是主動縮表不同,中國不存在主動縮表的問題。 “中國以前也有過縮表,但都不是主動的”,盛松成表示,從2008年至今,中國央行9年中擴表1.7倍,實際上中央銀行的資產負債表擴張速度還沒有經濟擴張快。而同期美國的中央銀行資產負債表擴大了5倍,美國的GDP平均2%,所以要縮表。 報名留言 報名留言 副標題 報名留言看樣項目名稱 * 企業名稱 * 聯系人 * 手機 * 電子郵件地址(無的,填 1@1.cn) * 其他 驗證碼 * 提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