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詳情

再生資源稅收有望“瘦身”

 二維碼
發表時間:2014-03-04 09:15

   據一些再生資源回收企業反映,在將廢舊物資回收出售時,以前按照5%全額上交稅金,自營業稅改增值稅以后,企業按照17%全額上交稅金,使廢舊物資回收企業的稅負增大;國家對再生資源回收利用企業稅收優惠范圍偏窄,使得再生鋁、再生銅、報廢汽車等行業增值稅、企業所得稅無法享受優惠;國家雖然對部分企業免稅,但同時規定不能開具增值稅專用發票,使這些企業不能抵扣進項稅,實際在形成最終產品時又征收了該部分的增值稅。再生資源回收原本就是利潤微薄的行業,近些年來行業對“稅改”的呼聲越來越高,也得到了政府部門的重視。記者了解到,近日商務部流通發展司召開再生資源回收行業稅收政策座談會,聽取部分商務主管部門、有關行業協會及企業對再生資源回收行業現行稅收政策的意見及建議。

利潤不穩定

   采訪中,記者了解到,再生資源回收這個行業并不好做。李冬(化名)在北五環的一個小區從事廢品回收已經好幾個年頭了,但今年春節回來,物業告訴他“要換人”,理由非常簡單:有人比李冬給物業的“中介費”更高,而且對方還承諾小區的部分保潔工作。廢品回收的“小區壟斷”事實上并不是什么新鮮事,隨后,記者問了問新易主的廢品回收處各種廢品的報價:紙箱是5毛一公斤,飲料瓶從5分到8分不等……“事實上我們也賺不了多少錢,因為要給場地費,搞不好還隨時讓走人,只能盡量在廢品上壓價了。”李冬告訴記者。

   據記者了解,再生資源回收行業除了一部分憑證運營的正規經營者,更多的都是到處“打游擊”的散戶。據了解,這些“打游擊”的人一般都有自己的回收網絡渠道,在處理過程中千方百計壓低成本,隨意拆解,造成了嚴重的環境污染。對于那些正規經營者來說,這些隨意支個小攤、騎著車到處吆喝的“游擊隊”也嚴重影響了他們的利益。

   在當前的環境下,一些企業反應,再生資源企業市場拓展存在很大壓力。雖然在國家的扶持下,從事再生資源回收利用有利可圖,但是這個行業的利潤空間并不穩定,而且很多企業都是剛起步,需要很長一段時間的積累才能壯大,行業風險仍比較大。國家雖然給予了這個行業一定的政策和資金扶持,但從再生資源綜合發展來看,產業規劃、項目帶動、稅收減免、資金扶持等還不到位,企業成長速度緩慢,做大做強有很大難度。

稅收優惠仍應加大

   據悉,再生資源回收行業長期以來一直享受稅收優惠政策。但自2011年起,這些稅收優惠政策被全面取消。2008年12月9日,財政部和國家稅務總局聯合發布《關于再生資源增值稅政策的通知》,通知表示,從2009年1月1日起取消增值稅免征政策,從事再生資源經營企業須按17%全額繳納增值稅,只給予符合條件的一般納稅人兩年的“先征后返”優惠政策:2009年先征后返70%,2010年先征后返50%。按照這一通知,2011年起退稅政策全面取消。目前,虛開發票偷逃稅款的現象雖然得到遏制,但回收行業的稅負率由2010年的8.863%驟升為16.12%,大量回收公司面臨停產或注銷,直接影響了下游利廢企業的生產成本。

   對此,中國財稅法學研究會會長、北京大學教授劉劍文表示,再生資源的回收利用順應了低碳經濟發展大勢。再生資源回收利用行業,具有公益性,是在幫政府和社會解決問題,國家應該讓利于民,不要怕這個行業發財。國家對廢舊物資回收及利用實行稅收優惠政策力度需進一步加大。

   業內人士表示,想要完善再生資源回收利用的稅收體系,必須在稅收政策上給予更多傾斜。應當出臺有關再生鋁、再生銅、報廢汽車等行業稅收優惠政策,擴大行業范圍,切實推進再生資源回收利用行業的發展。另外,地方政府可對再生資源回收利用行業給予地方稅收的減免,對增值稅、企業所得稅地方留成部分給予退還。

此外,記者從商務部網站了解到,2014年2月17日,流通發展司召開座談會,聽取部分商務主管部門、有關行業協會及企業對再生資源回收行業現行稅收政策的意見及建議。王選慶副巡視員主持了座談會,北京市商務委、中國物資再生協會、中國再生資源回收利用協會、中國廢鋼鐵應用協會、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再生金屬分會、北京華京源公司、海淀物資回收公司、開源建貿公司等有關負責同志參加。

   據商務部流通發展司回收促進處的相關負責人介紹,在發改委的牽頭下,商務部正在就稅收政策的改革和財政部門進行溝通,具體的細則有待日后公布。


報名留言

報名留言

副標題

報名留言
看樣項目名稱
*
企業名稱
*
聯系人
*
手機
*
電子郵件地址(無的,填 1@1.cn)
*
其他
驗證碼
 換一張
*
提交
首頁                  產品介紹                  業務公告                  新聞中心
021-37605588 (09:00-1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