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詳情
人民幣國際化“迂回中前進” 二維碼
發表時間:2017-01-04 09:03 針對個人購匯與資本匯出的新管控舉措,以及人民幣對一籃子貨幣CFETS匯率指數構成的調整,引起市場有關各方的關注。 一方面,有觀點認為,貨幣當局收緊資本項目,可能導致人民幣在跨境兌換使用的便利性困難增多;另一方面,也有市場人士認為,相關舉措可能導致人民幣匯率積累更大下跌壓力。不過,如果將時間拉得長遠一些,從中國經濟自身在全球經濟體系的影響力、人民幣在全球貨幣體系中的長期角色定位看,人民幣當前在通往市場化、國際化的道路上雖面臨階段性困難,但如果應對合理、步伐穩健,仍可繼續在相關政策目標上“迂回前進”。而從國際經驗看,包括美元、歐元等全球主要貨幣,在其崛起過程中,同樣曾經面臨過種種大同小異的考驗。 如果將時間撥回到2008年美國次貸危機爆發時不難發現,當美聯儲為拯救美國金融體系而持續推出多輪向貨幣注水的QE(量化寬松)時,美元匯率也同樣出現過巨大貶值壓力和資本流出壓力,其在全球經濟和金融體系的影響力同樣顯著下降,一度引發歐元與美元爭奪貨幣體系話語權的狀況。而在此之后,隨著美聯儲貨幣政策逐步恢復中性穩健,以及美國經濟企穩復蘇、重現增長活力,美元在全球貨幣體系中的主導權,同樣水到渠成般的得以盡數恢復。 從歷史經驗看,最近幾十年以來,包括美元、歐元、日元等在內的全球主要貨幣,都曾經遭遇過諸如與金本位脫鉤、本地區債務危機引發解體風險、本幣長期貶值甚至經濟長期衰退的嚴峻考驗,而最終則仍是相關國家和地區的強勢經濟基本面與經濟影響力,決定性地保證相關貨幣在考驗之后仍擁有在國際貨幣體系中的一席之地。 就近幾年人民幣在全球貿易體系和國際貨幣體系中的表現來看,伴隨著中國經濟持續多年的高速成長與擴張,目前人民幣在世界貿易、跨境投資等許多方面的影響力與公信力都已得到前所未有的大幅度提升。盡管中國經濟近兩年因轉型升級、換擋降速而出現一些結構性問題,但人民幣目前在全球貨幣體系中的地位,完全不能與中國經濟地位所匹配。所謂的人民幣匯率市場化、人民幣國際化因階段性問題而“開倒車”的猜疑,也不能成立。 展望未來,在貨幣當局進一步推進利率市場化和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改革、保持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基本穩定的背景下,中國經濟轉型成長仍勢不可擋,目前人民幣國際化步伐依舊堅定。盡管當前一段時間人民幣國際化進程可能因一些不確定性風險出現休整,但長期看,“迂回中的前進”仍可積極期待。 報名留言 報名留言 副標題 報名留言看樣項目名稱 * 企業名稱 * 聯系人 * 手機 * 電子郵件地址(無的,填 1@1.cn) * 其他 驗證碼 * 提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