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詳情
11月份CPI和PPI上漲后續或將溫和持續 二維碼
發表時間:2016-12-14 09:17 近日,國家統計局發布了2016年11月份全國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和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指數(PPI),數據顯示,CPI環比上漲0.1%,同比上漲2.3%;PPI環比上漲1.5%,同比上漲3.3%。 接受中國經濟時報記者采訪的相關專家表示,11月份CPI同比上漲2.3%,市場預期在2.2%左右,從環比看,11月CPI環比上漲0.1%,其漲幅基本符合市場預期。而PPI環比上漲1.5%,同比上漲3.3%,連續第三個月同比正增長,其漲幅超過市場預期。 CPI漲勢或溫和持續PPI或將持續走強 2016年11月份CPI環比上漲0.1%,主要表現為食品價格環比由降轉升,其主要是受季節性因素影響。進入冬季,鮮菜類食品種植成本增加,鮮菜價格環比上漲5.5%,影響CPI上漲0.14個百分點。盡管旅游消費價格出現季節性回落,但汽柴油、水電燃料等漲價推動了非食品價格上漲。 從同比來看,11月份,全國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同比上漲2.3%,同比漲幅略有擴大。其中,城市上漲2.3%,農村上漲2.0%;食品價格上漲4.0%,非食品價格上漲1.8%;消費品價格上漲2.1%,服務價格上漲2.4%。可以看出,11月,食品價格同比上漲4.0%,拉動CPI同比漲幅擴大,食品價格是推動CPI同比上漲的主因。分類項下,食品煙酒價格漲幅對CPI上漲貢獻最大,同比上漲3.2%,影響CPI同比上漲約0.96個百分點。 北京大學經濟學院教授、北京大學經濟研究所常務副所長蘇劍在接受中國經濟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CPI環比微漲,同比漲幅略有擴大,雖說食品價格是推動CPI同比上漲的主因,但實際上食品價格并沒有大幅波動。此外受到PPI傳導的影響,導致非食品價格同比增幅急速上漲。預計CPI的上漲勢頭在今后的一段時期內仍會持續。 國家信息中心宏觀經濟研究室主任牛犁表示,CPI今年以來總體上是溫和上漲的,全年累計在2%左右,CPI擺脫了通貨緊縮的擔憂,但目前還難以看出是否有通脹情況存在,其后續走勢仍可能會溫和上漲。 2016年11月份,全國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環比上漲1.5%,同比上漲3.3%。國家統計局城市司高級統計師繩國慶在解讀11月份PPI數據時表示,11月份PPI環比變動的特點:一是工業行業價格普遍上漲。二是部分重點行業,例如煤炭開采和洗選、黑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等價格漲幅繼續擴大。從同比看,11月份PPI上漲3.3%,漲幅比上月擴大2.1個百分點。其中,煤炭開采和洗選、黑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有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等價格上漲是PPI同比漲幅擴大的主要原因。 牛犁分析PPI大幅上漲的原因時認為,主要是受供給端偏緊導致鋼鐵、煤炭、有色等價格大幅上漲的影響。今年受這些黑金屬期貨價格上漲的帶動,現貨價格也大漲,原材料價格近期暴漲,使得整體工業品價格快速回升,擺脫了四年多的下跌走勢,成為PPI上漲的主要原因。從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看,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中,生產資料價格同比上漲4.3%,影響全國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總水平上漲約3.2個百分點,而生活資料價格的上漲影響很小,表明PPI的上漲就是生產資料價格帶動的。 對于今后PPI可能會出現的變化,牛犁表示,PPI這種漲勢預計還會持續一段時間,估計明年上半年PPI漲幅可能到4%。考慮到PPI的漲幅通常是上漲的時候加速上漲,下跌的時候加速下跌的特點,這種漲幅最終能持續多久仍取決于經濟是否真正企穩,需求是否有效擴大。而在目前,有效需求沒有得到明顯改善,僅是供給端供應偏緊導致PPI價格上漲,因此,這種上漲勢頭能否持續,仍需繼續觀察。 PPI漲幅同比較高可能存在滯漲 11月份,PPI同比增幅較往年同期偏高,超出市場預期。蘇劍認為,11月份PPI漲幅擴大,主要是由于上游產品價格上漲往下游產品傳遞所導致的,也就是供給端供應偏緊。PPI本身也分上下游產品,此前PPI一直在往上漲,從原材料到中游產品再到下游產品相繼傳導,就形成了今天這樣一種態勢。 蘇劍表示,值得注意的是,這一輪的物價上漲是成本推動的物價上漲,所謂的成本推動物價上漲其實就是滯漲,就是生產成本上升及利潤減少,引致商品價格上升的同時經濟放緩。一邊是經濟增長放緩,一邊是通貨膨脹,雖說現在PPI漲幅只有2.3%,看起來比較好,但其實也透露出一些停滯性通脹的跡象。 他認為,這種原材料推動成本價格上漲導致的通貨膨脹,跟以前所講的需求拉動導致的通貨膨脹不是一回事,需求拉動的通貨膨脹,大多都是需求過旺所導致的物價上漲。這種情況一般比較好解決。因為,在這種情況下,需求拉動意味著企業的產銷比較好,利潤也比較高,失業率也比較低。而成本推動的通貨膨脹與剛需拉動的通貨膨脹不一樣的地方就在于,成本上升導致物價上漲,其實就是進一步擠壓企業的利潤空間,企業利潤空間減少,可能會促使企業采取裁員或者是進行減產等措施來進行調控。減產會導致企業效益的下滑,減員就會導致失業率的上升。 對此牛犁認為,PPI加速上漲,從好的方面來理解,表明工業領域擺脫了通縮,價格上漲促使企業效益好轉。不好的方面,例如能源原材料價格上漲,促使下游企業產品成本上漲,企業生產經營負擔加重,擠壓企業利潤空間,下游企業的經濟效益就會受到沖擊。 蘇劍表示,面對成本推動的通貨膨脹,要想找到比較好的調控措施,就需要從我國現在進行的供給側改革方面入手,找到合理的解決辦法。要解決因原材料價格上漲而導致的通貨膨脹,可能就需要對成本進行調控,要么通過減稅、要么通過其他措施,使成本價格得以降低。這種政策需要通過供給來調控,而不能通過供需來調控,例如,可以通過改革來降低一些企業的交易成本等。 報名留言 報名留言 副標題 報名留言看樣項目名稱 * 企業名稱 * 聯系人 * 手機 * 電子郵件地址(無的,填 1@1.cn) * 其他 驗證碼 * 提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