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詳情

去產能與加杠桿

 二維碼
發表時間:2016-06-15 09:42

 雖然2011年以來我國經濟進入名義上的新常態周期,但實際上產能去化進程一直較為緩慢,并且時有反復,而經濟增速振蕩下行,其中,投資增速波動尤其大。

  今年一季度,投資企穩反彈帶動經濟回升,二季度經濟增速再次放緩,市場預期固然在變,但深層次的根本矛盾問題以及解決對策的實施情況,在經濟形勢演繹中起決定性作用。

  宏觀層面去產能、去杠桿的壓力極大,經濟總需求尤其是制造業投資需求持續大幅下滑,階段性的經濟增長動能取決于去產能的下拉力與中央政府加杠桿投資的上拉力的合力結果,二季度后經濟運行大體將呈現出這種格局。

  首先,去產能再次提上日程,成為短期經濟工作重點。一季度黑色系工業品價格大漲導致部分產能過剩行業的投資再次恢復,鋼鐵高爐開工率、水泥量價等指標出現明顯回升,但是二季度后情況得到緩解,鋼鐵、煤炭價格轉跌。

  宏觀層面表現為,5月固定資產投資增速、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速分別下跌0.9個和0.1個百分點,經濟快速反彈的勢頭放緩。

  如果按照投資行業類型來劃分,制造業投資5月累計增長4.6%,較上月大幅回落1.4%個百分點;如果按照投資主體背景劃分,1—5月民間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名義增長3.9%,增速較前4個月回落1.3個百分點,屬于連續意義上的下跌,突出反映了在供給側改革背景下5月實體經濟去產能有實質性推進。

  其次,中央層面一直在托底經濟。世界范圍來看,全社會去杠桿的模式基本上是,首先中央政府加杠桿以承接實體經濟部門去杠桿下的總需求減少,然后隨著投資回報率改善實體經濟將再次進入加杠桿進程,政府部門收入增加再完成去杠桿。

  1—5月統計局口徑的基建投資同比增長20%,較前4個月累計增速多1個百分點,如果考慮到基建投資持續高速增長以及5月的加速增長,可以判斷中央政府加杠桿在經濟領域已有明顯反映。

  供給側去產能繼續推動制造業投資需求放緩對經濟施壓,中央政府加杠桿繼續維穩總需求,合力作用下經濟增長動能肯定比一季度變弱了,但是短期經濟失速概率并不大,預計二季度國內GDP增速仍在6.6%附近,但是階段性供給側去產能將不可避免繼續拖累經濟,投資可能進一步小幅下滑。


報名留言

報名留言

副標題

報名留言
看樣項目名稱
*
企業名稱
*
聯系人
*
手機
*
電子郵件地址(無的,填 1@1.cn)
*
其他
驗證碼
 換一張
*
提交
首頁                  產品介紹                  業務公告                  新聞中心
021-37605588 (09:00-1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