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詳情
平滑資金面波動 存準金考核基數再調整 二維碼
發表時間:2016-06-07 09:02 央行日前決定,自7月15日起,人民幣存款準備金的考核基數由考核期末一般存款時點數調整為考核期內一般存款日終余額的算術平均值。同時,按季交納存款準備金的境外人民幣業務參加行存放境內代理行人民幣存款,其交存基數也調整為上季度境外參加行人民幣存放日終余額的算術平均值。 這是繼2015年9月15日存款準備金改為平均法考核后對這一方法的再次完善。機構人士指出,存款準備金考核由“分子平均法”改為“分子分母都平均法”,平抑了不同時點貨幣市場及外匯市場的流動性波動。將期限拉長來看,貨幣市場、外匯市場波動性將下降,更有利于防范流動性風險。 利于防范流動性風險 銀行業人士普遍認為,存款準備金考核由時點法改為平均法,對市場而言,最重要的意義不在于是否釋放或收緊了流動性,而是對存款準備金制度的完善和監管層對金融機構流動性管理水平的提升。 交通銀行金融研究中心高級金融分析師鄂永健表示,鑒于商業銀行存款波動較大,特別是月初和月末、季初和季末相差較多,此次調整有利于商業銀行平滑資金波動,增強流動性緩沖能力,進而有利于促進市場流動性平穩、降低利率波動。 去年9月15日,央行已對境內的存款準備金考核從時點法調整為平均法,但當時調整的是分子而非分母,即去年9月要求“金融機構按法人存入的存款準備金日終余額算術平均值(分子為均值)與準備金考核基數(分母為時點)之比,不得低于法定存款準備金率”。本次考核修改后,分母的準備金考核基數由考核期末時點數調整為考核期內算術平均數。目前,美國、日本等不少發達經濟體都采用這樣的考核辦法。 民生證券固定收益研究負責人李奇霖指出,本次調整的是存款基數,由于月末存款易沖高,將月末存款基數改為平均存款基數,其好處在于平滑了資金面波動,有助于減少金融機構對應急備付金的需求,可以增強金融機構在貨幣市場拆出資金的意愿。 李奇霖介紹,以前考核準備金采用的是時點法,如季度末考核的時候,就看3月31日或者6月30日的數據,分子是銀行繳存的準備金,分母是銀行的存款余額,算出的數據必須大于等于當時央行規定的準備金率。而時點法考核的漏洞是,銀行可以在期末“操縱”數據。每到月末、季度末、年末就帶來存款“大搬家”,帶來金融市場的波動。 國泰君安分析師熊義明表示,傳統的時點法考核存在時點套利空間,容易引發繳存時點前后貨幣市場波動。央行人民幣存準平均法考核改革采取小步審慎推進做法,體現了我國一貫的漸進式改革特點。2015年改分子,有效降低了考核時點的貨幣市場波動,但銀行仍具有在基數計提時點做低存款基數的動機和能力,未能有效避免基數計提時點的貨幣市場波動。今年分母也修改后,銀行騰挪時點的套利空間基本消除,有利于平滑貨幣市場波動,防范流動性風險。 平滑離岸拆借利率 本次調整后,按季交納存款準備金的境外人民幣業務參加行存放境內代理行人民幣存款,其交存基數也調整為上季度境外參加行人民幣存放日終余額的算術平均值。這對于平滑離岸市場波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業內人士介紹,2016年1月25日起,央行對境外金融機構在境內金融機構存放執行正常存款準備金率政策,按季繳納存款準備金,當時規定為按時點法考核。3月31日正好為確定季末繳納準備金存款基數的時點,許多銀行為了避免長達3個月的凍結,將人民幣存款頭寸甩出,導致離岸市場隔夜拆借利率一度跌至-3.725%。 通過本次調整,銀行將不再有動機在繳存時點做低存款基數,更有利于平滑離岸人民幣拆借利率的波動。中金公司固收報告指出,平均法考核有助于堵上漏洞,考核時離岸人民幣季末的頭寸不會出現大幅變動,離岸人民幣拆借利率也會更加穩定。 “新政將穩定國內流動性和穩定人民幣匯率。”平安證券分析師魏偉指出,從宏觀趨勢來理解,此次調整還體現央行在去杠桿環境中平衡“增長、物價、資產價格和資金外流”四個方面的意圖。CPI、實體產出、資產價格和資金外流四個方面,出現任一因素大幅波動,均會觸發系統性風險。在此情況下,央行需在維系適度寬松的同時,針對四方面因素適時靈活調整;而對資金面和匯率穩定的強調,正體現了去杠桿過程中的貨幣政策要求。 另有銀行人士表示,此次調整能夠防止金融機構沖時點,給予實體經濟穩定的流動性預期,讓企業得到持續不斷的信貸支持,這在經濟轉型期尤其重要。此外,平均法考核方式在給予金融機構流動性管理方面更多便利性的同時,也對中央銀行流動性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報名留言 報名留言 副標題 報名留言看樣項目名稱 * 企業名稱 * 聯系人 * 手機 * 電子郵件地址(無的,填 1@1.cn) * 其他 驗證碼 * 提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