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詳情

終結五年“熊”途 大宗商品殺回牛市

 二維碼
發表時間:2016-06-07 09:02

  供應限制推動了原油等各類大宗商品價格普漲,大宗商品指數較年初低位反彈逾20%,歷經五年“熊”途后再度進入技術性牛市。大宗商品今年以來的表現也超過了債券、外匯和股票。

  本周一,追蹤22種原材料投資回報的彭博大宗商品指數收漲1.1%至88.1137點,雖然較2011年的高位仍低約50%,但已較今年1月20日的低位高出21%,邁過了20%的漲幅這一牛市門檻。以下彭博圖表展示了今年以來大宗商品超越美元和全球股市的表現。

  彭博新聞社指出,本輪大宗商品反彈源于,市場猜測供應受干擾和產量減少會使過剩供應消耗。多種商品均有明顯回漲:

  過去兩周,布倫特原油自去年11月以來首次突破每桶50美元;

  工業金屬方面,本周一鋅價八連陽,為2013年以來最長連漲期,鎳的漲幅為三周最大;

  貴金屬方面,因市場擔憂全球經濟復蘇以及美元貶值催生需求,黃金和白銀迎來利好:

  農產品方面,部分源于厄爾尼諾氣候影響拉美和亞洲產量,供需局面開始轉變,大豆和豆粕是彭博大宗商品指數里今年回報最高的商品,分別高漲55%和32%。

  分析人士此前也預測過大宗商品低谷反彈的前景。今年年初大宗商品“失血不止”、油價再度跌破每桶30美元時,高盛曾重申看多觀點,稱將迎來商品“新牛市”,認為隨著價格持續下跌,部分過剩產能將被淘汰,全球供應過剩將得到緩解,同時大宗商品市場國際化與流動性的增強也意味著,過剩產能將更容易被市場吸收,有助于解決困局。

  上月中信建投的分析師總結上世紀70年代以來走勢認為,美元的強勢期并不一定都伴隨著大宗商品的走弱,商品市場的價格波動存在著明確的周期嵌套模式,而美元的走勢很大程度上受美聯儲貨幣政策相對變動趨勢主導。其預計,強美元和大宗商品反彈是未來市場的大概率事件。

  花旗上月認為,大宗商品已進入轉折點,花旗的分析師本周一又表示,原材料終于走上復興之路,在投資面和基本面都出現了支持價格的動力。

  不過,并不是所有分析師都認為大宗商品已經到了回歸牛市的時候。

  瑞銀旗下財富管理部門的大宗商品和亞太區外匯主管Dominic Schnider就認為可能高興得太早,大宗商品價格要能持續恢復元氣,中國經濟就必須企穩,美國工業生產也得復蘇,否則價格可能再度回落。Schnider仍預計短期內大宗商品會掉頭下行,應該會在今夏見底。他特別提到,不是基礎金屬,而是以能源為主的大宗商品整體價格會回落。


報名留言

報名留言

副標題

報名留言
看樣項目名稱
*
企業名稱
*
聯系人
*
手機
*
電子郵件地址(無的,填 1@1.cn)
*
其他
驗證碼
 換一張
*
提交
首頁                  產品介紹                  業務公告                  新聞中心
021-37605588 (09:00-1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