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詳情
建議國家設立破產局 二維碼
發表時間:2016-05-30 09:24 全國人大財經委副主任委員、清華大學五道口金融學院院長吳曉靈29日在第五屆金融街論壇上表示,僵尸企業占用了大量資源與信貸,使得經濟難以轉型。因此,應加快破產法實施,并研究設立國家破產管理局,作為司法部代管的國家局或內設局;拓寬企業融資渠道,發揮多層次資本市場的價值發現和資源配置作用;要建立企業信用維護修復機制和加強銀行間授信信息共享,完善與破產相關的稅收法律體系等。 債務重組與資本重組并舉 在當日的論壇上,吳曉靈發布了針對當前經濟下行期間“僵尸企業”難以出清問題撰寫的研究報告及四個子報告。報告由清華大學國家金融研究院聯合中國政法大學破產法與企業重組研究中心共同完成。 報告表示,從行業來看,我國27個大行業中有21個產能嚴重過剩,既有鋼鐵、水泥等傳統行業,又有風電、光伏等新興行業。在此背景下,大量“僵尸企業”出現,既占用了社會資源,亦不利于產業轉型升級。而我國破產法制度執行不暢,也是企業難以用法律手段實現退出的重要因素。 報告建議,突出破產重整,推動債務重組與資本重組并舉。要強化金融機構的公司治理,將債務重組與減免的權利交還給金融機構,同時加強金融機構的內部管理;將破產立案作為銀行不良貸款核銷的依據;提升破產程序透明度,防止利益輸送;政府要做到不越位、不缺位,建立多部門的溝通交流機制,幫助破產重整企業信用修復,積極做好職工安置和再就業工作。 與此同時,完善破產配套制度的中長期目標,建議研究設立國家破產管理局;在《企業破產法》中增加預重整制度、個人破產制度和經營性事業單位破產制度;要拓寬企業融資渠道,發揮多層次資本市場的價值發現和資源配置作用等。 加快不良資產市場化處置 吳曉靈進一步強調,作為配合《企業破產法》有效實施的配套措施,也要運用金融工具加快不良資產市場化處置,培育多層次的不良資產處置市場。 她建議主要做好幾方面工作:一是構建多元化不良資產交易市場,整合資產、債權人、債務人、處置主體、投資主體的各類資源。二是要吸引金融機構、民間資本和國外投資者等各類投資主體,提高市場活躍度。三是對有價值的企業以市場化方式實施“債轉股”,防止“免費的午餐”,逐步降低企業的杠桿率;對明顯缺乏拯救價值和市場前景的“僵尸企業”則應直接進入破產清算程序,加快市場出清。四是探索不良資產證券化,拓寬不良資產處置的資金渠道。五是鼓勵各類股權投資基金投資不良資產領域。六是在困境企業重組中引入專業重組機構,提高重組成功率并實現企業再生。同時,也需要對相關制度和政策予以完善,提供必要的法律和政策環境,包括加強國有企業“財務硬約束”,優化相關稅收政策,充分發揮市場中介機構的作用,借力“互聯網+”提高處置效率等。 報名留言 報名留言 副標題 報名留言看樣項目名稱 * 企業名稱 * 聯系人 * 手機 * 電子郵件地址(無的,填 1@1.cn) * 其他 驗證碼 * 提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