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詳情
漲價潮背后 紙企去庫存之路仍未走到終點 二維碼
發表時間:2023-12-05 13:25 繼今年4月的第一波紙價上漲潮后,11月以來,多家紙業公司再度發出漲價函。太陽紙業、晨鳴紙業、岳陽林紙等多家紙企紛紛宣布對旗下紙品進行提價,文化紙更是“漲”聲不斷。 伴隨著傳統旺季到來以及原材料價格的持續上漲,紙價和企業盈利能力正在企穩回升,但行業內部的分化也格外顯著——文化紙漲聲一片,包裝紙卻跌跌不休。回顧2023年前10個月,造紙行業整體出現了什么變化?展望2024年,各大紙企又面臨哪些壓力? 共識:造紙行業景氣度出現回升 從今年以來的全行業數據看,中商產業研究院數據庫顯示,2023年10月全國機制紙及紙板(外購原紙加工除外)當月產量與去年同期相比增長。其中,10月份產量為1315.1萬噸,同比增長15.8%;2023年1—10月總產量達11753.5萬噸,同比增長5.5%。 從環比明細數據看,自2023年6月以來,全國機制紙及紙板單月產量均實現同比正增長,且增速持續加快。據國家統計局數據,今年1—9月規模以上造紙和紙制品業企業營業收入10067.6億,同比下降3.6%,相比1—6月份5.5%的降幅已經明顯收窄。 隨著行業景氣度的改善,上市紙企的盈利水平也逐季上行。 整體來看,今年第一季度至第三季度,23家A股造紙公司整體營業總收入分別為443.29億、460.28億和487.80億,近兩個季度環比增幅分別為3.83%和5.98%;歸母凈利潤分別為0.93億、9.06億和19.17億,季度環比增幅分別達874.42%和111.47%。此外,第三季度凈利潤整體較去年同期增長了26.48%。 從產量和上市公司盈利情況角度出發,在經歷了上半年的緩慢筑底后,造紙行業景氣度終于有所回升。 分歧:文化紙與包裝紙顯著分化 伴隨市場景氣度上行,多家紙企在近期也開始新一輪提價。 11月15日,太陽紙業宣布,對涂布類和非涂布類全系產品在目前的執行價格基礎上,均上調200/噸,價格調整自12月1日起執行。同日,岳陽林紙、晨鳴紙業發布通知稱,文化紙系列產品價格即日起上調200/噸。次日,亞太森博(廣東)紙業發布調價通知函稱:“決定針對旗下雙膠紙靜電復印原紙產品價格上調200/噸(含稅),自2023年12月1日起生效。” 此外,生活用紙行業龍頭中順潔柔近期也表示,擬自2023年12月1日起,將中順潔柔旗下全系列產品進行促銷價格調漲。金光集團APP、華泰股份、五洲特紙等多家紙企近期也紛紛上調旗下紙品價格。整體來看,企業價格層面漲幅在200/噸至400/噸不等。 整體來看,此次紙產品價格上漲主要受兩個因素影響。 首先,紙產品的原材料包括木材、化學纖維等,這些原材料價格大幅上漲,導致生產成本增加,從而推動紙產品價格上漲。數據顯示,今年10月中旬,國內紙漿期貨主力合約2401盤中一度達6388/噸,創下新高紀錄。 其次,在“金九銀十”的催化下,原紙新增產能釋放以及節假日和電商節等利好因素,推動了文化紙、白卡紙等紙張的需求,進一步拉高了紙價。疊加當前為2024年春季教輔材料備貨的旺季,文化紙需求更為強勁。 不過,與文化紙和生活用紙頻頻提價不同,另一邊的包裝紙價格自11月份以來則是明顯下滑,行業內部分化顯著。 以瓦楞紙為代表的包裝紙行業,在原本購物狂歡的11月份卻沒等來量價齊升,不但玖龍紙業等紙企對旗下多個基地的瓦楞紙、牛卡紙做出降價調整;甚至還有中小規模企業開始停機檢修。 據卓創資訊監測數據顯示,截至11月13日,中國AA級120g瓦楞紙均價為2875/噸,同比下滑13.34%;中國箱板紙均價為3837/噸,同比下滑13.87%。具體來看,瓦楞紙價格下跌主要受到需求轉弱及供應壓力增大影響,供大于求矛盾凸顯。 從需求角度來看,終端訂單釋放不足,今年“雙11”電商節訂單并無明顯起色,導致下游包裝廠訂單疲軟,瓦楞紙作為包裝用紙類的一個重要原料,需求端疲弱將顯著影響對瓦楞紙的消耗量。 從供給角度看,今年年初受到進口瓦楞紙零關稅政策的影響,加上國際瓦楞紙市場原料優勢凸顯,使得瓦楞紙進口量呈現明顯增幅。進口瓦楞紙量價變化對國內供需形勢產生持續影響,成為影響我國瓦楞紙市場的一個重要因素。 周期:去庫存之路仍未走到終點 整體而言,成本攀升確實是紙企提價的一個重要因素,但要注意,成本攀升主要是紙企庫存消化滯后性,具有一定隱蔽性。 大型紙企一般儲備3—6個月紙漿,從消耗節奏來看,進入第四季度,部分紙企已經開始使用Q3采購的高價紙漿,對應闊葉漿公開報價在5000/噸上下,較Q2時4500/噸以下的價格有不小漲幅,這也是文化用紙此時集中提價的原因。 更值得憂慮的是,據商品行情分析系統監測:11月24日針葉木漿山東地區市場均價為5980/噸,與11月19日均價6150/噸相比下降了2.76%。11月24日闊葉木漿山東地區市場均價為5388/噸,與11月19日均價5450/噸相比下降了1.14%。雖然環比高位出現回落,但相比第三季度成本仍舊高企。這也意味著,高價紙漿影響預計還將持續到明年Q1。 此外,由于行業供給釋放的高峰期仍未度過,供需反轉現在可能仍然為時尚早。文化紙是2023上半年以來價格修復速度最快的成品紙,文化紙新增產能有望在2024年回歸常態,但2023年仍然處于產能投放的高峰期。華泰證券預計仍有107萬噸/年產能將在年底前投產,更大的市場挑戰可能仍會在2024上半年到來。 從上述情形來看,雖然當下早知行業短期處于旺季,但整體需求恢復仍偏弱。近期文化紙提價、包裝紙降價的“向左走、向右走”表現,或將使得相關紙企在第四季度的業績呈現進一步分化。隨著2024年第一季度消費旺季結束,國內紙企恐面臨成本和需求端“雙殺”,短期前景難言樂觀。 另外一面,從庫存周期看,紙企的去庫存之路也尚未走完。 參考歷史數據,造紙及紙制品業在2000年12月至2022年2月間完整經歷了6輪庫存周期,每個周期持續時長平均為43個月,其中補庫時長平均為25個月,去庫時長平均為18個月。 根據統計數據,今年7月我國造紙業進入被動去庫存階段,這一階段平均持續時長為9個月。也就是說,或許要等到2024年第二季度,紙企才會迎來新一輪的主動補庫存周期。 未來,隨著造紙產業繼續深化供給側結構改革,產業集中度將繼續提高,規模化先進產能替代落后產能。同時,大型制漿造紙企業通過兼并重組與合資合作等形式發展,向“林槳紙”一體化轉型,向上游延申是造紙企業產業布局的主要趨勢。 報名留言 報名留言 副標題 報名留言看樣項目名稱 * 企業名稱 * 聯系人 * 手機 * 電子郵件地址(無的,填 1@1.cn) * 其他 驗證碼 * 提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