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詳情
升級“限塑令” 抑住“反彈”的塑料袋 二維碼
發表時間:2020-09-10 09:42 農貿市場里,每個攤位前都掛著一堆塑料袋,幾頭蒜裝一袋,一把小白菜裝一袋,買一趟菜下來,用上十來個塑料袋很平常;生鮮電商上買個菜,各種蔬菜被塑料網套、保鮮膜、塑料盒等包裹得嚴嚴實實…… 塑料購物袋是日常生活中的易耗品,我國每年都要消耗大量的塑料購物袋。塑料購物袋在為消費者提供便利的同時,由于過量使用及回收處理不到位等原因,也造成了嚴重的能源資源浪費和環境污染。特別是超薄塑料購物袋容易破損,大多被隨意丟棄,成為“白色污染”的主要來源。 國務院辦公廳二00七年十二月三十一日下發關于限制生產銷售使用塑料購物袋的通知 為落實科學發展觀,建設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從源頭上采取有力措施,督促企業生產耐用、易于回收的塑料購物袋,引導、鼓勵群眾合理使用塑料購物袋,促進資源綜合利用,保護生態環境,進一步推進節能減排工作,經國務院同意,現就嚴格限制塑料購物袋的生產、銷售、使用等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禁止生產、銷售、使用超薄塑料購物袋從2008年6月1日起,在全國范圍內禁止生產、銷售、使用厚度小于0.025毫米的塑料購物袋(以下簡稱超薄塑料購物袋)。發展改革委要抓緊修訂《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將超薄塑料購物袋列入淘汰類產品目錄。質檢總局要加快修訂塑料購物袋國家標準,制訂醒目的合格塑料購物袋產品標志,研究推廣塑料購物袋快速簡易檢測方法,督促企業嚴格按國家標準組織生產,保證塑料購物袋的質量。 二、實行塑料購物袋有償使用制度超市、商場、集貿市場等商品零售場所是使用塑料購物袋最集中的場所,而且目前大多免費提供塑料購物袋。為引導群眾合理使用、節約使用塑料購物袋,自2008年6月1日起,在所有超市、商場、集貿市場等商品零售場所實行塑料購物袋有償使用制度,一律不得免費提供塑料購物袋。商品零售場所必須對塑料購物袋明碼標價,并在商品價外收取塑料購物袋價款,不得無償提供或將塑料購物袋價款隱含在商品總價內合并收取。商務部要會同發展改革委制訂商品零售場所塑料購物袋有償使用的具體管理辦法,并切實抓好貫徹落實,逐步形成有償使用塑料購物袋的市場環境。 三、加強對限產限售限用塑料購物袋的監督檢查質檢部門要建立塑料購物袋生產企業產品質量監督機制。對違規繼續生產超薄塑料購物袋的,或不按規定加貼(?。┖细袼芰腺徫锎a品標志的,以及存在其他違法違規行為的,要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產品質量法》等法律法規,相應給予責令停止生產、沒收違法生產的產品、沒收違法所得、罰款等處罰。要完善質量監管措施,加大執法力度,嚴格執行曝光、召回、整改、處罰等制度。工商部門要加強對超市、商場、集貿市場等商品零售場所銷售、使用塑料購物袋的監督檢查,對違規繼續銷售、使用超薄塑料購物袋等行為,要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產品質量法》等法律法規予以查處。商品零售場所開辦單位要加強對市場內銷售和使用塑料購物袋的管理,督促商戶銷售、使用合格塑料購物袋。塑料購物袋銷售企業要建立購銷臺賬制度,防止不合格塑料購物袋流入市場。 旅客列車、客船、客車、飛機、車站、機場及旅游景區等不得向旅客、游客提供超薄塑料購物袋(包裝袋),鐵道、交通、民航、旅游等主管部門要切實履行監督檢查職責。 四、提高廢塑料的回收利用水平環衛部門要加快推行生活垃圾分類收集和分類處理,切實減少被混入垃圾焚燒或填埋的廢塑料數量。廢舊物資回收主管部門要加強對廢塑料的回收利用管理工作,指導、支持物資回收企業建立健全回收網點,充分利用價格杠桿和提供優質服務等措施促進廢塑料的回收,大力推進規?;謷头旨壚茫浞职l揮塑料資源的效用。環保部門要加大對廢塑料回收利用過程的環境監管,制訂環境準入條件、污染控制標準和技術規范并監督實施,建立廢塑料從回收、運輸、貯存到再生利用的全過程環境管理體系??萍疾块T要加大對廢塑料處理處置技術研發的支持力度,開發推廣提高廢塑料利用附加值的技術和產品,提高廢塑料資源利用水平。財政、稅務部門要盡快研究制定抑制廢塑料污染的稅收政策,利用稅收杠桿調控塑料購物袋的生產、銷售和使用,支持、鼓勵廢塑料綜合利用產業的發展。 五、大力營造限產限售限用塑料購物袋的良好氛圍結合環境日、節能宣傳周等活動,充分利用廣播電視、報刊雜志、互聯網等各種媒體,采取群眾喜聞樂見、通俗易懂的方式,重點選擇社區、村鎮、學校、超市、商場、集貿市場及車站、機場、旅游景點等場所,廣泛宣傳“白色污染”的危害性,宣傳限產限售限用塑料購物袋的重要意義,使廣大群眾和生產、銷售企業牢固樹立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意識,自覺合理使用塑料購物袋,依法生產、銷售合格塑料購物袋。提倡重拎布袋子、重提菜籃子,重復使用耐用型購物袋,減少使用塑料袋,引導企業簡化商品包裝,積極選用綠色、環保的包裝袋,鼓勵企業及社會力量免費為群眾提供布袋子等可重復使用的購物袋,共同營造節制使用塑料購物袋的良好氛圍。 六、強化地方人民政府和國務院有關部門的責任地方各級人民政府負責本地區限產限售限用塑料購物袋工作,要高度重視,加強領導,周密部署,精心組織各職能部門制訂具體辦法并抓好落實。發展改革、商務、質檢、工商等部門要各司其職、各負其責,通力協作、密切配合,確保各項限產限售限用措施落實到位。要加強行政監察和執法監督檢查,切實落實執法責任追究制度,強化地方各級人民政府和國務院有關部門的責任。對行政不作為、執法不力的,要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許可法》、《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追究有關主管部門和執法機構主要負責人及相關責任人的責任。 “限塑令”為何限不住塑料袋 提交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的“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修訂草案”提出,商品零售場所開辦單位、電子商務平臺企業、快遞外賣企業未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公開塑料袋等一次性塑料制品的使用和回收情況的,由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商務、郵政主管部門按照各自職責,處一萬元以上十萬元以下的罰款。 “超市賣菜的攤位,一頭大蒜都要裝一個袋子,買一回菜沒有五六個袋子下不來”……“限塑令”實施10多年了,塑料袋、泡沫盒等不但沒有被限住,反而使用的情況越來越多。有關數據顯示,2018年,全國塑料制品行業匯總統計企業累計完成產量6042.15萬噸,同比增長1.10%?!跋匏芰睢笨梢哉f是沒有真正得到落實。 違規使用一次性塑料用品的情況十分普遍,關鍵在于沒有立法。使用塑料袋面廣量多,執法部門由于沒有明確的法律依據,很難管,也管不過來。不僅取證難,處罰也難,執法檢查很難保持持續性。再說,原先出臺的“限塑令”本身也有問題。限塑令明確商場可出售塑料袋,一只塑料袋也就一毛錢左右,很多人為了方便,在超市購物時,不自帶購物袋,而是直接購買塑料袋。另外,近年來,隨著“互聯網+”的興起,快遞和外賣領域逐漸成為塑料袋使用“大戶”,而“限塑令”也沒有對此作出明確規定,給了塑料袋繼續泛濫的機會。當然也由于“替代品”生物降解材料塑料袋、環保購物袋等成本高,人們使用的積極性不高。 當然,要讓一次性塑料制品不再滿天飛,有關部門除了依法進行限制外,更要組織企業生產低成本易降解的替代品。如果沒有價廉實用的合適替代品,只能造成更大的浪費和新的污染。有關部門要對綠色環保的替代包裝用品生產企業進行適當的補貼,通過補貼等把成本降下來,使民眾和外賣用戶等樂于使用。要對各地各行業使用塑料制品等進行督查,明確監管部門的責任,對違規使用或者監管不到位的要依法依規追責。在時機成熟時,要讓“限塑令”升級為“禁塑令”,在全國范圍內禁止生產、銷售和使用不可降解的聚乙烯和聚氯乙烯塑料包裝制品,改為生產使用可全降解的聚乳酸等制品。環保、質監、工商等部門必須在塑料袋生產的審批、監控、執法環節中出狠招、抓落實,不讓違規產品流入市場。 “限塑令”確需升級了 網購時代,“打包盒+塑料袋”已是標配,人們也習慣了打開門,接過快遞、外賣小哥遞來的塑料袋。即便是同一家超市,也存在“雙重標準”,人們線下采購時需要自己帶環保袋或為塑料袋付費,線上購物時卻免費提供塑料袋,且打包時毫無節制。這一現象反映的是,在某些領域和行業,“限塑令”可以說名存實亡。 現版“限塑令”發布于2007年。彼時,網購還不發達,超市是塑料袋的主要來源之一,因此,“限塑令”將矛頭主要瞄準了超市、商場、集貿市場等商品零售場所。事實證明,這一措施取得了明顯成效,超市、商場的塑料購物袋使用量普遍減少了2/3以上。但今時不同往日,隨著快遞、外賣等新興行業不斷興起,線上平臺已經成為塑料制品的重度使用領域。據統計,各大網絡訂餐平臺完成一天訂餐量需要4000萬個餐盒、一年146億個餐盒,快遞行業一年需要120億個塑料袋、247億米膠帶,“白色污染”可見一斑。 一定程度上,這暴露出了“限塑令”的短板,即過度聚焦于消費端,且依賴于“收費”這一價格手段。在傳統的商場超市模式下,這一方案具有立竿見影的效果。但對快遞、外賣這些新興主體,就很難發揮效用了。因為,許多新興行業門檻低,且具有虛擬性,它們可能就藏在居民樓里,監管不可能無死角地覆蓋;其次,線上恐怕也很難找到替代品,商場超市塑料袋收費了,人們還可以自己帶購物袋,但是直到目前為止,線上購物似乎還找不到合適的替代方案;此外,網上消費的“痛感”較遲鈍,用“收費”作抑制手段,如何能取得效果還待評估。 如何進一步延長“限塑令”的監管鏈條?可以從最起碼的“減塑”做起。如今許多人發現,快遞、外賣普遍存在過度包裝的問題。一些快遞企業只考慮運輸途中結實安全,很少考慮過環保。一些店家的包裝越來越精美,除了塑料袋還有紙袋、無紡布袋等,但幾無實效。至少在這些現象上,“限塑令”要表明態度。通過上海、深圳等地的垃圾分類來看,外賣選餐盒、快遞選包裝不難實現。在中國青年報的采訪中,有五成受訪者表示愿意為包裝付費。這說明,縱然有這樣那樣的難點,但真正提出了電商“限塑令”,勢必也能起到一定抑制作用。 讓包裝“綠”起來,還應該在綠色化和可循環上下功夫。國家發改委資源節約和環境保護司司長任樹本曾明確表示:“發改委將發布新的‘限塑令’,同時研究包裝綠色化?!边@是一個好的信號,期待接下來,“限塑令”能夠迭代升級,覆蓋到電商這一重要行業。 20余省份升級"限塑令" 能否抑住"反彈"的塑料袋 9月1日起,《中華人民共和國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正式施行,新固廢法明確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堅持減量化、資源化和無害化原則。各地近來也相繼推出了新版“限塑令”。 “新華視點”記者調查發現,從2008年6月1日開始實施“限塑令”至今,一段時間內,不可降解塑料袋的使用有所減少。但近一兩年來,在一些農貿市場,一次性塑料袋的使用出現反彈。同時,外賣、生鮮電商成為塑料制品使用大戶。 農貿市場仍是使用“重災區”,生鮮電商塑料制品用量大 記者實地走訪發現,經過多年整治,大型商超“限塑”情況稍好,農貿市場仍是“重災區”。 目前,為減少消費者使用塑料袋,各地的大型商超幾乎都實行塑料袋有償使用,價格從兩三毛到七八毛不等,但選擇付費購買的消費者仍不在少數?!胺奖恪薄皫酌X可以忽略不計”是很多人繼續購買塑料袋的原因。 此外,超市工作人員告訴記者,由于散裝商品有稱重需求,手撕塑料袋成了剛需,加上免費,使用量特別大。 在一些農貿市場、菜店和水果店,免費塑料袋依然在大量使用。9月2日上午,廣州市越秀區一家肉菜市場十分熱鬧。家住附近的劉女士左手提著一袋西紅柿一袋胡蘿卜,右手拎著3只塑料袋,分別裝著小白菜、豬肉、玉米棒,外加一個大的塑料袋,采購完已經用了6個塑料袋。 一位顧客推著一個裝得滿滿當當的購物小車,每一種蔬菜都分別用一個塑料袋裝著,粗略數了下,有將近20個塑料袋。 一位蔬菜攤主說,要是不用塑料袋,我們也不知道能用什么替代?,F在一個月能用掉一個蛇皮袋的薄膜塑料袋,也沒具體算有多少個?!皩︻櫩投际敲赓M提供,東西往塑料袋一裝,上稱、提走,方便省時。如果沒有或者收費的話,顧客可能就去別家了?!彪S著越來越多的人在生鮮電商買菜買水果,塑料制品的使用更是讓人觸目驚心。記者在某生鮮電商平臺下單4種水果,除了一個大的塑料袋之外,每種水果都用塑料薄膜、塑料盒、塑料袋分別分裝。 此外,外賣、快遞越來越成為塑料制品使用大戶。記者調查發現,一些大的品牌餐飲企業逐步更換成了可降解餐盒,但更多的餐飲企業依然在使用普通塑料餐盒。 公開數據顯示,三大外賣平臺日訂單量在2000萬以上。以每單使用1個塑料袋計算,年使用塑料袋都超過了70億個。 管住小小塑料袋到底難在哪兒? “限塑”12年塑料制品為何越用越多?相關專家、業內人士分析認為,替代品價格高是一個主要原因。 不讓用塑料袋用什么?可生物降解材料被認為是解決塑料污染的一大利器。但記者調查發現,受市場規模等影響,目前成本仍較高。中國合成樹脂協會塑料循環利用分會常務副會長王旺說:“當前還缺乏與一次性塑料制品一樣便利、廉價的替代品?!?/span> 據珠海萬通化工有限公司董事長張秋漢介紹,企業擁有年產6萬噸生物降解聚酯合成及配套的改性專用料的能力,目前80%銷往海外,20%在國內市場銷售。“相比七八年前,市場上完全可生物降解塑料產品價格已大幅下降,但當前其成本仍比一般PE塑料貴一倍左右。在此前國內沒有強制性要求使用可降解塑料情況下,市場還是傾向選擇更便宜的PE塑料?!?/span> 據了解,可降解塑料袋的價格是普通塑料袋的兩三倍,到達消費場所價格又會翻一番。 此外,目前可降解塑料袋不禁用也是難以推廣的原因之一。一些商戶反映,可降解塑料袋質地太軟,使用體驗遠遠比不上普通塑料袋。 業內人士認為,“限塑令”難落實還有一個原因是執行難,需要相應的執法支持。如果沒有嚴格的執法,對一些違規使用超薄塑料袋商家缺乏有效的處理措施,那有償使用塑料袋只是給商家增加了收入。 多地出臺新“限塑令”,能否管住塑料袋? 據不完全統計,全國已有20多個省份相繼發布新的“限塑令”。除了禁止和限制塑料制品的使用,各地還提出加快推廣可替代產品和模式的應用。 升級“限塑令”關鍵在落地 “限塑令”為何難落地?問題到底出在哪里?如何才能使“限塑令”落到實處?一系列問題看似復雜,實則簡單?!跋匏芰睢彪y落地,一是習慣上的問題,因為大家用一次性塑料袋習慣了,習慣很難改。二是一次性塑料袋供應充足,人們在購物時能方便地拿到一次性塑料袋。所以,要想杜絕一次性塑料袋的使用,最好、也是最簡單的辦法就是:禁止生產銷售和提供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購物袋、塑料餐具,代之以可降解環保塑料制品。 換言之,就是將升級版的“限塑令”變成“禁塑令”,禁止生產銷售和提供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購物袋、塑料餐具。10多年來,“限塑令”難以限制住人們使用一次性塑料袋,更難以限制企業生產一次性塑料袋,超市里的一次性塑料袋收費幾毛錢。那些小型商店、農貿市場、餐飲單位等依舊是免費提供一次性塑料袋,加之市場上一次性塑料袋供應充足,導致“限塑令”形同虛設,難以落地。 升級“限塑令”,接下來最為關鍵的就是如何讓其落地。筆者認為,除了政府要在解決“白色污染”上加大投入,扶持生產環保塑料袋、餐具的企業,讓企業主動不生產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購物袋、塑料餐具。還要通過實打實舉措鼓勵人們用環保袋,比如,超市里免費提供環保袋。而這一切都需要付諸行動,才能讓升級版的“限塑令”落地并產生實效。 “限塑令”升級 你如何應對? 在中航城天虹購物中心的超市,工作人員告訴記者,8月18日就曾有食品藥品安全志愿者來過,向市民普及“限塑令”的相關知識和法律法規,并派發打包替代品。同時指導商超落實好限塑主體責任,推廣環保購物袋?!俺须m然仍提供有償塑料袋,但鼓勵顧客自帶打包用品,也在積極尋找可替代購物袋?!惫ぷ魅藛T表示。記者觀察發現,中老年人購買菜品,多使用自帶的布袋子和菜籃子。 市民許女士在接受采訪時表示:“生活習慣的改變需要從自己做起,再影響身邊的人?!痹谏钪?,她也一直教導孩子隨身攜帶“出行五寶”:手帕、水杯、筷子、飯盒、環保袋。 深圳麥當勞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今年6月,我們宣布逐步停用塑料吸管,同時在北上廣深四地推出了無吸管杯蓋,飲嘴高度、開口經過特殊設計,力求不用吸管也能帶來舒適體驗。根據統計,麥當勞中國將外帶塑料袋換為紙袋,累計減少超過25億個塑料袋,對刀叉尺寸優化,也已降低約10%的塑料用量。” 炎炎夏日,新式茶飲成為市民的喜好品?!澳窝┑牟琛比珖P總監王依表示,自今年7月底,店內打包的杯托都換成了“再生漿”,外帶也多用紙袋和可供顧客重復使用的保溫袋?!?月開始,我們將在全國門店陸續替換成紙質吸管。此外,還提倡消費者自帶杯購買飲品,每杯可以減2元,以鼓勵大家加入環保行動中。”此外,星巴克則將深圳作為起始點之一,門店已全部采用紙質吸管。 此外,深圳多家酒店在接受采訪時也紛紛表示,酒店里的塑料吸管庫存用完后,就會換成紙質吸管。深圳南山區某五星級酒店負責人告訴記者,年底前將不主動提供包含一次性牙刷、梳子、剃須刀、指甲銼、鞋布、浴棉等六小件。 循環快遞箱為“限塑令”提供行業示范 “原來寄快遞要一張張紙填單號,包裹起來也是里三層外三層,現在電子運單一鍵下單省時又環保?!笔忻窭钆勘硎?,“尤其購物節后,屋子里堆滿快遞箱和塑料包裝袋,要扔掉。有一天收貨的時候發現,順豐用的是一種循環快遞箱——豐·BOX,感覺還蠻新奇的?!?/span> “據統計,2019年,郵政行業總包裹約635億件。”順啟和(深圳)科技有限公司包裝研發總工程師張波濤表示,為了實現“只有包裹、沒有垃圾”的愿景,順啟和公司研發的豐·BOX,用拉鏈代替了膠紙,魔術貼綁帶代替內填充。專屬的封條和智能鎖保障安全,可折疊的設計也方便節約空間。“同時,經過粘合測試,我們將紙箱封裝膠帶瘦身為45mm?!?/span> 循環快遞箱的出現,為快遞行業踐行“限塑令”提供了一種示范。如今,深圳市已在554個郵政快遞網點設置包裝廢棄物回收裝置,投入8.5萬個“豐·BOX”循環包裝箱,累計循環次數約350萬次,平均循環次數約34次。目前,全市快遞電子運單使用率已達98.9%,“瘦身膠帶”封裝比例達95.1%,電商快件不再二次包裝率達82.6%,循環中轉袋使用率達到90.9%。 禁塑、限塑,限制的不是生活,而是減少對生態環境的破壞,保護的是我們賴以生存的家園。在這項工作上,唯有社會各界凝心聚力,才能保護好這片綠水青山。 清華大學環境學院教授劉建國分析說,近年來,塑料污染新舊問題疊加趨勢明顯,農貿市場等線下場景依舊大量使用塑料袋,同時快遞、外賣等新業態產生的塑料制品又呈現爆發式增長態勢。新形勢下呼喚新的塑料污染治理思路和手段。
業內人士表示,塑料污染成因復雜,相關治理也并非能一蹴而就,要推動“限塑”取得實效任重道遠。 報名留言 報名留言 副標題 報名留言看樣項目名稱 * 企業名稱 * 聯系人 * 手機 * 電子郵件地址(無的,填 1@1.cn) * 其他 驗證碼 * 提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