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詳情
污染防治攻堅戰的收官之年 環保產業的突破點在哪里? 二維碼
發表時間:2020-01-23 10:14 2020年迎來污染防治攻堅戰的收官之年,隨著環境治理市場需求不斷放大,環保產業也在深度變革、整合重構。環保政策的延續性讓產業政策持續利好,市場進一步擴充,但民營企業整體受困明顯、國企進場加速,整個產業格局在發生深刻的變化,發展憂慮與希望并存。 環保產業發展有憂更有希望 行業整體資金壓力較大,但環境扶持政策在壓實,市場在擴充 記者近日從生態環境產業論壇上了解到,環保產業近兩年遇到很大挑戰,2018年整個環保板塊下跌50%以上,2019年又下降5%以上,兩年累計跌幅60%左右,資本市場對環保產業估值明顯下降;2019年環保產業雖整體有回暖跡象,但仍然處于低谷。2019年前三季度,產業整體營收額持續走高,融資情況也有所改善,經營凈現金流增長幅度在2-3倍,但環保上市公司沒有跑贏大盤,營收和盈利持續增速表現疲軟。產業整體資金壓力較大,資產負債率和財務費用仍呈現上漲趨勢。 當前,環保產業不少民營企業受困。全國工商聯環境商會秘書長馬輝認為,民營企業危機的產生主要與四方面因素有關。首先是2018年以來PPP政策調整,不少項目的融資渠道被切斷,導致加杠桿的操作無法繼續,現金流受阻影響企業債務償付能力。二是融資趨嚴后,融資壓力陡增、融資成本飆升。三是部分地方政府、金融機構在執行政策時出現偏差,比如地方政府大規模調整PPP項目政策、金融機構對民營企業采取“一刀切”等。四是企業自身盲目擴張、短債長投、風險管控意識薄弱、股權質押率和負債率高等問題。 馬輝指出,從政策環境來看,整個環保產業受到決策層的高度重視,政策也正在壓實,2019年系統治理、提質增效等方面實際性的扶持政策增多。市場逐步擴充,隱性的市場也釋放出來;大量的央企、國企進入之后,也使得一些以前存在壁壘、市場化程度不高、邊界不清晰、盈利不明朗的項目落地,整個環保產業這張“餅”將越來越大。 環保產業的發展不會停止 從靠政策轉變為靠技術和質量,規范性和績效水平大幅提升 “2020年是污染防治攻堅戰的收官之年,環保產業的發展卻不會因此停止。環境質量改善進程還遠沒有結束,到2035年生態環境質量實現根本好轉,2050年實現生態環境領域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每個階段有每個階段的重點,未來環境持續改善的過程中環保產業發展空間巨大,企業自身實力、技術實力、各方面的工作齊備是尤其重要的。” 生態環境部環境與經濟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吳舜澤在會議上表示。 他表示,環保產業發展和環境保護工作的開展是緊密相關的,不少產業政策的出臺與污染防治攻堅戰的安排密切相關。總體看來,經過近年來的真抓實干,環保產業的市場從靠政策打開潛在市場,變成了以技術和質量為核心的實實在在的市場,其規范性和績效水平大幅提升。 攻堅戰僅是階段性目標,環境治理正在逐步邁入“深水區”,轉變發展理念、發展方式以及對傳統路徑的依賴都是新的挑戰。比如,目前還有部分地區對綠色發展認識水平不高,把經濟發展面臨的困境歸咎于生態環保;生態環境質量受自然條件變化影響較大,氣象條件對PM2.5濃度的影響,大氣污染治理成果難以鞏固等。“這些問題的解決都需要長期的過程。”吳舜澤表示,2020年環境治理的目標、方向、做法是明確的,就是緊盯“十三五”目標,以硬任務、硬措施、硬責任,堅決推動工作。 整合中回歸服務本質 行業由政策驅動向政策、技術雙驅動轉變,企業要以技術服務為核心驅動 “從中國環境企業50強名單看,國企、民企數量從2018年的基本持平,變為2019年國企33家、民企17家,接近2∶1。此外,10強名單中混合所有制企業占半數。”馬輝介紹說,環境企業的業績出現了明顯分化:光大國際、北控水務、瀚藍環境等國資企業表現出了穩健的增長態勢;民營企業則表現不一,頭部民企出現大幅業績下滑,技術驅動型民企全年迎來高速發展。 隨著國企的加速進場,整個環保產業格局發生了明顯變化:一方面環境市場是逐步擴充的。另一方面,產業的驅動力仍是資本驅動型,供給能力不足的問題沒有得到根本解決,當前環保產業的主要矛盾仍是快速膨脹的市場需求和供給能力不匹配的問題。 馬輝認為,兩條清晰的路徑由此呈現出來。一條是整個環保市場以產品為主向服務為主轉變,產業發展日趨成熟。在生態文明建設的大背景下,當前環境治理迎來集中整治期,對企業的資金調度、資源整合能力要求高,傳統環保企業的體量、資金、資源調配等能力無法匹配新的治理能力需求。國企加速進入市場,能夠滿足治理能力需求,技術邊界、商業邊界等不清晰的項目逐步市場化。 “環保企業以服務為核心能力,在服務中求發展空間仍然巨大,在整合過程中整個環保產業也將逐步回歸服務的本質。”馬輝認為。 另一條是政策驅動向政策、技術雙驅動轉變。新的環保產業格局是“央企、國企扛起投資大旗、資源整合,民企要關注細分領域和技術創新”,并以此達到優勢互補。如何進行技術的創新升級、提高服務水平,這是整個產業界要深度考慮的問題。2019年,傳統環保企業正在優化調整發展戰略,向內求動力,逐步回歸到聚焦“技術+產品+運營”的發展路徑。未來,環保產業將進入蛻變期,要在新環境中脫穎而出,企業必須將技術創新、服務能力作為核心驅動力。 中節能天融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張栩也認為,面對產業格局的變化,企業首先要練好內功,要用技術驅動企業的發展,放棄低質量的訂單來換取高質量的發展不失為一項良策。 報名留言 報名留言 副標題 報名留言看樣項目名稱 * 企業名稱 * 聯系人 * 手機 * 電子郵件地址(無的,填 1@1.cn) * 其他 驗證碼 * 提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