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國家不斷限制電解鋁產能以及鋁土礦為非再生資源的大背景之下,再生鋁產業作為綠色、循環經濟的代表正不斷受到重視。生產1噸再生鋁所需能源僅相當于原鋁的5%左右。同時,可以減少二氧化碳0.8噸,免剝離地表土0.6噸,免采掘礦石6.1噸。再生鋁生產過程中排放的污染物僅相當于原鋁生產全過程產生的污染物的10%。
再生鋁因能耗低、回收率高、再生性強、對環境破壞力低,已然成為美國、巴西等國鋁工業發展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2014年,巴西回收罐料229億個,回收率高達98.4%;廢鋁回收行業創造了價值2.3億美金和數千個工作崗位,節約電力可供660萬人一年用電量。
專家介紹:“2004年以來,我國鋁材產品逐年快速增加,尤其是型材和板帶材增量最大。據歐洲鋁業協會數據統計,包裝用鋁循環周期小于2年,汽車用鋁循環周期為7——20年,工程產品用鋁循環周期為20——40年,建筑產品用鋁循環周期為15——50年。據此,我國將迎來汽車、交通用鋁、工業用鋁的回收高潮。”
2016年,我國再生鋁產量630萬噸,占全部鋁產量的16.5%。我國再生鋁產量全球第一,但是占鋁合金總產量較低。目前,國內大部分再生鋁企業仍處于廢鋁降級使用階段,即回收的變形鋁合金的消費廢料都被鑄造成了加工費較低的鑄造鋁合金,缺乏同級再利用技術,也沒有再生鋁合金設計理念。專家預測:“未來,再生鋁的工藝流程和設備制造將會越來越完善和先進,適合于循環利用合金成分優化設計將得到長足發展。在鋁水除鐵技術方面,新型硼化物除鐵和MC-de-ironing技術將得到大力推廣。”
如何既有效實現快速、準確、低成本、連續高效地將非鋁物質從廢鋁原料中分離出去,同時盡可能實現不同鋁合金材料的細致分類,提高廢鋁再生過程的工藝性能,獲得化學成分符合要求、具有良好組織形態的高品質再生鋁產品,將是未來重點關注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