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華友鈷業、盛達礦業等4家有色金屬A股公司均預告2017年業績大幅增長,預增幅度最高的華友鈷業達到2283.10%-2644.18%,最低的盛達礦業也有73.18%-102.87%。這四家公司可謂是有色金屬行業2017年業績大面積向好的縮影,截至目前,已發年報預告的60家申萬有色金屬A股公司,多達52家報喜,占比高達86.67%。更值得注意的是,今年來多個有色金屬品種仍處于漲價通道,今年業績還有望更上一層樓。
昨日預告2017年業績的有色金屬公司為華友鈷業、盛達礦業、北方稀土、英洛華,后兩家公司同樣大幅預增,北方稀土預增308%-352%,英洛華預增166.04%-212.31%。
而截至昨日收盤,118家申萬有色金屬A股公司中,60家已發去年業績預告,只有山東金泰等8家公司預計虧損或盈利下滑,而52家報喜公司中,華友鈷業等31家公司為預增、馳宏鋅鍺等5家公司為扭虧。
從已發預告有色金屬公司的增幅下限看,預增或扭虧幅度達兩位數的公司多達34家。目前預增或扭虧幅度最高的為華友鈷業,其次是豐華股份,預增1045.08%-1099.09%。此外,精藝股份、興業礦業、索通發展預增超過500%,寧波富邦、廈門鎢業等12家公司預增或扭虧下限也超過100%。
梳理2017年業績預喜公司公告可以發現,需求增長,供給側改革、環保因素等導致的漲價等成為諸多公司盈利增長的主因。如華友鈷業稱,2017年受鋰離子電池(包括3C鋰電池及動力鋰電池)材料對鈷產品需求增長等因素影響,鈷產品價格持續上漲。再如盛達礦業表示,除了子公司2017年建成投產導致產銷量大增,還有鉛、鋅金屬價格上漲等因素影響。
2017年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指引下,有色金屬行業經歷“控新產能”“去落后產能”和“環保限產”的三道關,行業產能擴張得到有效控制,加上部分產品下游需求提升,金屬價格較2016年明顯回升。2017年初,金屬商品價格已回升至近三年最高,之后持續震蕩上行,目前已接近2012年末歷史較高位。
來自國家統計局等數據顯示,我國主要工業金屬中除了錫,2017年全部上漲,像銅、鋁、鋅等漲幅明顯。截至2017年11月初,鋁年內漲幅達25.90%,鋅年內漲幅23.38%,銅價格上漲17.59%。與新能源車、消費電子或新金屬材料相關的部分小金屬更是瘋漲,最典型的是鋰電相關的金屬鈷2017年價格大漲約97%,還有高鐵、航天金屬材料相關的鉬價主要產品去年漲幅也在30%-50%之間。金屬期貨市場2017年漲幅同樣可觀。
股市表現上,國金證券分析師李立峰認為,年報披露行情階段,有色金屬業績大幅向好,疊加2018年繼續漲價或處高位,可能形成“戴維斯雙擊”。除了華友鈷業、盛達礦業昨日發預告時漲停,記者還注意到如洛陽鉬業今年成為北上資金增持最猛的個股,而1月來至昨日股價也累計上漲20.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