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詳情

報廢的家電都去哪兒了?

 二維碼
發表時間:2017-09-11 13:49

  日前,中國青年報社會調查中心聯合問卷網,對2015名受訪者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79.3%的受訪者困擾于不知如何處理廢棄電子產品。據工信部數據顯示,早在2015年我國每年主要電器電子產品報廢量已超過兩億臺,重量超過500萬噸,已成為世界第一大廢棄電器電子產品產生國,回收處理情況卻不盡如人意。


  如果不是媒體報道,如今我們還不知道廢舊家電問題如此嚴重。通過分析數據來看,從2015年開始,每一年我們國家都有兩億臺家電需要報廢,都有500萬噸家電需要報廢。但是,卻出現了尷尬,有關企業收購回來的報廢家電與“本該報廢的家庭”數據上存在巨大差距。那么,這么多該報廢的家電都去哪兒了?


  “本該報廢的家電”去向還是十分明明白白的。其一,一部分家庭,在家電需要報廢的時候,還依然在使用。比如很多老年人目前使用的電視機還是幾十年前生產的,至今在很多農村地區的家庭,還在使用“本應報廢的家電”。其二,報廢的家電存放在了家中倉庫里,一些市民覺得購買的時候花了大價錢,簡單處理心疼不已,也就因為“舍不得賤賣”而存放在家里了。其三,還有一部分“本該報廢的家電”進入到了二手商品市場,被銷往貧困地區,被外地打工人群購買。


  這些處理“本該報廢的家電”的路徑,都是存在問題的。家電到了該報廢的時候,其本身安全性能無法保障,成為身邊的不定時炸彈,不知道什么時候就會發生危險。社會上出現的“家電爆炸”、“家電起火”事件,都和使用“本該報廢的家電”有聯系。而且,即使不發生爆炸、火災事故,也是健康的隱患,“本該報廢的家電”因為超過了使用年限,會釋放更多輻射物質,從而危害健康。


  眼下的問題是,專門到市民家中收購報廢家電的企業并不多,多是收破爛的游擊隊在收購,不僅價格低,而且讓報廢的家電進入了其他環節,沒有進行專門生態銷毀。有的是拆解利用其中的零件,剩余部分丟棄在垃圾桶里,有的是進入其他經濟不好的家庭之中。其社會危害是可想而知的。


  “本該報廢的家電”究竟該如何解決?這需要從多個方面入手,一方面要建立正規的收購渠道,提高報廢家電的回收價格,而不是一臺舊電視、舊電腦才十幾塊錢。一方面,要監管低端收購商家,確保不流入市場再次銷售和利用。再一方面,要讓市民提高環保意識,主動將報廢的家電銷售給專門生態處理的企業,不給社會留下電子污染的空間和隱患。


  “每年500萬噸報廢家電”,不能只靠游走的破爛大王,需要建立規范的收購處理體系。


報名留言

報名留言

副標題

報名留言
看樣項目名稱
*
企業名稱
*
聯系人
*
手機
*
電子郵件地址(無的,填 1@1.cn)
*
其他
驗證碼
 換一張
*
提交
首頁                  產品介紹                  業務公告                  新聞中心
021-37605588 (09:00-1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