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詳情
神華國電“鵲橋會” 強強聯手凸顯示范效應 二維碼
發表時間:2017-09-04 10:28 在深入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深化國資國企改革、優化調整國有經濟布局的大背景下,國電電力和中國神華在深入研究、充分協商、力求解決同業競爭的基礎上,選擇雙方資產區域重合度較高的火電發電業務進行整合,將有效解決國電電力與中國神華在相關區域發電業務的同業競爭情況。 “成熟一戶、重組一戶”的央企間并購重組再添一重磅案例。8月28日恰逢農歷七夕,國資委當日發布公告,經報國務院批準,中國國電集團公司與神華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合并重組為國家能源投資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這無疑是能源領域一次重磅“聯姻”。此次合并完成后,國資委直管的央企數量也發生變化。目前,國資委的央企名錄顯示,國家能源投資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正在辦理工商登記手續,中央企業數量縮至98家。 在業內專家看來,國電和神華合并屬于產業鏈上的資源整合,也是對產業鏈上戰略伙伴的利益整合,這是央企內部處理關聯產業關系的創新模式,很值得嘗試。 重組方案積極穩妥根據神華集團旗下上市公司中國神華(601088)發布的公告,神華集團于2017年8月28日收到國資委《關于中國國電集團公司與神華集團有限責任公司重組的通知》(國資發改革[2017]146號),神華集團更名為國家能源投資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作為重組后的母公司吸收合并中國國電集團。 同時,國電集團旗下上市公司國電電力(600795)發布公告,擬以其直接或間接持有的22家火電廠資產作價合計約373.7億元,與中國神華直接或間接持有的18家火電廠資產共同組建合資公司,組建后由國電電力控股。 “中國神華、國電電力成立合資公司,是穩妥的整合方案。”行業分析人士認為,在當前背景下,該方案避免了神華接合并國電電力對H股股東每股凈資產的攤薄。此外,各電廠運營相互獨立,整合不對日常運營造成較大影響。 據了解,本次交易前,國電電力和中國神華均在全國布局有火電資產。在交易雙方現有控股股東合并重組的背景下,交易雙方在發電業務方面存在同業競爭。本次交易國電電力與中國神華將其下屬位于山西、內蒙古、遼寧、江蘇、浙江、安徽、寧夏、新疆等業務重合區域的火電資產出資組建合資公司,是大幅減少同業競爭的有效措施。 業內人士表示,合并后,一方面將減少雙方在相關區域發電業務的同業競爭;另一方面將進一步提高國電電力在區域市場的占有率,增強競爭優勢。考慮到國電通過此次重組,吸收了神華旗下國華電力的部分優質火電資產,因此也可以認為這是一次電力央企之間的合并重組。 “煤電”聯姻打造“國能投” 不少分析人士表示,本次神華與國電合并是強強聯手,有望誕生中國最大發電與煤炭集團。 國電集團作為國內五大發電集團之一,以發電為主業,同時涉及煤炭、發電設施、新能源、交通等業務,2017年位列世界500強第397位。官網顯示,截至2017年6月底,公司可控裝機容量1.43億千瓦,資產總額超過8000億元,產業遍布全國31個省、市、自治區;煤炭產量達到5872萬噸;新能源發展獨具特色,風電裝機近2617萬千瓦,位居世界第一。 神華集團則是我國目前規模最大的煤炭企業,以煤為基礎,集電力、鐵路、港口、航運、煤制油與煤化工為一體,產運銷一條龍經營,旗下國華電力也是傳統“四小發電集團”之一。其2016年度社會責任報告顯示,截至2016年年末,神華集團總資產達9793億元,全年營業收入2479億元,稅前利潤361億元;全年煤炭產量4.20億噸,總裝機容量8305萬千瓦,發電量3303億千瓦時。 而此次“煤電”聯姻,有利于打通產業鏈,提高煤、電產業效率,重組雙方均將受益。國泰君安證券分析師徐強表示,兩大集團強強聯手打造的“國能投”,有望成為煤、電行業中優勢獨一無二的“巨無霸”。未來,“國能投”將不僅僅滿足于“煤電一體化”,還有望效仿國際能源巨頭,努力打造集一次能源、二次能源為一體的綜合能源大平臺。 國電電力方面表示,通過與中國神華設立合資公司,國電電力控股裝機容量將增加至8029萬千瓦,增幅約為53.05%,電力業務在裝機規模、發電量以及市場占有率等方面都將有大幅提升。 成熟一戶 重組一戶事實上,神華與國電強強聯合開創了煤電央企重組先河,示范效應凸顯,有助于推動化解煤電矛盾和火電產能過剩。 在深入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深化國資國企改革、優化調整國有經濟布局的大背景下,國電電力和中國神華在深入研究、充分協商、力求解決同業競爭的基礎上,選擇雙方資產區域重合度較高的火電發電業務進行整合,將有效解決國電電力與中國神華在相關區域發電業務的同業競爭情況。 而中國神華和國電電力的整合,只是近年來國企并購重組大潮中的一例。6月29日,國資委公布,經報國務院批準,中國恒天集團有限公司整體并入中國機械工業集團公司,成為其全資子企業。8月21日,國資委發布公告,中國輕工集團公司、中國工藝(集團)公司整體并入中國保利集團公司,成為其全資子企業。 值得一提的是,重組只是第一步,重組后如何形成協同效應、避免大而不強更為重要。重組不僅要資本合、資源合、組織合,而且更要做到理念合、戰略合、管理合,防止貌合心不合。 國資委在其官網的一則問答選登中表示,央企重組的根本目的是推進國有資本布局優化,提高資源配置效率,推動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促進企業轉型升級,提高企業經濟效益,同時不斷增強國有經濟的活力、控制力、影響力、競爭力和抗風險能力。 央企重組要堅持成熟一戶、重組一戶的原則。一是要聚焦重點領域搞重組,加快推進煤電行業、重型制造裝備行業、鋼鐵行業等領域的重組整合,推動解決產能過剩的問題。要積極地探索境外資產整合,提高國有資本的運營效率。二是要探索有效重組方式。遵循市場經濟規律和企業發展規律,適應行業產業發展要求,以市場為導向,采取各種有效的方式來推進中央企業的重組。三是要加大重組后的融合力度。 報名留言 報名留言 副標題 報名留言看樣項目名稱 * 企業名稱 * 聯系人 * 手機 * 電子郵件地址(無的,填 1@1.cn) * 其他 驗證碼 * 提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