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詳情
IMF上調中國未來3年經濟增長預期 但警示債務風險 二維碼
發表時間:2017-08-16 09:47 周二(8月15日),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在完成了與中國一年一度的經濟和政策磋商后,發布了中國經濟評估報告。在上調未來三年經濟增速預期的同時,警惕應注意防范中期債務風險。報告中,IMF預計今年中國經濟增速為6.7%,與7月預期持平,也高于中國官方6.5%的設定目標。主要得益于去年政策支持形成的增長勢頭、外部需求增強和國內改革的進展。 由于貨物進口迅速恢復、出境旅游保持強勁,中國經常賬戶順差占國內生產總值(GDP)的比重在2016年降至1.7%,預計今年再降至1.4%,表明中國經濟日趨遠離出口驅動的舊模式。IMF還將中國未來三年(2018-2020年)的經濟增長預期從6%上調至6.4%,并認為有可能實現到2020年實際GDP較2010年翻倍的中國官方目標。 據新華社觀察,今年以來,IMF已多次上調中國經濟增速預期。在4月發布的《世界經濟展望報告》中,將今明兩年的中國經濟增速預期分別上調0.1和0.2個百分點,至6.6%和6.2%。7月則進一步上修至6.7%和6.4%。不過IMF也同時警告稱,盡管中國短期經濟增長預期強勁,但中期調整風險增加,債務擴張路徑可能變得愈發“危險”。不斷增長的債務負擔報告顯示,中國經濟強勁增長的主要代價是公共債務和私人債務的進一步增加。據估算,如果信貸規模擴張維持在“可持續”的速度,2012至2016年的中國經濟年增長應為5.5%。然而實際上,這段時期中國的平均經濟增速高達7.25%。此外,中國全部非金融部門債務將從2016年占GDP比重的235%,增加到2022年的占比290%。 不過報告對中國政府關注并降低金融風險表示贊賞。IMF執董會表示,目前中國正采取重要的監管措施防范金融風險,企業重組和削減過剩產能方面的舉措使得企業債務增長速度放慢。中國應采取措施轉向更可持續的發展模式,包括改革財政政策以支持更大規模的消費、加速國有企業改革、以及加強去杠桿。 根據《基金組織協定》第四條,IMF每年都會派出專家小組到成員經濟體調研,就調研結果與成員經濟體進行磋商,并在IMF決策機構執董會進行討論。 IMF執董也對中國的國企績效改善表示歡迎,呼吁進一步推動改革,包括強化預算約束、加快不良債務重組、讓不可持續經營的國企退出等。執董們還強調了普遍改善投資環境的重要性,包括減少準入障礙、確保公平的競爭環境、降低貿易壁壘等。 在人民幣匯率方面,評估顯示人民幣匯率與基本面大體一致,資本流動管理措施的收緊和更穩定的匯率預期減緩了資本外流。執董們強調應繼續提高匯率彈性,并對中國政府承諾深化改革、更多依靠市場力量決定匯率表示歡迎。 報名留言 報名留言 副標題 報名留言看樣項目名稱 * 企業名稱 * 聯系人 * 手機 * 電子郵件地址(無的,填 1@1.cn) * 其他 驗證碼 * 提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