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詳情
人口發展戰略不斷完善 人口均衡發展取得成效 二維碼
發表時間:2017-07-26 10:27 黨的十八大以來,面對我國人口發展新形勢,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從全局和戰略高度,統籌人口與經濟社會發展,審時度勢作出調整完善生育政策的重大決策部署,積極應對老齡化,大力提升人口素質,扎實推進新型城鎮化,促進人口長期均衡發展,我國人口發展進入新階段。 一、人口總量保持低速平穩增長,生育政策調整初顯成效 當前,我國仍處于低出生、低死亡、低增長的人口再生產類型,生育政策調整直接影響出生人口的數量,對人口總量和結構的影響是一個長期的過程。黨的十八大以來,人口總量繼續保持低速平穩增長,出生人口數量略有增加,勞動年齡人口繼續減少,老齡化程度不斷加深,但勞動力資源優勢依然明顯。 2016年末,我國大陸人口總量為138271萬人,與2012年相比,增加了2867萬人,平均每年增加717萬人,年均自然增長率保持在5‰左右,繼續保持低速平穩增長。人口地區分布基本穩定,仍然保持“東多西少”的人口格局,2016年末,東部地區[1]人口為52950萬人,占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口合計的38.4%;東北地區人口為10910萬人,占7.9%,中部地區人口為36709萬人,占26.6%,西部地區人口為37414萬人,占27.1%。 盡管勞動年齡人口數量開始減少,但我國勞動力人口總量依然十分龐大,勞動力資源優勢比較明顯,9億多勞動力、1億多受過高等教育和有專業技能的人才,是我們最大的資源和優勢。合理配置豐富的勞動力資源,科學培育優質的人力資本,加快經濟結構轉型升級,推動人口紅利向人才紅利轉變,已成為我國人口發展的目標。同時,生育政策的調整對今后我國人口年齡結構的優化將起到積極作用,有利于減緩勞動年齡人口數量減少和延緩人口老齡化速度,有利于促進人口的長期均衡發展。 二、人口素質不斷提升,我國從人口大國向人力資源強國轉變 提升全民素質,對一個國家和民族的發展至關重要。十八大以來,黨中央、國務院以保障和改善民生為重點,加強社會建設,堅持教育優先發展理念,堅持為人民健康服務的方向。十八屆五中全會提出要提高教育質量,推動義務教育均衡發展,普及高中階段教育,逐步分類推進中等職業教育免除學雜費;同時,首次提出推進健康中國建設。我國國民整體受教育水平穩步提高,勞動年齡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進一步增加;人口健康水平持續提高,人均預期壽命逐步延長。 世界銀行數據顯示,2015年世界人口的平均預期壽命為71.60歲,其中高收入國家為79.28歲,中上收入國家為74.83歲,中下收入國家為67.48歲,低收入國家為61.80歲。我國人口平均預期壽命不僅明顯高于世界平均水平,也超過了中上收入國家,反映出我國人口質量良好的發展態勢,表明人民的醫療水平和生活水平得到了持續、明顯的改善,廣大人民群眾享受到了經濟快速發展帶來的成果。 從老年人的健康狀況看,2015年,我國老年人口中有40.50%身體健康,41.85%身體基本健康,兩類合計占老年人口的82.35%;不健康但生活能自理的老年人占15.05%,生活不能自理的老年人僅占2.60%。這一結果表明我國老年人口健康狀況總體較好,絕大多數老年人處于健康狀態,在日常生活上不需要依賴別人。 三、新型城鎮化扎實推進,人口流動趨向合理有序 城鎮化是現代化的必由之路,是我國最大的內需潛力和發展動能所在。2013年中央城鎮化工作會議之后,黨中央、國務院就深入推進新型城鎮化建設作出了一系列重大決策部署,特別是《國家新型城鎮化規劃(2014-2020年)》發布實施以來,我國城鎮化發展得到扎實有序推進。 綜合來看,東部地區和東北地區城鎮化發展正向成熟階段邁進,中西部地區城鎮化還處于快速發展階段,中西部地區城鎮化的快速發展與經濟增長互為支撐。2016年,我國經濟增速達到兩位數的省份全部在西部地區,增長速度在8%-10%之間的省份有9個,其中中部4個,西部3個。 報名留言 報名留言 副標題 報名留言看樣項目名稱 * 企業名稱 * 聯系人 * 手機 * 電子郵件地址(無的,填 1@1.cn) * 其他 驗證碼 * 提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