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詳情

再生資源新型模式交流會在江蘇南京成功舉辦

 二維碼
發表時間:2017-06-15 10:11

  2017年6月11日,“第二屆再生資源新型回收模式經驗交流會”在江蘇南京紫東酒店成功舉辦。大會由中國物資再生協會主辦,南京志達環保科技有限公司協辦,會議也得到了南京市棲霞區城市管理局和南京市棲霞區人民政府堯化街道辦事處的大力支持。會議主題為“創新回收實踐,推動行業發展”,旨在通過分享部分入選再生資源新型回收模式企業創新回收實踐,共同推動再生資源回收行業轉型升級。商務部流通發展司、各省市商務主管部門、江蘇省住建廳、上海市綠化和市容管理局、南京市城管局及南京市各區城市管理局、南京市棲霞區人民政府各街道辦事處等多部門領導,相關科研院所、再生資源回收利用行業企業代表及媒體單位代表近200人參加了本次會議。


  本次會議由開幕篇、產業政策篇、模式分享篇、企業走訪篇四個篇章組成。中國物資再生協會崔燕副秘書長主持會議。


  第一篇 開幕篇


  南京市城市管理局陳雷副局長為大會致辭,首先,他高度評價了再生資源回收和垃圾分類兩網銜接的重要意義,同時指出兩網銜接也讓行業迎來了新的發展契機。其次,他提到南京市從2011年推進垃圾分類工作以來,在各級領導部門的正確引導和大力支持下,通過政府購買服務引入專業處理機構、新建一批大型垃圾回收分揀中心、嘗試回收低價值再生資源等創新舉措,垃圾分類工作取得積極進展。最后,表達了對與會嘉賓的美好祝愿并預祝大會圓滿成功。


  南京市棲霞區人民政府堯化街道辦事處王永懷書記為會議致辭,首先表達了對大會勝利召開的祝賀及對與會嘉賓的熱烈歡迎。其次,他提到堯化街道從2014年啟動垃圾分類工作以來,從過去的兩個小區試點到現在的27個小區,目前覆蓋率已達到90%。同時,也很好的解決了三個動力的問題,即基層的動力、居民的動力以及企業的動力。最后,表達了對與會嘉賓的美好祝愿并預祝大會圓滿成功。


  第二篇 產業政策篇


  進入“十三五”以來,再生資源回收和垃圾分類收集兩網銜接日益緊密,行業主管部門發布了多項產業扶持政策,再生資源回收和垃圾分類產業迎來新的發展機遇。會議分別邀請商務部、上海市綠化和市容管理局等相關部門的有關負責人,分別對產業政策進行了深入解讀。


  商務部流通業發展司尹虹副司長做了題為“再生資源回收行業管理思路”的主旨演講。首先,她提到在全國低碳宣傳日和全國節能宣傳周的啟動日召開本次經驗交流會非常有意義。其次,她分享了再生資源回收行業面臨的新的發展形勢,從整體來看,再生資源回收行業目前呈現出了一個回暖的態勢。同時指出,推動生態文明建設對行業的發展提出了新的要求,需要我們行業加大轉型升級的力度,以適應生態文明建設和綠色發展的需要。最后,她提到下一步商務部將堅持以綠色發展為核心,以現代信息技術為支撐,重點推動再生資源回收模式創新,全面提升再生資源回收行業的規范化和規模化水平。


  上海市綠化和市容管理局環衛處齊玉梅處長為我們詳細介紹了上海市生活垃圾分類減量的實踐,主要介紹了以下幾方面內容:一是上海市開展垃圾分類的歷史沿革。1999年,生活垃圾分類收集工作即納入上海市環保三年行動計劃。2011年生活垃圾分類減量2+X模式推進。二是生活垃圾分類減量工作推進。該項工作7年間穩步推進,2017年計劃推廣綠色賬戶達到400萬戶,同時開展垃圾管理立法調研。大分流、小分類技術系統,完善的政策系統以及協同促進的社會系統有效支撐了工作的有效推進。三是綠色賬戶的激勵機制。綠色賬戶通過發展多元化社會參與,形成了政府引導、市場參與、社會共治的治理局面。最后,她介紹了兩網協同的設想、基礎、發展方向和主要任務等。


  第三篇 模式分享篇


  新常態背景下,再生資源回收企業不斷進取,開拓創新,在回收模式創新和推廣方面進行了有效的嘗試并取得一定成果,為了更好地分享經驗,引導行業創新發展,會議邀請相關企業負責人為與會嘉賓帶來精彩分享。


  南京志達環保科技有限公司朱星龍總經理,為我們分享了“垃圾分類市場化探索—南京堯化模式”,他首先介紹了智能介質—垃圾分類積分卡,該卡不僅實現了垃圾分類積分、藍積分提取功能,而且實現了一卡全通,具有更貼心更方便更安全等特點。其次,他分享了南京堯化模式運行三年來在覆蓋范圍、覆蓋人群數、可回收垃圾以及廚余垃圾回收等方面取得的積極進展。最后,他指出該模式通過居民參與垃圾分類投放獲得積分、積分兌換蔬菜日用品和生活服務等系列活動,不僅能夠實現居民源頭分類,而且有利于居民定時定點主動參與垃圾分類投放。


  上海金橋再生資源市場經營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金橋再生”)馮琍萍總經理,為我們詳細介紹了“阿拉環保”再生資源公共服務系統。一是開拓物流網回收新模式。金橋再生開創了國內首張環保銀行卡---“阿拉環保卡”,開發了電子廢棄物網上回收管理系統。目前在全上海已建立近3000個回收網點。二是全產業鏈、生態化運作。金橋再生在線上線下開展宣傳、回收、支付、清運、處置等各項活動;通過創新模式、創新載體、創新渠道、創新體系、創新服務打造資源循環利用生態圈。三是未來設想。今后,金橋再生還將從研發應用互聯網+回收新技術、整合協作回收服務、整合共享資源設備、整合疊加激勵機制等幾個方面持續優化回收運作模式。


  杭州物盡其用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物盡其用”)首席執行官黃毅,為我們分享了“便捷高效的再生資源回收系統解決方案—讓垃圾分類出成績,讓廢品回收多獲利”。他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了介紹:一、如何讓垃圾分類出成績。物盡其用通過信息掌控、人機互通、綠色賬戶、管控追蹤、成果展示,讓垃圾分類出成績。二、如何讓廢品回收多獲利。物盡其用通過市場布局、廢品導流、連鎖開店、對接政府、協助出貨,讓廢品回收多獲利。三、企業的核心競爭力。稱重設備、APP定制、追溯設備、后臺開發四大產品以及咨詢、拓展、運維、培訓四大服務是物盡其用的核心競爭力。


  北京天龍天天潔再生資源回收利用有限公司劉權總經理,同與會嘉賓分享了“綠貓”垃圾分類資源化減量體系—天天潔公司互聯網回收與兩網融合發展模式。“綠貓”居民區回收體系建設運行模式主要運行方式是,掃碼關注—注冊綠色賬戶—呼叫綠貓—綠貓回收員收到消息并回復居民上門時間—上門回收—智能回收結算—綠色賬戶存款增加。該模式不僅實現了一鍵呼叫、2分鐘響應、20分鐘上門的高效回收,與居民互動回收再生資源的同時也在傳播踐行“變廢為善”理念,并且通過建立的網上溝通渠道宣傳了垃圾分類及廚余垃圾分離方法。通過對各廚余垃圾桶站編號、每天定時測量綠桶數據、廚余垃圾數據錄入采集系統和數據統計系統等措施,使得公眾平臺每周定期公布廚余垃圾分離數據成為可能。


  江蘇華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研發部盧劍鋒主管分享了“破碎料綜合分選技術”,他生動介紹了公司概況、破碎分選技術研究及創新案例三方面內容,通過詳細分析設備的用途、原理、結構等,是與會嘉賓深入細致地了解了抓鋼機、拆包機、預碎機、打包機、裝箱機、有色金屬分選系統等目前主流破碎料綜合分選技術。


  嘉諾資源再生技術(蘇州)有限公司汪文欽總經理,介紹了“與可回收垃圾收運模式相配套的集中分選技術”。他以“核心技術”為切入點,系統介紹了生活垃圾的處理方法,并從政策環境、回收模式及機械分選等方面,詳細介紹了我國生活垃圾分類回收現狀,以彈跳篩、密度分選機、組合渦電流分選機、光電分選機、碟形篩等機械分選設備為例,直觀講述了廢有色金屬、廢塑料、廢木材等再生資源的處理情況。


  上海睦邦環保科技有限公司沈炯總經理,介紹了“再生資源回收帶動社區服務”。她詳細講解了公司建設目標和發展歷程,總結了該模式具有重塑再生資源回收體系、再生資源回收便民服務+互聯網、領先信息應用技術等特點。另外,通過實施方案特點分析和回收服務實踐介紹,深入分析了公司在回收業務、回收流程中的優勢,使與會嘉賓進一步了解和認識公司的環保回收項目。


  上海森藍環境資源有限公司付巍經理,介紹了“多層次立體式‘5H回收體系’”。她從創新案例分析、先進性分析、推廣性分析等多角度對公司總體發展模式做了詳細介紹。目前,公司建立了國內首創的心、點、臺、庫、站5H回收體系,利用“互聯網+”回收模式,搭建線上回收客戶服務平臺,解決傳統回收方式中存在的問題,極大地提升了再生資源回收效率;5H回收體系具有規范性、創新性、可復制性等特點,主要體現在基于逆向物流模式、推動傳統回收業向環境服務業轉型升級,促進兩網銜接發展。


  北京盈創再生資源回收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盈創回收”)馮娟總監為我們講述了“盈創智能回收提升回收效率”的故事。她從回收運營、業務擴展兩方面進行了講述。一、回收運營。盈創回收借助自主研發的智能回收機具實現了前端的全場景、全品類、可監控、智能分類回收,通過自建反向物流體系、優化回收路徑實現了分類收集。二、擴展業務。盈創回收的經營范圍也已從盈創工廠、機具研發運營、機具銷售等業務,擴展到上門回收、再生商品、設立研究院。未來盈創回收還將設立綠色創新基金、擴張智能機具產品線、成立全產業鏈處理工廠,提升回收處理效率。


  廣州中科檢測技術服務有限公司唐毅副總經理,介紹了“資源綜合利用產品認定及退稅”情況。首先,他分析了資源綜合利用的背景及意義,指出了國家鼓勵和扶持企業積極開展資源綜合利用,并享受優惠政策,詳細列舉了資源綜合利用產品認定的分類、要求及相應退稅比例。其次,以“中國科學院廣州化學研究所”為例,從廢塑料、農作物秸稈、廢電池、廢催化劑、廢輪胎等可循環再生資源領域直觀地介紹了資源綜合利用鑒定機構的服務范圍和內容。最后,從認定條件、申報及認定程序、退稅申請材料三個要點,引出了資源綜合利用產品認定退稅指南,并以案例的形式介紹了資源綜合利用產品認定服務。


報名留言

報名留言

副標題

報名留言
看樣項目名稱
*
企業名稱
*
聯系人
*
手機
*
電子郵件地址(無的,填 1@1.cn)
*
其他
驗證碼
 換一張
*
提交
首頁                  產品介紹                  業務公告                  新聞中心
021-37605588 (09:00-1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