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詳情

“雙面”資金面:緊張或隨時出現

 二維碼
發表時間:2017-06-02 10:32

  資金面從寬松到緊張的距離有多遠?5月最后一天,交易所回購利率突然走高,顯示資金面轉緊可能就發生在一瞬間。雖然過去幾周資金面表現偏寬松,短期資金利率下行較明顯,但中長期資金利率居高不下,同業存單利率、理財預期收益率乃至存款利率不斷上調,揭露了資金面的另外一面。6月1日,資金面在跨月后仍表現緊張,更傳遞出市場不安的情緒。


  分析人士指出,流動性波動的歷史規律,加上超儲偏低的現實環境,致使6月份流動性狀況存在較大不確定性。近期銀行加大了對存款和理財的爭奪力度,反映出去杠桿背景下,金融機構對流動性訴求上升,進一步增添流動性的變數。不過,資金面亦有積極變化,6月流動性出現極端異常波動的可能性較小。


  月末緊張打破平靜


  5月最后一天,準確地說,應該是最后半天,市場資金面突然收緊,打破了之前持續數周的平穩局面。


  當天資金面的急劇變化突出反映在交易所隔夜回購利率的異動上。盤面顯示,5月31日午后從14:30左右開始,上交所隔夜質押式回購(GC001)利率拔地而起,自3.86%一線持續上行至最高19.5%,創出4月以來新高;盡管臨近閉市前GC001有所回落,全天仍上漲逾3個百分點。


  時值月末,流動性收斂,非銀機構面臨一定的流動性壓力并不奇怪。業內人士指出,受監管指標約束,月末銀行通常會減少資金融出,特別是壓縮對非銀機構融資;非銀機構紛紛轉道交易所市場借錢,則容易造成場內市場流動性緊張。另外,交易所回購市場日內運行存在一定規律,通常每日14:30后資金供給會增多,利率隨之出現下行,因此一些投資者傾向于在尾盤借入資金,但一旦收盤前資金供給不見增加,此時為避免違約,有的投資者只能不惜成本地借錢,反而可能導致尾盤利率大幅走高。5月31日交易所回購市場的表現就符合這一特征。在當天14:30之前,GC001利率幾乎是趴著不動,收盤前利率上漲來得突然而猛烈。


  倘若沒有月末這一出意外,市場參與者對5月資金面的印象或許會更好。5月份資金面其實是偏松的,尤其是下半月資金市場局部呈現供大于求。從回購利率走勢上看,5月短期資金利率明顯下行,銀行間隔夜質押式回購(R001)加權平均利率從4月底的3.11%一路下行至2.74%;7天回購(R007)加權平均利率在4月底曾漲至4.36%,5月31日為3.12%,此前一日則在2.98%。


  交易員就稱:“之前每月20日之后資金收緊的情況沒有重現就已出乎意料,過去兩周午后還有減點資金融出,更突顯短期流動性的充裕。”


  資金松與負債荒


  5月份資金面總體是偏松的,但這不是事實的全部。5月份資金面還有另外一面。


  在短期資金利率下行的同時,近期長期限資金利率始終保持高位運行,甚至繼續走高。銀行間回購市場上,5月份3個月回購利率(R3M)一度漲至5%以上,目前在4.9%左右,仍高出4月末水平40BP以上,月末6個月回購利率(R6M)報4.97%,亦比4月末高出近30BP。


  同樣的變化亦呈現在Shibor走勢中。5月以來,隔夜和7天期Shibor均有所下行,但代表性的3個月Shibor續漲至4.58%,為2015年4月以來高位,1年期Shibor漲至4.37%,趕超1年期貸款基礎利率(LPR)更是引發熱議。


  此外,最近銀行同業存單利率持續走高。3個月期AAA級同業存單利率從4月中的4.3%左右已漲至4.8%一線。6個月和1年期AAA級同業存單利率亦上漲20BP至30BP。


  分析人士認為,長、短期限貨幣市場利率的背離走勢,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中長期資金融資難度相對上升,市場對中長期流動性預期依舊謹慎。


  當前市場對半年末流動性不乏擔憂,這不難理解。流動性波動的歷史規律,加上超儲偏低與監管趨嚴的現實環境,致使6月份流動性狀況存在較大不確定性。跨過月末,6月1日,市場資金面仍有些收緊,貨幣市場利率紛紛走高,就在一定程度上傳遞出市場對半年末流動性狀況的謹慎預期。


  從歷史上看,季末時點由于央行MPA及銀監會各種監管指標考核,資金面往往會有所收緊,半年末更是容易出現大幅波動,因到年中時銀行超額備付金往往已較年初時明顯減少。流動性總量收縮,疊加季節性擾動加大,使得資金面容易收緊。據央行披露,截至一季度末,金融機構超儲率已降至1.3%,是有數據紀錄以來的次低值。盡管5月以來,超儲率或有所回升,但預計仍處于偏低水平。


  在總量并不充裕的情況下,6月份流動性將面臨MPA等監管考核,疊加金融嚴監管和去杠桿背景下,金融機構對流動性訴求上升,容易造成流動性收緊。


  今年以來,金融監管明顯趨嚴,銀行體系開始去杠桿,金融機構對流動性的訴求上升。分析人士指出,在過去一輪加杠桿過程中,同業負債擴張明顯,但同業負債期限較短,存在較大滾動續接需求,隨著銀行業監管收緊,同業存單、同業理財等同業負債擴張難度加大,但資產端短期調整難度大,往往只能自然到期,因此在去杠桿過程中,資產負債容易出現缺口,致使機構對負債和資金需求會在一定時期內上升。


  值得注意的是,最近銀行紛紛加大了對傳統存款、私人理財的爭奪力度,存款利息上浮現象普遍、國庫現金定存利率大漲、理財預期收益率不斷上調,同時,同業存單利率高燒不退,正是去杠桿背景下,金融機構面臨“負債荒”的寫照。


  緊張難免 不必恐慌


  “5月份資金面比較寬松,但誰也不敢據此斷言6月份就不會出現緊張。”前述交易員稱。


  資金面從寬松到緊張的距離有多遠?5月31日午后的變化或許就是個突出的例子,資金面轉緊可能就發生在一瞬間。年中監管大考、超儲率偏低、金融去杠桿,可以說是今后一段時間市場資金面將面臨的“三座大山”,疊加美聯儲議息可能帶來的擾動,6月份銀行體系流動性面臨的不確定性確實不少。但對過去一個月來,資金面出現的積極變化也不應忽視。


  近期人民幣對美元出現加速升值走勢。中金公司等認為,當前美元處于弱勢格局,人民幣若對美元階段性走高,將有望進一步改善外匯占款,從而改善銀行體系流動性。


  近期央行維穩流動性的態度也變得更加明確。5月份資金面轉松,主要是發生在5月12日央行超額續做到期MLF之后。5月份,央行不光通過MLF和逆回購操作增加了流動性供給,而且調整了操作期限。央行在一季度貨幣政策報告中提出,“未來一段時間央行逆回購操作將以7天期為主”,“MLF操作將以1年期為主”。中金公司報告指出,“長短結合的公開市場操作使得央行管理流動性更為靈活,外匯占款等長期流動性缺口使用MLF來彌補,而短期資金波動則通過短期逆回購來熨平。”


  央行還在一季度貨幣政策報告中指出,“加強金融監管協調”,“把握好去杠桿和維護流動性基本穩定的平衡”。市場機構認為,去年8月以來,貨幣政策回歸穩健中性,貨幣條件的收緊已對金融機構具備倒逼壓力,同時今年以來金融監管趨緊,貨幣當局為避免政策疊加,引發處置風險帶來的風險,維護流動性穩定的態度比之前更加明確。


  據媒體報道,在5月25日自律機制座談會上,央行表示已關注到市場對半年末資金面存在擔憂情緒,考慮到6月份影響流動性的因素較多,擬在6月上旬開展MLF操作,并擇機啟動28天逆回購操作,搭配好跨季資金供給,保持流動性基本穩定,穩定市場預期。


  另外,半年末流動性波動風險確實不容忽視,但市場對此也有充分認識,從以往來看,市場預期越謹慎,應對越充分,加上央行適時的維穩操作,資金面實際表現反而可能不會有預期那般緊張,比如去年6月和今年3月。


  總的來看,當前金融機構對負債的爭奪愈演愈烈,加之進入6月后,季節性因素或導致市場對流動性需求上升,今后一段時間流動性出現收緊和波動加大的情況的可能性不小,但預計不會出現極端波動,資金利率依舊存在上限約束。


  R3M與Shibor3M走勢


  興業研究:6月資金面緊張程度可控


  5月資金面整體寬松,但是長、短端資金利率出現背離,這背后反映出市場對于6月流動性謹慎預期的提前以及負債擴張難度的加大,并不代表資金面的緊張。近期央行提前向市場釋放穩定信號;6月中上旬預計MLF操作將對中長期資金進行及時的補充,后續財政支出亦將部分熨平流動性的波動,再加上機構不打無準備之仗,提前準備備付,6月資金面緊張程度預計整體可控,難超預期。


  中信證券:6月流動性不會太緊


  歷史上6月一直是流動性較為緊張的月份,疊加MPA考核因素或對市場的流動性有更大的沖擊。但從央行的近期表態,匯率市場的表現和去杠桿政策的階段性結果綜合考慮,認為6月雖然流動性將偏緊,但是總體上仍然會保持之前的特征,央行也會平抑市場緊張情緒,釋放足量流動性,6月份流動性壓力或較3月份更小一些。


  興業證券:流動性格局邊際改善


  中短期內,流動性格局出現了一些邊際上的改善:其一,央行關注到金融機構擔心長期流動性,開始與金融機構主動溝通,穩定市場預期。其二,通過各種措施穩定匯率,改善外部流動性。其三,金融機構已經在降風險偏好和融資需求,而且備付較為充足,流動性預期過度悲觀,短期有一定修正的需求等。這些因素會提振市場的情緒,不過嚴監管和偏緊的貨幣政策取向并未改變,政策轉向和基本面更明確的拐點信號出現還需要時日,利率還處于尋頂的過程。


報名留言

報名留言

副標題

報名留言
看樣項目名稱
*
企業名稱
*
聯系人
*
手機
*
電子郵件地址(無的,填 1@1.cn)
*
其他
驗證碼
 換一張
*
提交
首頁                  產品介紹                  業務公告                  新聞中心
021-37605588 (09:00-1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