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詳情

美國已準備好參與到“一帶一路”項目之中?

 二維碼
發表時間:2017-05-17 10:07

  美國對“一帶一路”從抵制到觀望,再到派代表參與,態度轉變的背后,是美國認識到在“一帶一路”的框架內,兩國存在著廣闊的合作前景。“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是一個契機。


  這兩天在北京舉行的 “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吸引了全球媒體的關注。這其中,最為搶鏡的新聞之一當屬美國派代表參會。


  這位參會代表便是美國國家安全委員會亞洲事務高級主任馬特·波廷杰,也是美國總統特朗普的特別助理。


  起初,來華參會的人選并不是馬特·波廷杰,特朗普政府擬派的是商務部官員埃里克·布蘭斯塔德,即已獲得參議院外委會批準將出任美國駐華大使的特里·布蘭斯塔德的兒子出席論壇。后來,特朗普決定改派馬特·波廷杰率團出席。


  改派高級別官員參會,不僅意味著特朗普政府對中美關系的重視,還意味著美國政府對“一帶一路”倡議態度的重大轉變。


  馬特·波廷杰:美企能為“一帶一路”項目“貢獻良多”


  美國對“一帶一路”從抵制到觀望,再到派代表參與,態度轉變的背后,是美國認識到在“一帶一路”的框架內,兩國存在著廣闊的合作前景。“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是一個契機。


  5月14日下午,在“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 “加快設施聯通”平行主題會議的分組討論上,馬特·波廷杰發表了近三分鐘的講話,肯定了中方通過基礎設施建設加強經濟聯通的目標,并分享了美國的經驗。他透露,美國公司已準備好參與到“一帶一路”的項目之中,“在建設項目的整個過程中,美國企業能夠提供所需要的最好的產品和服務”。


  馬特·波廷杰在發言中表示,在全球基礎設施建設中,美國通過私營企業和多邊制度上取得的經驗是具有啟發性的。在以往的經驗中,成功滿足投資者與被投資國雙方有四個要點:一是高質量的評估、高質量的融資、高質量的建設、高質量的維護,這將可以避免投資國家可能面臨的債務問題。二是政府采購過程的透明度,公開透明可以確保私營企業也能在競標中公正地參與其中并且同樣也能收到合理的回報。三是制度支持,強大的制度可以高效并公正地幫助消解政府和企業摩擦,這將鼓勵和吸引民間和其他當地的利益相關者參與到這個項目之中,并增加項目對于國外投資者的吸引力。四是包容性以及私營企業的廣泛參與,包容性將增加長期項目的投資回報,廣泛的參與將分散金融風險,也將吸引一些有能力的國際公司在預算內按時完成項目。


  馬特·波廷杰透露,美國駐華大使館和美國企業將共同成立 “美國‘一帶一路’工作小組”,作為協調中美基礎設施建設合作的平臺。


  中國社會科學院美國問題專家肖河對媒體表示,馬特·波廷杰代表美國政府和企業,表達了參與“一帶一路”、謀求共同發展的愿望和立場。肖河說,馬特·波廷杰此行意味著美國政府終于踏上了觀念轉化的“最后一公里”,放下了架子,嚴肅探討與中國的合作。


  此前,美國商務部部長威爾伯·羅斯在一場簡報會上證實:美方認識到中國 “一帶一路”倡議的重要性,將派代表出席“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


  另據美國媒體報道稱,特朗普政府正加大參與“一帶一路”倡議的力度。《紐約時報》5月14日的報道稱,任何外國領導人、跨國公司的首席執行官或國際銀行家都不可能忽視中國推動重構全球貿易的這種努力。


  美國智庫戰略與國際問題研究中心中國項目副主任、中國政治與經濟研究課題主任甘思德認為,從中長期看,如果“一帶一路”倡議能夠成功推行,將進一步加強地區的經濟融合,促進歐亞國家間以及區域外國家的貿易和金融流動。


  “百日計劃”引領中美經貿合作“漸入佳境”


  在經濟全球化的時代,“一帶一路”倡議將引領世界進入一個嶄新的合作模式。美國派代表團參加“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表明特朗普政府對 “一帶一路”倡議的重視,也是中美經濟合作“百日計劃”的早期收獲之一。


  5月12日,財政部、商務部在國新辦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了中美全面經濟對話框架下的十項早期收獲。值得注意的是,早期收獲最后一條明確提出,美方認識到中國“一帶一路”倡議的重要性,美方將派代表參加“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


  中美元首會晤一個月后,雙方工作團隊經過30輪的密集磋商,在農產品(000061,股吧)貿易、金融服務、投資和能源等領域達成十項共識。中美雙方明確了百日內完成的事項,并同意在百日計劃取得進展的基礎上,再討論中美經濟合作一年計劃。


  英國《金融時報》稱,這些共識被特朗普政府贊譽為重新定義全球兩個最大經濟體間貿易關系的第一步。


  目前,中國對美國出口占到中國總出口的18%-20%,美國對中國出口占到美國總出口的5%-6%。中美作為世界上最大和第二大經濟體,貿易依賴度是相互的,一旦開啟貿易戰,對于雙方乃至世界經濟都將造成很大的負面影響。


  “百日計劃”早期諸多貿易成果的達成將有助于緩解中美兩國長期以來的貿易摩擦,對改善中美經貿關系具有重要意義。


  2017年年初,許多專家預測,認為特朗普上臺以后中美要發生一場“大戰”,比如貿易戰、匯率戰等。如今,特朗普上臺已近四個月,沒有一項針對中國的政策出臺。


  日前,在中國新聞社舉辦的“國是論壇——亞太經貿關系的未來”研討會上,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院教授、太平洋(601099,股吧)經濟研究所所長陳建認為,這實際上反映了一個溝通、協調、互相讓步的過程。“海湖莊園的會談開啟了中美關系新時代的模式,就是合作共贏。”


  專家表示,美國和中國分別是世界上的第一和第二大經濟體,中美關系是亞太經貿體系當中最重要的雙邊關系。就亞太關系來看,合作共贏肯定是未來重要的一個走向。


報名留言

報名留言

副標題

報名留言
看樣項目名稱
*
企業名稱
*
聯系人
*
手機
*
電子郵件地址(無的,填 1@1.cn)
*
其他
驗證碼
 換一張
*
提交
首頁                  產品介紹                  業務公告                  新聞中心
021-37605588 (09:00-1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