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詳情
中國煉鋁行業限產壓力加大 似已成為改革下一個目標 二維碼
發表時間:2017-04-25 09:28 鋁是否會是中國決策者眼中的下一個鋼鐵? 中國的鋼鐵廠已經面臨一系列舉措制約,意在去除過剩產能。 對龐大的鋼鐵行業進行全面重組,是中國環保戰役的一個重要內容。 這也讓中國面對來自國際社會不斷加劇的控制出口壓力的同時,有了更大的談判余地。 而中國“供給側改革”的下一個目標可能就是鋁生產商。與鋼鐵行業一樣,中國的鋁生產商現在也主導著國際市場供應。 冬季供暖季期間北京周邊地區產能可能關閉,已經推升鋁價。 有關中國政府已叫停新疆違規在建電解鋁產能的消息,給鋁價帶來進一步的提振。而政府似乎肯定還會出臺進一步的舉措。 中國的鋁產量增長已顯露出急劇放緩的跡象,盡管一如以往,統計數據方面的混亂可能只會令人更加摸不清政府鋁政策的真正目標是什么。 **新疆及其他消息的影響** 中國政府要求北京周邊地區在下個冬季采暖季限產的計劃,已經給鋁價上漲點了一把火。 一些抱懷疑態度的人士稱,可能的減產規模或許會因新產能持續上馬而縮小,新疆新上線的產能尤其多。 不過上周末新疆有三個違規在建電解鋁項目被叫停,這令上述看法似乎有些站不住腳了。 憑借逾700萬噸已投產產能,加上似乎源源不絕的新煉鋁項目供應,新疆已成為中國乃至全球新的煉鋁產能中心。 這三個電解鋁項目被叫停是因為違反了規定。 新疆昌吉政府網站上刊登的這份署期為4月14日的公文,特別點名了新疆東方希望有色金屬有限公司、新疆其亞鋁電有限公司和新疆嘉潤資源控股有限公司正在建設的冶煉項目。 受到影響的項目產能估計達到200萬噸左右。 非常不明白為什么這三個項目會被特別點名,這種情況很不常見,令中國國內外的鋁產業人士都百思不得其解。 最可能的理由是,中國政府或許要通過這種方式給整個鋁行業的生產商發出全面警告。 根據咨詢公司AZChina的說法,另一份正在下發傳閱的政策文件要求全國所有鋁冶煉廠都要接受審查,檢查內容涵蓋各種生產許可和對監管法規的遵守程度。 上一次對鋁產業的清理檢查工作并沒有取得什么明顯成果,未能對之前數年的瘋狂擴張造成什么影響。但這一次,中國政府看起來是動了真格,多個政府部門都已經介入其中。 AZChina的初步看法是,今年年底前將出現產能關閉。 **生產放緩?** 與此同時,中國當前的鋁生產速度似乎也正在大幅度放緩。 今年3月份中國生產鋁271萬噸,第一季度生產鋁819萬噸。 第一季鋁產量較上年同期增長了14%,但3月份產量增速大幅下降至僅3.3%。 上年同期基數較低并且波動性較大,故導致較上年同期的比較結果有些失真。 以環比年率來看,今年迄今為止中國的鋁產量下降了近220萬噸,其中3月份產量年率為3,190萬噸,為去年7月以來最低水平。 這樣的結果讓人感到意外。人們原本以為,當前較高的價格或許會鼓勵企業加快生產速度,特別是那些11月中取暖季開始時可能面臨減產的企業。 統計數據本身當然有可能是錯的。鑒于以往問題不少,因此保持適度的謹慎是合理的,但值得注意的是,此番國家統計局和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給出的結果是相同的。 **上演鋼鐵業戲碼?** 統計數據的不確定性,正與中國鋁政策的變數交互作用。 在倫敦金屬交易所(LME)核心基本金屬當中,盡管鋁目前表現最佳,年內迄今走升15%至每噸1,945美元,但外界仍高度懷疑中國當局乃認真看待關閉產能一事。 畢竟,近期鋁的歷史充斥著來自北京當局的限令,這些都無法抑制鋁生產行業脫韁野馬般的成長。 這次情況會不同嗎? 從以下兩件事情看來,這回情況可能會有所不同。 首先是環保方面的箝制已升級至國內政策議案前列,正如取暖季的限產令所示,鋁冶煉廠明顯成為火線上的標的,尤其因為它們是燃煤發電的大用戶。 其次,就像鋼鐵一樣,反中國貿易出口案件層出不窮,加速推動了“供給側改革”。 雖然當下是特朗普政府占據了保護主義相關新聞的版面,但真正向世界貿易組織(WTO)提出一起控訴中國的大范圍案件,則是出自奧巴馬政府之手。 毫不意外地,中國強烈否認補助本國鋁產商,也可以預期中國將會積極抗辯。 但如果中國能夠證明自己正在積極抑制過剩產能,抗辯就會容易多了。 這似乎就是中國在鋼鐵議題上采用的策略,而基于中國在全球鋼鐵及鋁市場的供給地位十分類似,中國當局想必很樂意在鋁議題上如法炮制。 更何況,特朗普政府針對美國進口鋼鐵品展開一項新調查后,牽涉到的貿易利益又進一步提高了。 報名留言 報名留言 副標題 報名留言看樣項目名稱 * 企業名稱 * 聯系人 * 手機 * 電子郵件地址(無的,填 1@1.cn) * 其他 驗證碼 * 提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