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詳情
煤鋼再成環保部環保督查重點對象 二維碼
發表時間:2017-04-17 10:40 一年時間、28個督查組5600人、28個城市、25次輪換,一場被國家環保部視為“有史以來,國家層面直接組織的最大規模”大氣污染防治強化督查行動,正在京津冀及周邊污染傳輸通道“2+26”城市緊張而有序地進行。 這是環保部在2017年第一季度空氣質量專項督查結束尚不足20天后對大氣污染防治開展的最新行動。 據了解,本次強化督查行動由環保部部長陳吉寧全局部署,從4月5日動員部署到次日完成首期培訓,再到4月7日晚首批督查組成員全部入駐完畢,前后僅用三天時間便使督查工作全面展開。 4月12日,環保部有關部門對經濟觀察報表示,今年是“大氣十條”第一階段收官之年,開展環保督查就是要深入發現問題,切實解決問題,改善環境質量,而此次督查正是日常督查基礎上的進一步加碼,通過重拳出擊,層層傳導大氣污染防治壓力,確保督查質量,對違法違規企業(單位)絕不姑息。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資源與環境政策研究所副所長李佐軍在接受經濟觀察報采訪時表示,“國家開展此次大氣污染防治強化督查行動,最主要的目的就是想通過進一步強化環保督查,解決歷年來環境治理中一直存在的障礙和問題。” 在李佐軍看來,相比以往,此次大氣污染防治強化督查行動持續時間更長,這意味著可以使督查更加深入,發現問題更加具體,督查效果更加到位,今后解決這些問題也就更加具有針對性。 2017年4月6日,448名第一、二輪督查人員參加了京津冀及周邊地區大氣污染防治強化督查首期培訓。次日,參加首輪強化督查的224名督查人員分別趕赴“2+26”城市。 “2+26”城市是指,根據環保部大氣環境管理司發布的《京津冀及周邊地區2017年大氣污染防治工作方案》(下稱《工作方案》),京津冀大氣污染傳輸通道包括北京市、天津市及河北、山西、山東、河南4省的26市。其中26市分別為:河北省8市(石家莊、唐山、廊坊等);山西省4市(太原、陽泉、長治、晉城市);山東省7市(濟南、淄博等);河南省7市(鄭州、開封、焦作等)。 《工作方案》明確要求在9月底前,“2+26”城市行政區域內所有鋼鐵、燃煤鍋爐排放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顆粒物大氣污染物執行特別排放限值;天津、河北及環渤海所有集疏港煤炭主要由鐵路運輸,禁止環渤海港口接收柴油貨車運輸的集疏港煤炭等;10月底前,28城要完成違法“小散亂污”企業取締和小燃煤鍋爐“清零”工作;北京、天津、廊坊、保定完成“禁煤區”建設任務,其它每城完成5萬至10萬戶以氣代煤或以電代煤工程等;12月底前,28城均要安裝10臺(套)左右固定垂直式遙感監測設備、2臺(套)移動式遙感監測設備等。 報名留言 報名留言 副標題 報名留言看樣項目名稱 * 企業名稱 * 聯系人 * 手機 * 電子郵件地址(無的,填 1@1.cn) * 其他 驗證碼 * 提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