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詳情

財經觀察:能源和基建合作推動中美經貿發展更平衡

 二維碼
發表時間:2017-04-13 13:16

  中美兩國元首日前舉行會晤,釋放了在能源、基礎設施建設等領域加強務實合作的信號。國際觀察人士認為,中美在能源、基礎設施建設等領域各有優勢,雙方擴大相關務實合作將推動兩國經貿關系更加平衡發展。

  中美都是能源消費大國,在常規和清潔能源領域擁有巨大合作潛力,風電、太陽能、電動汽車及儲能新技術開發等領域合作空間尤其廣闊。

  美國南加州小城蘭開斯特市郊,比亞迪(002594,股吧)北美工廠二期擴建工程正在緊鑼密鼓地進行。今年7月竣工后,工廠產能將從目前的年產350輛電動大巴增加到1500輛。這家工廠將成為比亞迪在中國以外最大的電動大巴工廠,也將是蘭開斯特當地最大的單體工廠。

  蘭開斯特市政府經濟發展規劃部門負責人維恩·勞森說:“能夠創造巨大財富的企業是城市經濟發展的基礎,將使城市和社區居民受益,比亞迪正是這樣的企業。”

  比亞迪高級副總裁李柯表示,比亞迪扎根蘭開斯特是互利雙贏的選擇。加州是新能源車的領先市場,本地化生產既培養了熟練的藍領技術工人,也鍛煉了技術含量極高的研發團隊。比亞迪電動大巴目前已覆蓋美國西部市場并拓展到中部,正向美國東部和加拿大市場延伸。

  中美擴大能源領域合作,不僅對兩國有益,也會讓世界受益。“中國擁有巨大的新能源產能,美國則在清潔能源技術和商業模式上領先,如果兩國充分發揮優勢,并借助世界銀行等多邊機構,就有可能影響全球能源的未來走勢,”中國晶科能源副總裁錢晶說。

  除能源外,基礎設施建設也是中美拓展互利共贏經貿合作的重要領域。分析人士認為,美國總統特朗普提出投資1萬億美元建設基礎設施,單靠財政措施不可能調動其所需的巨額資金,政府需要采取與私營部門合作的模式并引進外國投資。中國有強大的基建能力,在資金、技術、項目管理經驗方面具有明顯競爭優勢,美國與中國加強基建合作將互為補充、大有裨益。

  大約一個月以前,中國中車(601766,股吧)青島四方機車車輛股份有限公司(中車四方)在芝加哥東南部舉行建廠動工儀式。中美政商界200多人會聚現場,見證美國老工業區的復興。

  中車四方于2016年3月中標芝加哥846輛、金額總計13億美元的地鐵車輛項目。根據合同,這批車輛將在美國完成轉向架組裝和車輛總裝及調試。成本核算顯示,地鐵車輛的美國本土化比例達60%以上。

  中車四方美國公司總經理劉成永介紹,新廠正式投產后,年產能將不低于168輛地鐵車輛,至少為當地創造169個就業機會。芝加哥市市長拉姆·伊曼紐爾說,中車投資為芝加哥工業區帶來經濟動力,創造大量高收入工作崗位。

  中國駐芝加哥總領事洪磊表示,這是中國對美投資的一個新特點,為當地創造更多就業、提供更多稅收,體現出中美兩國經貿合作互利共贏的鮮明特點。據他介紹,過去15年,中企在美國中西部累計投資近130億美元,創造就業崗位近3萬個。

  中美經貿關系是兩國關系的“壓艙石”和“推進器”。展望未來,隨著中美雙方推動雙向貿易和投資健康發展、推進雙邊投資協定談判以及擴大能源、基礎設施等領域務實合作,兩國經貿關系將更加平衡發展,互利共贏的中美經貿合作將帶來更多看得見、摸得著的成果和收獲。


報名留言

報名留言

副標題

報名留言
看樣項目名稱
*
企業名稱
*
聯系人
*
手機
*
電子郵件地址(無的,填 1@1.cn)
*
其他
驗證碼
 換一張
*
提交
首頁                  產品介紹                  業務公告                  新聞中心
021-37605588 (09:00-1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