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詳情
“兩會”貨幣政策強調穩健中性,因城去庫存 二維碼
發表時間:2017-03-16 09:53 事件:“兩會”閉幕。3月5日發布《2017年政府工作報告》(以下簡稱《報告》);3月15日,總理舉行答記者問(以下簡稱總理說);兩會期間,各部委負責人就相關問題進行通報和溝通。 解讀: 1)經濟穩、改革進。《報告》提出,2016年發展的主要預期目標是:GDP增長6.5%左右,總理說,6.5%已經不低了,也很不容易。我們預計2017-2020年均6.5%是底線,2017年實際GDP增速6.7%,名義GDP增速可能在10%左右;居民消費價格漲幅2.3%左右,我們預計因供給出清、需求超預期以及外部輸入性,整體溫和通脹;城鎮新增就業1100萬人以上,比去年多100萬人,突出強調就業優先,總理說,“穩增長主要還是要保就業”;進出口回穩向好,國際收支基本平衡,由于美歐PMI創新高和2015-2016年人民幣貶值14%,我們預計2017年出口將明顯復蘇;單位國內生產總值能耗下降3.4%以上,主要污染物排放量繼續下降。 2)貨幣政策強調穩健中性,2017年將呈緊貨幣寬信用,人民幣匯率暫穩。2017年廣義貨幣M2和社會融資規模余額預期增長均為12%左右,比2016年13%的目標下調。2017年將呈緊貨幣寬信用,緊貨幣主要是加息,考慮到美聯儲年內加息3次、國內通脹壓力上升、防風險去杠桿等,17年初以來,央行先后上調MLF、OMO、SLF等公開市場利率,中國已經進入新貨幣政策框架下的加息周期。由于2014-2015年大量流動性剩余,政策鼓勵資金脫虛向實,以及由于實際貸款利率處于歷史低位、出口復蘇、制造業投資回升、房地產投資超預期等,2017年企業實際融資需求將顯著恢復。緊貨幣寬信用利空債券,利好股市。人民幣匯率穩定。總理說,不希望通過貶值來增加出口,外儲足以支付進口和滿足短期償債需要。周小川認為,“人無貶基”,因中國經濟增長趨于穩定,結構調整不斷產生效果。 3)財政政策積極有效,安排“兩減一擴”,地方換屆和PPP助力基建。17年赤字率擬按3%安排,與上年保持不變,財政赤字2.38萬億元,與上年比增加2000億元。財政部部長肖捷表示,3%的財政赤字率是積極的,赤字規模隨著GDP的增長相應增加。財政部辦公廳主任歐文漢指出,政策安排“兩減一擴”。“一擴”是適度擴大支出規模,“兩減”是減輕企業稅收和繳費負擔。全年將減少企業稅負3500億元左右,減少涉企收費約2000億元。降低物流成本也是減稅降費降成本工作中重要一環,交通運輸部表示,17年將力爭再降400億至500億元的物流成本。2016年下半年以來,地方換屆基本完成,每五年均有一次地方投資沖動,2016年底-2017年初信貸社融超預期,相當一部分投向地方融資平臺和PPP基建項目。 4)維護經濟全球化、支持自由貿易、公平貿易、堅持對外開放。總理說,全球化使各國都受益了,其也有一些問題,但不是全球化本身的問題,而是應對的問題,不希望貿易戰,中美貿易戰首先受損的是外資特別是美資企業。進一步探索開放債券市場,準備17年在香港和內地試行“債券通”,也就是說允許境外資金在境外購買內地的債券。 5)用改革的辦法深入推進“三去一降一補”,去產能加碼擴圍。《報告》中明確17年要壓減鋼鐵產能5000萬噸,減少煤炭產能1.5億噸。發改委表示,18年還要繼續去產能,17年去產能擴大到煤電,煤電產能要去5000萬千瓦。有色金屬、建材等方面要通過市場化、法制化手段去產能。地方兩會中有7省市提出了去產能具體的擴圍領域,水泥、平板玻璃、船舶等行業被重點強調。 6)因城施策去庫存,建立房地產長效機制,但房產稅17年沒有立法審議安排,70年產權自動續期,房貸增速將放緩。《報告》指出,目前三四線城市房地產庫存仍然較多,要支持居民自住和進城人員購房需求。長效機制方面,房價上漲壓力大的城市要合理增加住宅用地。總理說,70年住宅土地使用權到期續后,可以續期,不需申請,沒有前置條件,也不影響交易,國務院已經責成相關部門就不動產保護相關法律抓緊研究提出議案。國土資源部部長姜大明8日表示,房價上漲壓力大的城市要合理增加住宅用地供應,去庫存任務重的城市要減少以至暫停住宅用地供應。但是到目前為止,長效機制建立不理想,目前限購限貸等短期調控政策只是把需求推遲,大都市圈和區域核心城市周邊的三四線城市受外溢擠出效應影響房市銷售火爆。《北京市2017年國有建設用地供應計劃》,其中商品住宅用地計劃安排260公頃,比2016年的850公頃驟減近七成;“十三五”時期,北京計劃將城鄉建設用地規模從2921平方公里縮減到2800平方公里,年均減少30平方公里。傅瑩表示,“本屆人大常委會把制定房地產稅法列入了五年立法規劃。我們今年沒有把房地產稅草案提請常委會審議的安排。”周小川10日表示,今年房貸還會以相對較快的速度發展,但確實要適當平衡,隨著政策調整估計會適當放慢。據證券日報,近日多地銀行房貸最低折扣上調、房貸審批周期延長,房貸增速放緩。 7)深化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繼續推進財稅體制改革,簡化增值稅稅率結構,四檔稅率簡并至三檔,減輕企業稅收負擔。國稅總局局長王軍12日表示,今年營改增四方面增效:時間上比去年多4個月;稅制上四檔變為三檔;抵扣上去年新增不動產剩余40%的抵扣要結轉到今年;政策上解決建筑業老項目漸少、新項目增多等情況。抓好金融體制改革,實行差別化考核評價辦法和支持政策,完善主板市場基礎性制度,積極發展創業板、新三板,規范發展區域性股權市場。加快推進國企國資改革,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在電力、石油、天然氣、鐵路、民航、電信、軍工等領域邁出實質性步伐。9日,國資委主任肖亞慶表示,17年混改依然是國企改革重要舉措之一,突破口要進一步擴大。大力推進社會體制改革,深化醫療、醫保、醫藥聯動改革。推動“一帶一路”、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經濟帶等三大區域戰略,高質量辦好“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PPP加碼擴圍,國家發改委副主任張勇在記者會上表示,“現在我們進一步加大支持PPP模式的力度”,當前我國12個PPP試點重大水利工程和8個社會資本投資鐵路示范項目,已有8個項目引入社會資本。 8)著重防風險去杠桿,資管統一監管成共識,金融監管升層。《報告》認為“經濟金融風險隱患不容忽視”,要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金融風險的底線”,推進金融監管體制改革,化解處置風險點。總理說,17年存很大的外部風險,內部不發展是最大的風險。對金融領域的風險,發現了會及時處置、靶向治療,不會發生區域性或者系統性的風險。周小川10日表示,一行三會就資管統一監管初步達成一致,當前理財產品市場有些混亂,套利機會太多,“金融監管協調機制在達成一致意見的情況下,還可能提升到更有效的層次”。郭樹清也表態:“我們正在制定新的資管辦法,先立足于基本的標準,把它統一起來。”財政部部長肖捷表示,為了防范地方政府的債務風險,已經建立了風險應急處置預案和分類處置指南等制度。央行副行長潘功勝表示,互聯網金融風險專項整治工作已進入“清理整頓”階段。去杠桿方面,“要在控制總杠桿率的前提下,把降低企業杠桿率作為重中之重。促進企業盤活存量資產,推進資產證券化,支持市場化法治化債轉股,加大股權融資力度”。郭樹清明確表示,要市場化、法治化推進債轉股,不搞行政命令、不搞行政談判,完全由當事各方自覺自愿協商談判。2016年下半年以來,先后實施房地產調控、央行“鎖短放長”為債市去杠桿、險資監管新規等。 9)深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推進農業結構調整,增加優質綠色農產品(11.510, 0.00, 0.00%)供給,擴大優質水稻、小麥生產,適度調減玉米種植面積,糧改飼試點面積擴大到1000萬畝以上。鼓勵多渠道消化玉米庫存。支持主產區發展農產品精深加工,拓展產業鏈價值鏈。16年底17年初,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相關政策文件密集出臺,除農墾、奶業、漁業、農業科技、農業機械化、草原保護、農業生產安全、新型職業農民培育、農業資源與生態環境保護、農業執法監管等領域的“十三五”規劃外,還涉及農村土地“三權”分置、集體林權制度、農業PPP、養殖、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農業補貼制度、農墾國有土地確權、耕地保護與占補平衡等多個主題。 10)加大生態環境保護治理力度,加快改善空氣質量,財稅政策助力藍天保衛戰。2017年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量要分別下降3%,重點地區細顆粒物(PM2.5)濃度明顯下降。一要加快解決燃煤污染問題;二要全面推進污染源治理;三要強化機動車尾氣治理;四要有效應對重污染天氣;五要嚴格環境執法和督查問責。為治理霧霾,財政部會同有關部門積極支持可再生能源開發、新能源汽車推廣、秸稈禁燒和綜合利用,充分發揮稅費政策作用,鼓勵加快替代傳統能源、減少污染物排放。17年,中央財政將繼續增加相關投入,探索建立排污權有償使用和交易制度,完善以獎代補、政府綠色采購政策等。總理說,國家將為霧霾設專項基金,把霧霾形成的因素找出來,使霧霾治理更加有效。 報名留言 報名留言 副標題 報名留言看樣項目名稱 * 企業名稱 * 聯系人 * 手機 * 電子郵件地址(無的,填 1@1.cn) * 其他 驗證碼 * 提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