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詳情
外資環境繼續優化 今年外資有望呈增長態勢 二維碼
發表時間:2017-03-09 09:18 外資對我國經濟社會發展起到重要作用,外商投資企業以不足全國各類企業總量的3%,創造了我國近一半的對外貿易、1/5的財政稅收、1/7的城鎮就業,為中國經濟作出重要貢獻。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大力優化外商投資環境。中國開放的大門會越開越大,必將繼續成為最富吸引力的外商投資目的地。 業內專家表示,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正式出現這個提法,表現我國作為開放大國的胸襟。我國外資環境繼續優化 ,而且力度加大,外商有更多投資機會, 2017年外資有望呈現增長態勢。 外資環境 優化力度加大 外資對我國經濟社會發展起到重要作用。但受世界經濟復蘇疲弱,全球跨境投資萎靡等因素影響,目前中國吸收外資相對低迷。2016年中國實際使用外資金額同比增長4.1%,增速不到同期中國對外投資的十分之一。2017年1月,中國實際使用外資金額同比下降9.2%。 此前,中國已推出20條措施加大吸引外資力度,將以前限制的領域放開、放寬或有序開放,不少此前“禁止入內”的領域將對外資敞開。這次政府工作報告中再次強調在大力優化外商投資環境上持續發力,又提出新的鼓勵措施。 這也意味著,吸引外資,仍然是今后經濟工作十分重要的內容,是經濟轉型和經濟結構調整的重要手段,也是政府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對吸引外資提出了更高要求。 “今年政府工作報告透露出改善利用外資環境的重要信號。”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對外經濟研究部原部長張小濟表示,在逆全球化的新形勢下,在吸收外資方面,并不是資金來得越多越好,而是要更多地吸引技術水平高、有助于經濟結構調整、有助于我國相關產業在全球價值鏈地位上升的資本,這就更加要求我國進一步積極擴大對外開放,利用好兩種資源和兩個市場。 中國貿促會國際貿易研究部主任趙萍認為,在傳統要素成本優勢下降的背景下,這些措施將為新時期中國吸引外資打造重要制度優勢,用更高水平的對外開放,更好參與全球競爭,打造更廣闊的發展空間。 政府工作報告中還提出,在資質許可、標準制定、政府采購、享受《中國制造2025》政策等方面,對內外資企業應一視同仁。 趙萍指出,允許外資參與到《中國制造2025》規劃執行的項目當中,具有深刻的含義。外資也是中國經濟發展不可或缺的重要驅動力量之一,《中國制造2025》規劃旨在通過信息化與工業化的融合來振興制造業,無疑是事關中國經濟轉型升級(愛基,凈值,資訊)的重要戰略。政府工作報告的提法,表明了中國政府希望外資參與到《中國制造2025》大戰略的實施中,愿意給外資更多的投資機會,讓外資能夠更好地分享到中國經濟發展的成果和機遇。 今年外資 有望呈增長態勢 實際上,從2016年中國吸收外資情況來看,中國仍是跨國公司的投資熱點。據官方數據,2016年多數發達經濟體都擴大了對華投資,其中美國和歐盟對華投資同比分別增長52.6%和41.3%。歐盟28國中,英國對華投資額倍增;德國對華投資同比增長逾80%。日本對華投資扭轉了連續兩年大幅下降的態勢,同比微增1.7%;韓國對華投資同比增長逾兩成。 據聯合國貿發會議發布的《2016年世界投資報告》,中國仍然是全球第二受歡迎的投資目的地。同期中國美國商會、中國歐盟商會的調查結果也顯示,多數企業仍有意愿擴大在華投資。 對于今年吸收外資的情況,聯合國貿發會議經濟事務官員梁國勇預計,引進外資將繼續在高位保持穩定;考慮到《關于擴大對外開放積極利用外資若干措施的通知》等重要政策舉措以及高端制造(愛基,凈值,資訊)業、服務業等領域的投資新動態,2017年外資有望呈現增長態勢。建議在關注外資數量的同時高度重視外資質量,推出有力措施加大引進高技術、高附加值外資項目的力度,以此促進中國經濟的轉型升級。 梁國勇表示,2017年對外投資將出現較大幅度的下降,從宏觀總規模和微觀投資動機等方面都呈現更理性的狀態,從而為對外投資長期增長打下良好的基礎。同時,對外投資區域和產業結構將繼續優化,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相關產業的投資有望快速增長。 渣打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學家丁爽表示,外商直接投資或將不會快速上升,但也未出現明顯的下降。他解釋稱,中國的外商直接投資近幾年非常具有選擇性,更傾向于引進一些利于我國產業結構調整、產業鏈上升、獲取技術,或者是產能不足的服務行業,而非一些污染或勞動力密集型的產業。 “隨著對資本外流真實性的核查,今年的對外投資增長速度將會回落,且短期內不排除負增長可能。”丁爽指出。 報名留言 報名留言 副標題 報名留言看樣項目名稱 * 企業名稱 * 聯系人 * 手機 * 電子郵件地址(無的,填 1@1.cn) * 其他 驗證碼 * 提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