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詳情
專家稱上半年出口狀況有望改善 二維碼
發表時間:2017-02-13 09:26 10日,據海關總署統計數據顯示,1月我國進出口總值21768.57億元人民幣,比去年同期增長19.6%。其中,出口12656.92億元,增長15.9%;進口9111.65億元,增長25.2%。業內人士表示,由于低基數、宏觀經濟企穩回升、外需回暖等原因使進出口數據超預期增長。總體判斷,今年上半年出口狀況整體有望趨于改善,下半年的出口狀況有待進一步觀察。 1月進出口數據超預期,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研究員劉英表示,一是外需回暖導致出口大幅增長。二是進口大幅增長。我國經濟企穩回升,2016年四個季度都在6.7%以上,四季度增速更是達6.8%,國內需要拉動進口大幅增長。三是“一帶一路”建設三年來取得了積極成效,也成為拉動進出口增長的原因之一。 九州證券全球首席經濟學家鄧海清認為,低基數是導致進出口爆發式增長的重要因素,但并非唯一原因,剔除基數因素的實際增速同樣很高。如果考慮最簡單的剔除基數因素方法,則出口同比增速應為7%左右,進口增速應為15%左右,均高于去年12月的進出口,表明進出口確實仍然在繼續回暖。 商務部研究院國際市場研究所副所長白明稱,從去年1月到今年1月之間,人民幣兌美元匯率貶值5%左右。整體來看,外部環境有所好轉。我國對歐洲、美國的出口都有所回升。但就目前來看,匯率穩定,企業便會相應增加訂單。 方正證券首席經濟學家任澤平表示,1月外貿出口先導指數為39,較去年12月回升1.6,連續三個月環比回升,二季度出口壓力有望緩解。衡量全球貿易走勢的波羅的海干散貨指數在去年11月18日達1257的階段性峰值后開始下滑,2月9日降至707,但仍遠超去年2月10日290的歷史低值。從全年看,出口將好于去年,但國際環境依然嚴峻復雜。 交通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連平指出,近兩年人民幣貶值明顯,對出口增長的刺激作用可能到2017年會逐漸顯現出來。國家出臺大量促進外貿增長政策,將切實為企業減負助力,出口產品結構也在升級。總體判斷,2017年上半年出口狀況整體趨于改善,未來不確定因素增多,下半年的出口狀況有待進一步觀察。 報名留言 報名留言 副標題 報名留言看樣項目名稱 * 企業名稱 * 聯系人 * 手機 * 電子郵件地址(無的,填 1@1.cn) * 其他 驗證碼 * 提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