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詳情

2017宏觀調控猜想:適度擴大總需求仍是主調

 二維碼
發表時間:2016-11-22 09:18

  中國經濟進入新常態以來,中央對形勢的研判以及施策方針在不斷調整完善。從 提出“三期疊加”,到“新常態”,以及“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在即將于 12 月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對 2017 年的經濟工作又會有什么樣的提法和基調,值得期待。從 11 月下旬開始,本報將陸續推出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前瞻系列報道,旨在透過權威訪談、宏觀數據、行業和市場趨勢等表現及研判,對明年經濟方針做一個前瞻判斷,供市場參考與討論。

  明年廣義貨幣M2目標應該下調,而財政赤字率可以上升,以便加大對投資以及民生的支持力度。

  時至年末,一年一度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有望在下月召開,2017年經濟工作的方略很快就要開出。

  參照多個官方和民間機構的研判,明年包括經濟增速、物價等宏觀目標調整的可能性很小。具體宏觀政策的指標,比如赤字率、廣義貨幣目標,也不會有激進的變化。

  中國社科院數量所研究員沈利生認為,明年國家要繼續擴大總需求的話,仍是在投資、消費、出口方面發力,但是不太可能有強的刺激措施。因為短期刺激后,增速并不牢固,最關鍵是,目前政策能騰挪的空間有限。

  2016年全國經濟增速目標是6.5%-7%,新增就業目標是1000萬人,物價目標是3%,財政赤字率是3%,廣義貨幣增速目標是13%。多數專家認為,明年廣義貨幣增速目標應該下調,而財政赤字率可以上升,以便加大對投資以及民生的支持力度。

  仍會適度擴大總需求

  還有兩個月左右的時間,2016年全年經濟數據將公布,目前各大機構的主流預測觀點認為,今年全年經濟增速仍是6.7%左右,2017年經濟增速應該在6.5%左右。

  這顯示出行業機構對于明年經濟走勢盡管看法不一,但認定明年經濟將繼續放慢是共識。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了解到,明年仍可能會維持適度擴大總需求,投資、消費、出口這三駕馬車仍需要發揮作用。

  10月28日,中央政治局會議提出,要鞏固投資有所企穩態勢,推動消費平穩增長,促進對外貿易改善。上述三大需求出現了一些新情況:比如外貿仍低迷,消費增速因為汽車刺激效應消失在10月變慢,投資則出現了整體放慢,但是出現了國企投資快、民企投資慢,制造業投資慢,房地產投資快的結構性變化。

  數據顯示,10月全國出口11858億元,下降3.2%,降幅比上月收窄2.4個百分點。社會消費品零售額增速為10%,低于9月的10.7%增速。1-10月固定資產投資增速為8.3%,相比1-7月、1-8月的8.1%增速,略有好轉。

  國家行政學院決策咨詢部研究員王小廣認為,明年很多傳統的產業仍是經濟支撐。另外新經濟和第三產業的發展是經濟新的動能,其總量還會擴大。

  “今年一個好情況是工業品價格單月增速轉正(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PPI),這對于投資、企業效益、就業等各方面都是有利的。雙創、結構性減稅等政策提供了有利的環境,新經濟 可能是一個重要的增長點。”他說。

  中國社科院數量所研究員沈利生指出,要促進消費快速增長,核心還是要提高中西部低收入群體收入水平,這方面仍需要加大財政支出。

  明年M2目標存在調低可能

  根據往年慣例,將在12月舉行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會確定明年的經濟增速、物價、就業、赤字率、廣義貨幣等目標。隨后國家發改委也會確定更細致的包括固定資產投資、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節能減排等系列指標。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采訪多位宏觀經濟專家獲悉,上述前幾個宏觀指標基本上不會有大的調整,但是固定資產投資2016年目標是10.5%,今年前十月實際增速要低2個百分點左右,不排除2017年該指標可能會有變化。

  對于外界關注度較高的廣義貨幣增速目標,由于目前經濟增速并未有大的變化,以及需要抑制房地產泡沫的因素,2017年M2的目標存在略微調低的可能。

  方正證券高級分析師楊為敩認為,明年M2增速目標會調低,但是仍有一些產業要定向扶持,比如新興產業等。如果實際貸款融資比較難的話,國家可以對這些產業實施定向扶持的政策,給一些補貼。

  央行數據顯示,2016年10月末,廣義貨幣(M2)余額151.95萬億元,同比增長11.6%,增速比去年同期低1.9個百分點,低于中央此前確定的2016年廣義貨幣13%的目標1個百分點以上。

  財政收支方面,1-10月全國累計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36759億元,同比增長5.9%;一般公共預算支出147775億元,同比增長10%。

  也就是說,1-10月一般公共預算收入是收低于支出1萬億元左右,財政收支壓力的確在加大,這表明明年財政赤字率即便上調,但是幅度不會太大。

  為此,王小廣認為,明年財政赤字率可以調得比今年的3%目標高,地方政府的債務主要是體現在公共領域。這些存在供給不足的問題,加大財政支出,不會產生擠出效應。

  他指出,對于廣義貨幣,最主要的是防止資金過多地流入房地產。在鋼鐵煤炭等領域,去產能要確保價格不上漲太快,同時也要警惕的是價格下跌所帶來的新的傷害。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了解到,今年煤炭、鋼鐵等價格回升較快,與去產能在各地大力推進有一定關系,而年初以來部分一二線部分城市房價迅猛上漲,也與全國范圍內的去庫存政策有關。如果資金沒有流入實體經濟或流入實體經濟的通道不順暢的話,很多容易炒作的行業和領域,仍存在泡沫化的可能。


報名留言

報名留言

副標題

報名留言
看樣項目名稱
*
企業名稱
*
聯系人
*
手機
*
電子郵件地址(無的,填 1@1.cn)
*
其他
驗證碼
 換一張
*
提交
首頁                  產品介紹                  業務公告                  新聞中心
021-37605588 (09:00-1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