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詳情
從紙箱包裝看經濟:外貿下跌40% 今年制造業面臨什么困難? 二維碼
發表時間:2023-03-28 15:34 市場沒單,原紙價格殺瘋了!開年以來,原紙市場似乎完全脫離了玖龍、山鷹等包裝紙巨頭們的劇本,紙價跌跌不休,停機不斷。 再往前追溯,白卡紙價已經經歷了長達兩年的下行通道,牛卡、白板和高瓦的低迷走勢也持續了近一年半之久。這可是改革開放四十多年來從未有過的情形。 據報道出口貿易量數據降低了40%,說明了一個問題國外經濟形勢嚴峻,近日更報道出國外多家銀行倒閉,這個消息一出,也就是說當我們制造業人以為熬過口罩時間之后,想著經濟有回暖的想法是錯誤的,證明還有“大浪”即將要撲面而來。熬過口罩三年,篩選出苦苦堅持下繼續經營的已經不容易了。數據顯示40%,這個數據還是之前的數據,現今環境將會比之前數據時候還要嚴峻。當然這個只是我個人覺得。當我看到國外銀行倒閉的新聞時,我留意到其中有評論就說“關我3000工資什么關系呢?”,我就想告訴他,就因為國外銀行倒閉,很有可能導致他失業甚至減薪的可能性是存在的。 從無論從制造業而言或者外貿生意,都明白國內制造業對出口貿易的占比是多少,對企業而言外貿生意對企業生存有多重要,小編暫時無法提供此項數據,但可以很明確告訴您,國內制造業對出口貿易的生意占據是較大的,甚至超過百分之60的趨向的。也就是說國外的經濟形勢會起到一個連鎖反應,這就是為什么口罩期間,一直提的國內盡快構建經濟內循環。但是這經濟內循環的形成,并非易事。能讓企業們尋找銷售渠道的時間并不多了。或者再簡單而言,企業訂單減少,首選的方案是什么?是開源節流,企業只有減少不必要的支出,確保生存下來,才能繼續提供就業崗位。 從報道外國多家銀行暴雷,中美貿易之間斗爭,外貿訂單轉移東南亞,國際局勢不明朗導致經營環境深受影響。還記得之前任正非說過的全球經濟將面臨著衰退、消費能力下降的情況,華為應改變思路和經營方針,從追求規模轉向追求利潤和現金流,保證渡過未來三年的危機。“寒氣”當初可能傳不到每個人的身上,但至今相信很多制造業的朋友都清楚,今年情況較之前的形勢更加嚴峻。 追求利潤和現金流,都是辦企業的人所渴望得到的,但普遍國內制造業做得月結的生意,“現金為王”個個都想得到,偏偏這個收款方式卻少得可憐。因為“內卷”導致行業之間的斗爭十分激烈。 紙箱包裝適用于大部分制造業的運輸使用,也就是說紙箱包裝的廣泛性十分廣,涉及電子、五金、制衣、玩具、家具、電器等等行業。從紙箱包裝市場看經濟,并非夸張,紙箱包裝行業訂單量可以看出整體制造業的經濟狀況,從目前市場的情況而言,我們可以看到紙板價格處于下沉與穩定之間,為什么我會說下沉與穩定之間?下沉是因為目前市場訂單量是縮減的,訂單量是不理想的,穩定是因為上游企業由于訂單量需求十分疲弱,已經決定再計劃停機減產的。相信對原紙行業的有所了解的朋友們,原紙由大企所掌握話事權。停機減產是為了應對市場原紙的存量,變相制造市場緊張,把價格站硬。如果說價格是否會上漲的情況,按照目前國內經濟情況與外國經濟形勢,能漲的機率是很低的。當年那種市場缺紙情況是很難出現的,如果再次出現那也是“人為布局”。 現今廢紙價格很低,相對的回收的人也會變少。如果市場再度傳出缺紙的情況出現,下游的紙箱包裝工廠也就是我們所理解的三級廠,相信大部分會很難熬過今年,三年資金周轉、環保持續的費用,各種支出,貨款延遲回款,訂單減少,同行之間過度內卷搶單等原因導致紙箱工廠普遍都處于艱難狀態,相對其他行業都是這種狀態。 預計接下產來的幾個月,受終端傳遞過來的降價壓力和訂單繼續萎縮的雙重壓力,紙價逆轉的希望很渺茫。但紙廠面臨的能源、人工、稅收、物流成本方面的壓力并未減輕,紙廠唯有通過壓低國廢和紙漿的價格,才能維系盈虧平衡或減少虧損。因此,預計國廢將持續大幅下跌,紙漿下行的幅度會進一步加大。 報名留言 報名留言 副標題 報名留言看樣項目名稱 * 企業名稱 * 聯系人 * 手機 * 電子郵件地址(無的,填 1@1.cn) * 其他 驗證碼 * 提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