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詳情
2022年9月與再生塑料行業相關事件解析 二維碼
發表時間:2022-09-29 13:45 [導語]?9月與再生塑料行業相關的關鍵詞有:廢舊物資循環利用、廢塑料制品再利用等。再生資源已經成為工業生產的重要原材料,對國家資源安全的支撐保障作用逐步增強。加快構建廢舊物資循環利用體系,引導二手商品交易規范化發展,推動再制造產業高質量發展。 1.發改委:全面加強資源節約工作,加快構建廢舊物資循環利用體系 事件內容:9月22日,國家發改委舉行專題新聞發布會,發布會上,國家發展改革委環資司司長劉德春介紹,黨的十八大以來,國家發改委落實循環經濟促進法有關要求,會同有關部門扎實推進資源節約和循環利用各項工作,取得了積極成效。一是資源利用效率大幅提升;二是廢舊物資循環利用成效突出;三是群眾關心的“關鍵小事”取得積極進展。 卓創資訊看法:國家高度重視廢舊物資的再循環,上個月各部委在不同場合5次提到循環經濟,數據顯示,2021年我國廢鋼鐵、廢有色金屬、廢塑料、廢紙等9類主要再生資源回收利用量達到3.85億噸,是2012年的2倍以上。再生資源已經成為工業生產的重要原材料,對國家資源安全的支撐保障作用逐步增強。下一步,發改委將會同有關方面推動循環經濟發展取得新成效,一是全面加強資源節約工作;二是積極構建資源循環型產業體系;三是加快構建廢舊物資循環利用體系;四是深化農業循環經濟發展。 2.廢舊漁網將變成寶馬汽車內外飾零部件 事件內容:2025年推出的寶馬集團“新世代”車型將采用由約30%的回收漁網和繩索等海洋垃圾為原材料制成的再生塑料內外飾部件。寶馬集團希望以此創新方式主動展開對海洋垃圾的回收再利用,積極用實際行動保護地球,減少環境污染,推動循環經濟發展,降低碳排放 卓創資訊看法:漁網、漁盤、泡沫箱、塑料瓶是幾種最常見的海洋垃圾,對海洋生態環境破壞巨大。據聯合國糧農組織估算,廢棄漁網占全部海洋廢棄物來源的十分之一,而歐盟估算大約三分之一的海洋垃圾都是廢棄漁網。解決海洋塑料污染的關鍵在于構建塑料閉路循環體系,其中企業是該體系的主體,更多的生產企業和終端利用企業參與到回收再利用工作中來,是治理海洋污染的必不可少的一環。 3.上海將拿出1%產業用地專門用于發展資源循環利用行業 事件內容:9月13日,上海市人大常委會召開生活垃圾管理工作專項監督啟動會。從會上獲悉,預計至2023年一季度,上海市焚燒總能力達到2.9萬噸/日,而此次專項監督的重點,指向了生活垃圾末端處置能力、可回收物資源化利用、濕垃圾處置及資源化利用等情況。上海市發改委近期研究制定了《關于進一步支持本市資源循環利用行業穩定發展的實施意見》,要求各區將可回收物“站和場”納入本地區環境衛生設施專項規劃,保障其用地穩定固化。要求有產業用地的各區拿出1%產業用地專門用于發展資源循環利用行業。此外,上海市發改委對各區可回收物回收體系建設項目也給予一定支持,具體為:可回收物回收服務點按點位定額補貼1.5萬元,中轉站按每平方米1000元予以補貼(單個上限50萬元)。2019-2021年合計共對各區生活垃圾分類補貼達8.23億元,其中示范街鎮6.72億元,可回收物服務點和中轉站1.51億元。 卓創資訊看法:在治理垃圾方面,上海真正體現了國際大都市的地位和影響力。此次專門拿出產業用地專門用于發展資源循環利用行業,也是為了鼓勵可回收做的重大創舉。數據顯示,上海市的可回收物體系在持續完善。2021年底,上海已建成1.5萬個服務點、198個中轉站、15個集散場的“點站場”體系。2022年,一方面推動符合條件中轉站、集散場及其運營主體納入上海市資源循環利用企業發展名單,目前已提交30余家主體企業申報材料,正在接受專家評審;另一方面,推進各區將中轉站、集散場納入區級規劃,持續提升可回收物體系規劃保障。未來中國在治理塑料污染、提升垃圾分類回收治理仍有很長的路要走,仍需要各地總結先進經驗,因地制宜。 報名留言 報名留言 副標題 報名留言看樣項目名稱 * 企業名稱 * 聯系人 * 手機 * 電子郵件地址(無的,填 1@1.cn) * 其他 驗證碼 * 提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