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詳情
科學把握鋰業發展的主動權 二維碼
發表時間:2021-11-11 13:15 當前全球氣候治理已經成為世界各國關注的焦點,碳達峰、碳中和正日益成為越來越多國家的國家行動,由此催生了新能源產業步入了蓬勃發展的快車道,新能源汽車的滲透率快速提高,對鋰電材料的需求爆發式增長。今年前8個月,全球新能源汽車銷量達到354萬輛,同比增長147%。今年前三季度,中國新能源汽車產銷量分別達到216.6萬輛和215.7萬輛,同比均增長185%,動力電池裝機達到92GWh,同比增長169%。相應地,對鋰電材料的需求大幅增加,以國內為例,今年前三季度,碳酸鋰當量產量達到27萬噸,同比增長49.7%,消費量25.8萬噸,同比增長95%,鋰電材料產量和消費量均呈現兩位數增長,其中,磷酸鐵鋰產量同比增長200%。 新能源汽車的發展方興未艾,美國、日本、歐盟等發達國家紛紛出臺新能源汽車滲透率目標,到2030年,分別提高到15%、30%、35%,中國出臺的《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年)》明確,到2025年,新能源汽車新車銷售量達到汽車新車銷售總量的20%左右。可以預見,未來相當長一個時期,全球新能源汽車將保持快速增長態勢,中國新能源汽車將努力走在世界前列,對鋰資源的開發、鋰電材料的供應,都將長期利好。 借此機會,以下四點,供大家參考。 第一,不斷創新驅動,把握核心競爭力的主動權。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只有創新才能自強、才能爭先,要堅定不移走自主創新道路,把創新發展主動權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回顧鋰產業走過的路,不論是鹽湖資源的開發、鋰云母的有效利用,還是鋰電材料的崛起,最根本的一條,就是靠創新。我國新能源汽車走在世界前列,也離不開鋰產業科技進步的支撐。展望未來,我國鋰行業一定要把科技創新放在更突出的位置,緊密跟蹤下游高比能量動力電池、固態電池的發展,著力突破、進一步改善高純鋰鹽、高鎳三元鋰電池正極材料等產品的關鍵核心技術和工藝,滿足中下游鋰電新能源等產業發展的需要,不斷提升產品質量和性價比,增強核心競爭力,以高品質供給,滿足高端需求,推動高質量發展。 第二,科學掌控資源,把握供應鏈安全的主動權。在美國內政部發布的35種關鍵礦產目錄、歐盟提出的30種關鍵原材料清單中,鋰都赫然在列。我國鋰資源總體上擁有較大的資源量,包括鹽湖資源、鋰輝石資源、鋰云母資源等,而且經過近十多年的產業化技術攻關,國內鹽湖鋰資源與鋰云母資源的開發利用取得了顯著進展,為夯實國內資源奠定了基礎。但相較于我國鋰鹽消費占全球2/3比重的巨大需求,我國資源保障程度仍然不高,2020年,中國的鋰鹽產量結構中,進口原料占比高達72%。同時,我國無論是固體礦資源還是鹽湖資源,其資源稟賦都不占優勢。因此,鋰資源保障問題,仍然是我國鋰電產業可持續發展的基礎性問題,無論是從國家戰略層面,還是從鋰產業界的具體行動上,都要高度重視鋰資源保障與供應安全,要加強國內資源勘探,提高現有資源集約化、經濟開發利用效能,既要用好原生資源,也要用好再生資源,既要用好國內資源,也要用好境外資源。 第三,深化融合發展,把握產業鏈暢通的主動權。要在構建雙循環發展新格局上下功夫。一方面,從產業鏈看,我們鋰電行業總體上處于上中游,自身需要從綠色低碳化、智能化、信息化、數字化上下功夫。更重要的是,要強化與中下游的對接,既要弄清楚需求端需要什么,又要讓需求端知道我們能做什么。只有融合協同,才能形成合力,暢通國內大循環,切合擴內需、發掘國內巨大市場潛力這個戰略基點的要求。另一方面,我國既要依賴國際鋰資源,又向國際市場供應鋰電材料,新能源汽車也走出了國門。2020年,我國氫氧化鋰大量出口國際市場。今年前三季度,我國新能源汽車出口19.5萬輛,占產量的9%。由此看,我們要著力維護好兩個市場,努力構建國際國內雙循環相互促進的發展格局,把產業鏈命運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第四,堅持底線思維,把握風險防控的主動權。當今全球治理深度演進,經濟社會發展面臨更多的不確定性、不穩定性,疊加世紀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實體產業發展的風險挑戰進一步增多。就鋰電產業而言,從國際上看,歐美等國強調打造新能源汽車閉環供應鏈,降低對亞太鋰電池產能的依賴,區域產業鏈重構悄然興起;美國主導的礦業聯盟,將非洲資源富集的國家拉入其中,剛果(金)、印尼等資源國近來頻頻出現對我國資源合作開發不和諧的雜音;剛果(金)、印尼、澳大利亞、智利等資源國紛紛開始瞄準延伸鈷鋰鎳產業鏈下游,聚焦全產業鏈發展;資源民族主義、貿易保護主義、單邊主義、民粹主義思潮抬頭,西方國家著力打壓中國崛起,大搞技術封鎖。這些新變局,都會給我國鋰電行業發展帶來新沖擊、新風險。從國內看,圍繞鋰資源的競爭日益激烈,需求看好引發的上中游擴能沖動更加突出;正極材料向高鎳化、富鋰化、高電壓轉型,電池由液態、半固態向全固態演變;下游電池工藝路線、電池結構、系統集約化與集成化的變革探索,比亞迪“刀片電池”、寧德時代CTP技術的出現,鈉離子電池、氫燃料電池等其他新型電池的研發加速,將帶來未來電池路線的更加多元化;同時,鋰價短時間的快速攀升,電池級碳酸鋰從去年下半年的低位4萬元/噸左右,暴漲到目前的18萬元/噸,漲幅高達350%,給全產業鏈帶來很大的擾動,更需要我們理性地對待。這些國內的新情況、新變化,也需要我們鋰電行業保持警醒。因此,全行業應緊密跟蹤形勢變化,保持清醒頭腦,堅守底線思維,始終擰緊風險防控這根弦,筑牢風險防控的籬笆。 報名留言 報名留言 副標題 報名留言看樣項目名稱 * 企業名稱 * 聯系人 * 手機 * 電子郵件地址(無的,填 1@1.cn) * 其他 驗證碼 * 提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