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詳情

四季度影響聚丙烯價格走勢的變量有哪些?

 二維碼
發表時間:2021-10-22 10:23

上半年原油+疫情是價格偏弱的重要變量,下半年雙控+限電成為價格上行的主要推動。自9月份,隨著國內能耗雙控政策的持續實施,原材料原油、煤炭價格的上漲成為PP上行主要推動力,聚丙烯盤面展現出強勁上沖態勢。中秋節后,強現實和強預期推動下,動力煤連續觸及漲停,原料價格強勢上漲,PP盤面上漲修復部分利潤,基本面轉變疊加資金的推漲,帶動PP上沖發力,在國慶節前突破1萬元大關,此波超預期上漲主要是能耗雙控及原料價格的輪番發力。國慶節期間,外盤 原油價格大幅上漲,Brent原油站穩80美元/桶,因市場擔憂能源危機,原油、天然氣價格均大幅上行,在成本驅動及雙控的持續實施下,聚丙烯價格維持上漲態勢,但市場表現出動力煤強于甲醇強于聚丙烯的態勢,聚丙烯下游開工率出現不同程度下滑,對PP價格形成向下驅動,價格上漲后迎來快速回調,盤面走勢脫離基本面,隨著國家政策管控力度的加強,市場邏輯從資金轉回基本面,那我們來詳細分析影響四季度市場價格的變量:

一、宏觀變量分析

四季度經濟復蘇仍然面臨嚴冬的考驗,外部環境而言,全球疫情不斷反復,經濟復蘇動能減弱,對經濟的沖擊更多體現在消費領域,美國就業所受沖擊將在四季度逐步弱化,并促成QE縮減的落地,歐元區因其對通脹容忍度更低,在經濟復蘇度尚不充足的情況下開啟了貨幣正常化的大幕,盡管礙于疫情的不確定性以及經濟增長的內在訴求,歐美貨幣政策正常化的力度均將保持和緩,但是對邊際變化給市場情緒帶來的沖擊需保持警惕。

對于國內而言8月份經濟增速繼續回落,消費領域持續受制于“缺芯”因素而改善緩慢,同時,國內出現多次多地散發疫情以及洪澇災害,消費端的恢復進程被頻繁打斷,導致需求端復蘇較經濟復蘇進程滯后。上半年多省的能耗雙控目標沒有達標,四季度多省面臨著加強的壓降壓力,近期廣東、浙江等多省都對鋼鐵、化工等高耗能行業進行了產能限制,能耗雙控從嚴落實政策,對供給端造成一定影響,區域內拉閘限電使得制造業企業被動減少生產規模,原材料價格上漲、供應端偏緊、下游開工不足等因素影響,導致多數企業景氣度下降,國內經濟在復蘇過程中出現明顯的波動。

展望四季度,受經濟下行壓力加大、居民收入增速偏慢、疫情帶來不確定性等因素的影響,四季度消費的恢復力度依舊偏弱。全球能源危機持續發酵,能源價格高位嚴重影響經濟發展,價格飆漲大幅推升主要經濟體的通脹壓力,全球大通脹背景下,主流央行貨幣政策開始加快正常化,未來一段時間,貨幣流動性環境邊際變化,或將加大全球資本市場的波動。整體看,不確定性因素仍多,經濟復蘇難關重重。

PP1 (3).jpg

二、成本是影響聚丙烯價格走勢的重要變量

隨著能源類價格的持續上漲,聚丙烯成為多頭資金炒作對象,尤其國內能耗雙控影響下,煤炭現貨價格連創新高,不斷推升聚丙烯價格重心上移,同時原油、丙烷、甲醇漲幅不斷被擴大,過高的成本壓力導致MTOCTO企業出現不同程度的降負減產情況。煤炭價格被推高發酵于山西省遭遇洪澇災害,作為煤炭大省,連續降水和地質災害對當地煤炭產業帶來影響。在煤炭供應緊缺的背景下,關停煤礦導致市場炒作熱情再度升溫,理論生產成本達到12000/噸以上,成本不斷被推高,聚丙烯現貨市場被動跟進,然而,華東、華南一帶下游企業有序用電與錯峰生產聯動機制,下游不同程度的受到影響,行業景氣指數下滑,高成本價值傳導不暢,下游接盤有限不斷拖累價格上漲速度,現貨市場表現出煤大于甲醇大于聚丙烯的局面。隨著國家政策重拳出擊,市場恐慌心態加劇,動煤、甲醇封于跌停板,原材料上漲態勢暫告段落。但國內電力、煤炭供求壓力依然較大的情況下,成本將維持高位震蕩的概率偏大,高成本支撐,聚丙烯現貨將維持高位運行,因此我們認為成本驅動仍是聚丙烯走勢的主導動力。

除去關注生產成本外,貿易成本也成為關注因素,今年以來大宗商品價格以及運費價格持續上漲給出口企業帶來了較大的成本壓力,雖出口商品價格同步上漲,但是出口商品價格漲幅明顯低于原材料和運價的漲幅,不斷上漲的成本使得出口企業的利潤受到了明顯的侵蝕,在此種情況下,企業接單意愿不高,限制上游原料價格漲幅。

三、供需格局變量

國內供應來看,四季度市場供應存在緊缺的預期,雙控舉措持續推進,導致能耗目標未達標地區企業開工受限,為完成年內雙控目標,裝置開工降低拖累整體產出,存量方面將呈現緊缺態勢。同時能源類價格偏高,也陸續出現部分裝置降負荷或臨時停車情況,對供應端擾動明顯加大,原本計劃上馬的裝置從限電及經濟效益角度綜合考慮,也出現一定延期,新增量難以到位。計劃內停車檢修高峰已過,但因限電及雙控影響部分裝置降負臨時停車情況持續存在,考慮到后續裝置的臨時停車及檢損量有增加的可能,因此國內供應層面看是處于緊缺狀態。

9月份進口量環比下降,外盤持續處于倒掛階段,國慶節前后期貨快速拉漲給予空間,進口窗口短暫開啟,進口商接盤有增量但數量有限,因下游限電嚴重采購偏弱,貿易商接單難以放量。

需求來看,在雙控政策及上游高價的背景下呈現收縮的預期。

目前“限電”政策對需求端的影響較大,雖國家層面糾正“一刀切”的停產限電現象,但下游總體開工率仍無明顯起色,多數行業處于偏低水平。另一方面,原材料價格過高壓縮終端工廠利潤空間,抑制新訂單的接單意愿。

BOPP行業表現亮眼,旺季之內,下游訂單充足,利潤值在3000元以上,雖受限電影響部分地區開工受限但行業景氣度整體偏高,未來隨著電商平臺促銷活動的影響,軟包裝行業需求仍有進一步好轉的趨勢。

塑編企業開工率47%,較去年同期低9%。浙江、山東等省份限電情況稍有緩和,企業積極生產,交單為主。目前企業成品庫存逐漸消化,企業庫存壓力有所減小,暫未有較大累庫壓力。短期來看,企業目前按單生產為主,但對原料依舊持謹慎態度,利潤情況稍有改善,但依舊維持偏低利潤水平運行。從終端市場來看,三季度汽車產銷逐漸收窄,由于芯片短缺問題仍在,汽車行業對共聚需求受到制約。而白色家電洗衣機等家電產品受今年房地產行業的影響較大,需求亦是偏差表現。

四、未來市場預測

雙控政策仍在延續,華東華南地區作為聚丙烯主要消費區域,限電等措施若繼續嚴格執行或力度加大,將導致四季度聚丙烯需求繼續受到打壓。而房地產持續低迷,疊加汽車芯片的短缺,四季度共聚注塑預計難有起色。11月份即將迎來電商平臺的購物旺季,軟包裝業需求或有所好轉,下游限電影響逐步解禁,后期需求端或呈現寬松狀態。

短期來看,煤炭受政策調控較為嚴厲的情況下,高位之下展開較大幅度的下跌趨勢,成本端的動態坍塌勢必會利空多數煤制鏈條上的商品,其中前期跟漲最兇的品種跌勢較為明確,PP作為終端產物來看,跟跌速度相對有限,目前PP階段性回調近1500點即將進入9000點的關口,需要測試該處支撐情況,緊密關注終端接貨意愿以及低價貨源的出貨力度。整體來看,原料源頭崩塌延續的利空短期較難平復,商品利空共振氛圍下,PP易跌難漲。但中長期看,動力煤現實問題并未解決,原料端維持偏多格局,聚丙烯在下跌后選擇輕倉試多。


報名留言

報名留言

副標題

報名留言
看樣項目名稱
*
企業名稱
*
聯系人
*
手機
*
電子郵件地址(無的,填 1@1.cn)
*
其他
驗證碼
 換一張
*
提交
首頁                  產品介紹                  業務公告                  新聞中心
021-37605588 (09:00-1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