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詳情

7月再生塑料行業相關重點事件簡要解讀

 二維碼
發表時間:2021-07-29 10:32

20217月與再生塑料行業相關的事件主要有十四五循環發展規劃發布、奧運會中廢塑料的使用、國內禁塑的地方新進展、歐盟一次性塑料指令等,詳情請查看以下內容:

1.《“十四五”循環經濟發展規劃》發布 廢塑料將持續助力雙碳目標達成

事件描述:國家發展改革委202171日印發了《“十四五”循環經濟發展規劃》(發改環資﹝2021969號,以下簡稱《規劃》),黨中央、國務院歷來高度重視發展循環經濟,循環經濟,一頭連著資源,一頭連著環境。從本質上看,發布《規劃》的意義在于:一是提高資源效率的必然要求,也是十九大提出的“效率變革”的必要舉措;二是將今年2月國務院4號文“健全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經濟體系”中,循環經濟的具體化;三是實現碳中和目標、建設美麗中國的必然選擇。本《規劃》的主要目標:到2025年,循環型生產方式全面推行,綠色設計和清潔生產普遍推廣,資源綜合利用能力顯著提升,資源循環型產業體系基本建立。廢舊物資回收網絡更加完善,再生資源循環利用能力進一步提升,覆蓋全社會的資源循環利用體系基本建成。資源利用效率大幅提高,再生資源對原生資源的替代比例進一步提高,循環經濟對資源安全的支撐保障作用進一步凸顯。

解讀:發展循環經濟是一項涉及面廣、綜合性強的系統工程,是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的有力抓手。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的實現需要從根本上改變產品的生產和使用方式。減少汽車、服裝、食物和其他產品的生產過程排放,也就是“過程排放”十分重要。廢塑料作為其中不可缺少的一環,將在回收、加工、利用等各環節逐步受到《規劃》的指引,將在回收、加工、利用等各環節逐步受到《規劃》的指引,是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的重要保障,未來將進一步為循環經濟發展、提高資源使用、直接減少能源資源消耗、實現雙碳目標做出不可忽視的貢獻。

《“十四五”循環經濟發展規劃》讓民眾看到了十四五期間國家將加大循環經濟建設力度,明確了塑料循環體系在我國整個循環體系中的重要位置,可以預判到我國再生塑料產業發展的未來方向和策略,提升塑料回收循環利用率,建設完備的廢棄物回收再利用體系,是保障資源安全,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的必要選擇。我國塑料再生利用絕大部分的企業還主要是關注降本增效等“老大難”問題。究其原因,環保需求在國內處于啟動階段而非企業剛需,但相信隨著“十四五”循環經濟可持續發展部署規劃以及更深入的市場教育和引導,和國家各項法律法規的成熟,越來越多的企業將走上參與可持續發展的合作之路。

塑料.jpg

2.東京奧運會中廢塑料元素大放光彩

事件描述:東京奧運會已經于2021723日如火如荼的展開了,在本屆奧運會中,廢塑料元素處處可見。所有的領獎臺都是使用家用塑料產品回收后制成的,為奧運史上首創。在日本全國收集到了4.5萬公斤、150萬件塑料物品。東京奧組委發動了全國2000多家品牌連鎖超市,收集居民的廢棄塑料用品,一共回收了24.5噸可再生塑料,相當于40萬個洗衣液塑料瓶。奧運村內的2.6萬張床由硬紙板制作的,配套床墊使用聚乙烯材料,分為三部分,對應人體肩部、腰部和腿部的部位可以調節,表里硬度不同,可以滿足不同運動員的需求。

解讀:眾所周知,日本一直是環保標桿國家,此次東京奧運會的主導理念之一就是“3R”,很多用品的設計理念就是可持續性、回收、再利用。保護環境,節約資源,東京奧運會可謂是生動的廢棄物再利用宣傳冊。

3.國內禁塑穩步推進7月起山西三城市全面“禁塑”

事件描述:7月起,大同、臨汾、晉城等市將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袋禁限使用范圍擴展到全市建成區。71日,海南省全面禁止生產銷售使用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制品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印發《禁塑宣傳材料大綱(第一版)》及《海南禁塑視覺識別系統手冊》,指導禁塑工作有關單位、各市縣禁塑工作領導小組、學校、社區、公共機構及有關社會團體和公益組織開展禁塑宣傳工作。

解讀:自2020年《關于進一步加強塑料污染治理的意見》公布后,國內的限塑、禁塑工作就一直在各地方、各領取陸續展開。自去年“禁塑”先鋒-海南正式出臺禁限塑規定開始,陸續有省市跟進,本月山西太原、臨汾、晉城等市將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袋禁限使用范圍擴展到全市建成區。當然,禁塑并非簡單地用可降解塑料制品取代不可降解塑料制品,更重要的是減量,在減量也無法杜絕的場合,用可降解材料替代。

4.歐盟禁止使用多種一次性塑料制品

事件描述:從今年73日起,歐盟禁止使用有非塑料材質替代品的一次性塑料制品,包括一次性塑料盤、餐具、吸管、氣球棒等。此次禁止使用的一次性塑料制品,不僅包括聚苯乙烯等很難降解的塑料,氧化式可降解塑料也在禁止之列。此次實施的禁令源于20195月通過的一項限塑法案。法案規定,所有歐盟國家市場應在202173日前禁售某些一次性塑料產品,廠商也禁止繼續生產該類產品,庫存產品可繼續投入市場。法案還規定,到2029年,成員國內容積3升以下塑料瓶的回收率應達到90%。此外,對于目前暫無法替代的一次性塑料制品,法案還要求生產及使用廠商也要對垃圾管理和污染治理承擔經濟責任。

解讀:截至目前,禁令只在部分國家得到了貫徹執行,大多數國家都沒能及時貫徹這些法令。根據幾個相關協會和一些非政府組織近日聯合發布的報告,在27國中,該指令只在8個國家得到了即刻生效:比利時、丹麥、希臘、法國、立陶宛、拉脫維亞、匈牙利和斯洛伐克。歐盟委員會最新表態稱,其正在與各國合作,確保將歐洲指令轉化為國家法律。委員會在5月公布了支持各國執行該指令的指導方針,希望各國盡快實施。

統計數據顯示,歐盟每年產生約2600萬噸塑料垃圾,僅有不到三成被回收利用,一次性塑料制品只被使用很短的時間,然后就被丟棄,很多廢品最終進入大海。其他未被回收利用的多被焚燒或倒入垃圾填埋場,甚至進入河流和海洋,對環境造成嚴重污染。歐盟的禁用多種一次性塑料制品將有助于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當然這需要切實的執行力度和替代品市場的支撐。


文章分類: 業內新聞
分享到:
報名留言

報名留言

副標題

報名留言
看樣項目名稱
*
企業名稱
*
聯系人
*
手機
*
電子郵件地址(無的,填 1@1.cn)
*
其他
驗證碼
 換一張
*
提交
首頁                  產品介紹                  業務公告                  新聞中心
021-37605588 (09:00-1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