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詳情
推動可生物降解材料發展 助力碳中和目標 二維碼
發表時間:2021-07-12 10:58 “制定2030年前碳排放達峰行動方案。優化產業結構和能源結構。推動煤炭清潔高效利用,大力發展新能源……”在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李總理指出,要扎實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各項工作,以實際行動為全球應對氣候變化作出應有貢獻。 兩會熱詞“碳達峰”“碳中和”其實已不是新鮮詞。早在2020年9月22日,中國政府在第七十五屆聯合國大會上就提出:“中國將提高國家自主貢獻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爭于2030年前達到峰值,努力爭取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 在推進“碳達峰”“碳中和”大背景下,能源化工行業尤其是塑料行業與我們的生產、生活、工作密切相關,出臺的相關政策更是影響較大,例如備受關注的“限塑令”。 2021年1月1日,史上最嚴“限塑令”正式在全國生效。禁用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吸管,超市、商場等地禁止使用不可降解塑料包裝,限塑政策進入執行落實階段。該政策的執行對可降解塑料行業帶來了巨大影響和發展契機。 最近一些市區的禁塑情況: 浙江省舟山市:定海“治塑”放大招!收繳封存問題塑料袋近一噸浙江省寧波市:7月1日起,象山全縣農貿市場執行“限塑令”! 寧夏石嘴山市:暫扣涉嫌不合格塑料購物袋509公斤海南省海口市:秀英一餐飲店被罰款3000元,從流動攤販處購進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制品 四川宜賓興文縣正式實施“禁塑令” 山西省大同市:郵政管理局積極推動快遞包裝綠色治理納入大同市塑料污染治理行動方案。 可降解塑料是替代現有塑料的關鍵材料,是解決白色污染理想替代品。根據原料來源,其可分為生物基的PLA、PGA和PHA等,石油基的PBAT、PBS和PCL等。其中,PLA(聚乳酸)、PBAT(聚己二酸/對 苯二甲酸丁二醇酯)是可降解塑料領域主流產品。由于二者的特性不同,PLA主要應用于可降解吸管、PBAT主要應用于可降解塑料袋。 部分可降解塑料的性能: PLA用于注塑、薄膜、片材、纖維幾乎各種塑料用途,被認為具有逐步取代傳統塑料的潛力。一代PLA以谷物、木薯等農產品為原料(存在與糧爭地的風險),二代 PLA以秸稈等農業及農產品加工剩余物為原料。全球及國內已有的PLA裝置主要是一代裝置,玉米是國內PLA的主要生產原料。 PBS由SA(丁二酸)和 BDO(1,4丁二醇)縮聚而成,是目前世界公認的綜合性能最好的可完全降解塑料品種,但是存在抗撕裂性能較差和韌性不高的缺點。 PBAT是熱塑性可降解塑料,成膜性能良好,可以克服 PBS 抗撕裂性能較差和韌性不高的缺點,是替代傳統塑料中最富技術優勢、成本優勢的可降解塑料品類。 PPC是二氧化碳和PO(環氧丙烷)的交替共聚物,被評價為可“抑制溫室氣體排放”。PPC具有高阻隔性(隔氧性)和生物相容性,目前主要用于農膜、食品及醫藥品包裝、餐具等領域。據跟蹤的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底,全球生物降解塑料產能在120.1萬噸,到2024年,產能將達到133.4萬噸。 除了產能快速增長之外,近幾年生物降解塑料的需求也在不斷上升。2012年全球生物降解塑料需求規模為26.9萬噸,2018年全球生物降解塑料需求量為36萬噸,對應市場規模為11億美元,年復合增長率為5%。2023年,全球生物降解塑料需求量將增長至55萬噸,對應市場規模為17億美元,2018-2023年,生物降解塑料需求年復合增長率為9%。 可生物降解聚合物還被用于農業和園藝(覆蓋膜)、紙類涂 層、紡織品、非織造布、可吸收醫療設備(植入物,縫合線)、用于油氣田作業的井下工具、以及3D打印長絲等。未來,食品包裝、餐具和袋子市場是可降解塑料的主要增長動力,預計未來幾年該市場將實現兩位數的增長。而堆肥袋是可降解聚合物的第二大終端應用,隨著堆肥系統的逐步擴展,該細分市場將繼續保持強勁增長。 根據國內主要生物降解塑料企業產能情況,2017年全國生物降解塑料年產能約為40萬噸。截至2019年底,我國生物降解塑料產能達到48萬噸。 PBAT現有產能38萬噸,未來幾個月將有28萬噸PBAT產能投產。按照規劃,山東睿安生物6萬噸產能將于6月中旬投料試車,廣安宏源10萬噸產能6月投產,寧波長鴻高科10萬噸產能將于7月投產,瑞豐高材6萬噸產能也將于三季度投產。 此外,新疆望京龍10萬噸將于今年底投產,萬華化學6萬噸、彤程新材6萬噸也將于今年底或明年初投產。截止6月15日,國內PBAT產能達到38萬噸,在建、擬建PBAT產能超過1500萬噸。 總而言之,在“碳達峰”、“碳中和”的大背景下,為降低碳排放,化工行業中的塑料回收和可降解塑料等新興領域有望引領低碳化工行業的新發展。 業內人士認為,“碳中和”目標新態勢下,預計“十四五”期間,煉化一體化將成為新建煉廠標配,細分消費需求將促使化工產品高端化不斷提速,新材料和塑料循環經濟大有可為。 報名留言 報名留言 副標題 報名留言看樣項目名稱 * 企業名稱 * 聯系人 * 手機 * 電子郵件地址(無的,填 1@1.cn) * 其他 驗證碼 * 提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