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詳情

碳達峰要求下造紙行業如何順勢而為?

 二維碼
發表時間:2021-04-20 11:09

造紙行業正在經歷價格暴漲與原料短缺的雙重考驗,在2035遠景目標的指引下,在2030年前實現碳達峰的要求下,造紙行業和企業如何順勢而為,抓住未來十年的發展關鍵期、窗口期,對企業來說至關重要。

漿紙價格博弈下的企業抉擇

2021年以來,受多種因素的影響,國內大宗商品價格持續上漲,特別是紙漿和廢紙價格居高不下,成本壓力逐漸隨著產業鏈不斷延伸,造紙企業生產經營成本被大幅推高。造紙企業通過調整紙張價格獲取一定的利潤空間,但其后的隱患則已經埋下,市場價格風險隨時可能對企業造成一輪沖擊。

雖然目前政府沒有通過加強監管規范市場價格環境,但近期國家采取空前有力的反壟斷措施,已經向市場表明,政府不是沒有關注,而是在等待時機,這些變化需要引起企業的重視。面對錯綜復雜的局面,造紙企業應該有清醒的認識,做好自身工作。

一是關注宏觀政策變化。造紙行業和企業要深刻領會國家發展大勢,提升宏觀經濟判斷能力,前瞻性的布局,努力規避風險,提高應對能力。

二是加強自身管理建設?!按蜩F還需自身硬”,造紙企業需要加強軟硬件基礎建設,綜合分析生產經營要素,更加注重降低“軟成本”,提高質量、提升效率,獲取競爭優勢。

三是順勢調整發展戰略。通過此輪原料價格極限考驗,造紙企業要再度觀察自身存在的短板,發現供應鏈產業鏈存在的問題,盡快制定有效措施,調整企業發展方向。

碳達峰再塑造紙企業兩極格局

中國提出采取有力政策和措施,將二氧化碳排放力爭于2030年前達到峰值,努力爭取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的目標,制定好碳排放達峰行動方案,進而實現行業綠色低碳發展,已經成為全國上下的既定目標,必將倒逼全社會加快調整優化產業結構、能源結構,掀起一場綠色革命。造紙行業和企業也要盡快行動起來,充分利用這一戰略機遇,實現企業的跨越發展。

碳達峰要求下造紙行業如何順勢而為?

一是理念達峰。造紙企業必須認識到碳達峰是國家經過深思熟慮作出的重大戰略決策,在未來的發展規劃、項目投資、工程建設、生產管理等方面,盡快轉變觀念,理清頭緒,將碳達峰、碳中和的理念變成企業的日常行動。

二是決策達峰。生態環境部明確表示支持有條件的重點行業、重點企業率先達峰。造紙企業首先要做好碳排放核算工作,基于可測量、可報告、可核查的原則,盡量選擇最優的核實方法。對于率先實現碳達峰的造紙企業,無疑將不僅獲得相關的政策支持,還能通過領跑占據市場競爭的先機。

三是行動達峰。碳源是產生二氧化碳之源,碳匯是通過森林等自然生態吸收并儲存二氧化碳。因此,造紙企業實現碳達峰和碳中和,需要從碳匯和碳源兩個層面行動,一是通過植樹造林增加碳匯,二是通過節能減排減少碳源,三是通過能源替代,例如煤改氣、采購再生能源等,四是積極參與碳交易,切實履行企業責任。

造紙行業“后危機”投資潮現象

如果留心觀察,可以發現一個現象,自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以來,每一次危機后都會引發中國造紙企業一輪投資潮,目前這次投產熱潮則貫穿中美貿易摩擦和新冠危機,特別是2020年中國成功抗擊以來,造紙行業幾乎每個月都有新的大型項目發布投資建設或投產的信息。

危機之中蘊含著機遇,挑戰之中面臨著變局。造紙行業這一輪投資潮,和“國內禁廢”、“中美摩擦”、“新冠”等危機和挑戰疊加在一起,對于大型造紙企業來說,是一次通過擴張鞏固市場地位,擴大規模優勢的機會。但對中小企業來說,則面臨著廢紙原料短缺、紙漿價格暴漲、市場難以競爭的生存壓力,無疑又是一次“大洗牌”,行業變局正在將小企業推到懸崖邊緣。

對于國產制漿造紙裝備企業來說也是如此,不管是廢紙原料短缺對裝備技術的要求,還是碳達峰碳中和對節能減排技術裝備的需求,都是國內裝備企業的一次機遇,但是卻難以抓住,根據相關公開信息,可以發現大部分新建的投資項目,依然青睞進口設備,幾家外資制漿造紙裝備企業搶下了大部分項目訂單。

雖然國產裝備企業也拿到了一些訂單,但大多只是做配套服務。而且由于同質化嚴重,競爭非常激烈,即使在鋼材原料價格暴漲的情況下,國產裝備價格也難以提升,只能自己通過降低利潤空間來消化成本。裝備企業也不僅感嘆,希望造紙企業不要投的那么猛,給行業一點消化產能的時間,也給裝備企業一點提升的空間。


報名留言

報名留言

副標題

報名留言
看樣項目名稱
*
企業名稱
*
聯系人
*
手機
*
電子郵件地址(無的,填 1@1.cn)
*
其他
驗證碼
 換一張
*
提交
首頁                  產品介紹                  業務公告                  新聞中心
021-37605588 (09:00-1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