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詳情

“碳中和”助推綠色產業發展 再生資源行業將迎新風口

 二維碼
發表時間:2021-03-29 11:01

3月15日,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了中央財經委員會第九次會議,研究促進平臺經濟健康發展問題和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的基本思路和主要舉措。會議強調,要把碳達峰、碳中和納入生態文明建設整體布局,如期實現2030年碳達峰、2060年碳中和目標。


那么,作為碳減排、實現“碳中和”目標的重要一環,再生資源行業將如何實現轉型升級?


一、加強兩網協同發展,實現應收盡收


近年來,國家有關部委將“兩網融合”發展作為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的工作重點。加強從回收集散、轉運分揀、加工處理各環節統籌規劃、協同發展。形成完善的再生資源回收利用網絡,提高再生資源回收效率。


2月2日,國務院在《關于加快建立健全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經濟體系的指導意見》中明確指出:推進垃圾分類回收與再生資源回收“兩網融合”,鼓勵地方建立再生資源區域交易中心。


事實證明,兩網融合是破解垃圾圍城,實現低價值可回收物應收盡收最為有效的模式。例如在浙江紹興,近年來,紹興市把再生資源回收體系建設列入十大民生實事工作之一,積極穩步推進再生資源回收利用體系建設,通過與再生資源頭部企業聯運環境合作,利用“兩網融合”創新型模式,實現了垃圾分類和回收利用兩張網的高度融合,真正構建了一體化、全鏈條的再生資源回收利用體系,其攜手打造的“紹興模式”,引起全國關注。據統計, 2020年紹興市城鎮生活垃圾分類覆蓋率達到93.71%,全市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47.42%,生活垃圾資源化利用率90.93%,垃圾總量實現負增長。


據悉,聯運環境還是國內最早踐行“兩網融合”的企業。目前,聯運環境在全國擁有27個再生資源分揀中心,智能回收網點9364個,人工回收網點197個,日均約可回收2100噸可回收物,為提升再生資源回收利用水平,加快建立健全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的經濟體系,起到了示范帶動作用。


二、推進標準化建設,促進規范化、規模化發展


就可回收物而言,無論是低價值還是高價值,只要技術層面取得突破,原來不能使用的廢棄物就會被賦予“二次生命”,原來低價值的也會向高價值轉化。因此,加強對資源化的技術改進、設備升級和核心工藝攻關,提升垃圾資源化利用的能力和產出效益。隨著“碳中和”的逐步落實,通過先進的分揀設備和技術,逐步降低資源化利用成本,將進一步促進資源化的規范化、標準化、規模化發展。


三、拓展綜合利用,增強盈利能力


如果長期依靠政府購買服務支撐低價值可回收物資源化利用,顯然不是長久之計,也不符合市場經濟規律。政府購買服務經費不會無休止地補貼企業經營,企業必須實現自我造血功能,才能可持續發展。


因此,在開展低價值可回收物資源化利用的基礎上,“碳中和”將進一步推進可回收物的綜合利用,既包括回收品類的綜合化,也包括資源化利用方向的綜合化,讓一部分具有較高經濟附加值的資源化利用產品彌補低價值可回收物的經營成本,并利用完整產業鏈的優勢快速形成市場規模和競爭力。


綜上所述,借助“碳中和”的東風,將加速再生資源產業的發展。作為業內人,我們在積極應對變化的同時,也要從自身做起,踐行綠色環保理念,助力我國“碳中和”“碳達峰”早日實現。

報名留言

報名留言

副標題

報名留言
看樣項目名稱
*
企業名稱
*
聯系人
*
手機
*
電子郵件地址(無的,填 1@1.cn)
*
其他
驗證碼
 換一張
*
提交
首頁                  產品介紹                  業務公告                  新聞中心
021-37605588 (09:00-1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