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詳情
吹響競逐百億市場沖刺號角 廢棄家電回收反彈可期 二維碼
發表時間:2020-10-12 10:16 導讀:廢棄電器電子產品拆解需求將穩健增長,帶來增量市場空間。
逾8000萬臺!這是經妥善處置的廢棄電器產量,而與此帶來的經濟效益高達200億元。 “垃圾是放錯地方的資源。”廢棄家電亦如此。與每年1.8億臺的廢舊家電理論處理能力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回收企業在2019年的實際處理量僅為8000萬臺左右。這也意味著還有大量廢舊家電未能得到規范處理。國家發改委數據顯示,我國每年淘汰廢棄家電數量達1億臺—1.2億臺,并以平均每年20%的數量持續增長。 根據安全使用壽命,這部分家電即將或者已經進入了替換更新期。預計到2020年,報廢家電將達1.37億臺,2030年電子產品廢棄量則將超過2700萬噸。與此同時,廢舊家電兼具資源性和污染性雙重屬性。按照國家實施的報廢家電定點處置強制管理制度,這批家電報廢后必須進入國家定點拆解處理工廠規范處理。“我國對廢舊家電產生數據沒有正規的統計,樂觀估計只有50%—60%的廢舊家電得到規范處理。” 一個現實課題是,替換下來的廢舊家電該怎樣處理,如何為它們找個“好歸宿”?如此規模的報廢量,急需在回收拆解再利用方面加以推動提升。長期以來,廢舊家電回收處理一直在走簡單拆解的粗放道路,通過比拼回收價格來拉動拆解量,但是這樣的發展模式并不具有長遠效益。而“正規的廢棄電器電子產品處理企業“吃不飽”一直是我國電子垃圾處理中的主要問題。以冰箱為例,正規的廢棄電器電子產品回收企業的回收價格要低于85元,而非法拆解的私人作坊卻只要低于117元就可以收。 截至目前,我國2/3的廢舊家電仍被小商販零星回收。根據行業白皮書,94%的廢舊電視機、冰箱、洗衣機都被小商販回收。在暴利的驅使下,電子垃圾加工小作坊仍“頂風作案”,被企業正規回收以及參與國家“以舊換新”而回收的家電數量則相對較少。為廢舊家電找個“好歸宿”,關鍵在貫通廢舊家電回收處理產業鏈,健全回收網絡、優化回收渠道、增強處理能力。這也就需要國家層面通過綠色金融、綠色采購、稅收優惠、榮譽獎勵等完善激勵政策,以解決企業的后顧之憂。
按照《關于完善廢舊家電回收處理體系 推動家電更新消費的實施方案》相應要求,未來3年,將暢通家電生產、消費、回收、處理全鏈條。專家介紹,鼓勵生產企業充分參與,主要依靠EPR回收模式處理廢舊家電,這也是發達國家廢舊家電回收的通行做法。而要保證有米下鍋,首先要提高消費者淘汰舊家電的積極性。同時,還要引導回收體系中的大部分個體經營者成為有資質的“正規軍”,進一步促進行業規范化發展。廢舊家電回收從單個到集中,是典型的逆向物流,需要合理規劃設置回收運輸中轉站,采用全品類回收等方式降低成本。 報名留言 報名留言 副標題 報名留言看樣項目名稱 * 企業名稱 * 聯系人 * 手機 * 電子郵件地址(無的,填 1@1.cn) * 其他 驗證碼 * 提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