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詳情
國家發改委等十部門:多舉措全面加強塑料污染全鏈條治理 二維碼
發表時間:2020-09-16 09:32 [導語] 9月11日,國家發展改革委等十部門召開全國塑料污染治理工作電視電話會議,對塑料污染治理工作進行再動員、再部署、再落實。從年初提出對塑料污染治理到各部委、各省市出臺計劃,距離2020年結束還有不到四個月時間,2020年階段性目標達成非常關鍵,因此未來幾個月的工作也顯得尤為重要和緊急。 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塑料污染治理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9月11日,國家發展改革委等十部門召開全國塑料污染治理工作電視電話會議,對塑料污染治理工作進行再動員、再部署、再落實。這已經是今年國家第二次就塑料污染治理工作集中召開的會議,顯然這已經是一項黨和國家重大改革工作,國家正以舉國之力在推動這個問題的解決。 長期系統性防污工作 已取得初步進展和成效 近幾年我國關于塑料污染治理相關政策及行動
今年1月份,我國已經公布了關于加強塑料污染治理的指導意見,明確了分階段目標和措施。關于塑料污染治理工作,當局政府并非今年突發提議,而是經過近幾年不斷改革、優化后的必然決策。自2017年提出禁廢令之后,我國便啟動了高標準、高強度的塑料污染防治工作,經過從中央到各地政府自上而下環保專項督查、不間斷的“回頭看”以及對進口洋垃圾的強硬態度,塑料行業已進入循環時代。 2020年作為關鍵政策發布與實施的關鍵年份,在發布《關于進一步加強塑料污染治理的意見》后8個月的時間里,已有24個省份出臺了省級實施方案;同時,石化輕工、商貿流通、餐飲服務、塑料回收等領域在部分地區開展了減塑替代工作。目前各地區各部門扎實推動塑料污染治理工作,已取得了初步進展和成效。 多環節全鏈條管理—塑料污染治理關鍵點 塑料污染治理任務需要從生產、流通、消費、回收利用等多個環節加強全鏈條管理。生產、流通、消費作為塑料的基本環節,其中生產環節屬于源頭,責任重大。在該環節可落實生產者責任制、經營主體減速責任、加強企業循環利用理念等。流通環節重點在于規范性流通,加強銷售環節的執法力度等。消費環節,關鍵在重點領域構建綠色供應鏈,引導消費者綠色使用。可以預見的是,后期這些環節將是執法督查的關鍵導向;同時,后期仍將圍繞禁止、限制一次性塑料制品展開工作,尤其是電商快遞、連鎖商超、餐飲等行業將是首批改革的場所。 回收利用環節,該項為塑料循環利用系統最關鍵的一環,它直接影響回收利用率的高低。本次會議中提到要加大塑料廢棄物分類收集處理力度,提高資源化利用水平,后期或將繼續在加強垃圾分類以及源頭體系建設上下功夫。目前我國已經在46個重點城市基本建成生活垃圾分類處理系統,只有做好源頭的分類以及回收體系才能將優化回收塑料的品質、保證回收行業的產量。當然,不可否認的是我國在該環節仍有欠缺之處,后期需要新的激勵、補貼制度加以推動。 替代產品環節,科學技術對塑料污染治理起到重要的支撐作用。后期需要加大可循環、可降解材料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和成果轉化,提升替代材料和產品性能等,通過科技進步推動塑料污染治理。從中遠期看,要形成更加完善的塑料循環經濟系統,除了政府和社會治理,還要突破關鍵技術并實現產業化,尤其需要在重大產品和關鍵節點從分子層面形成塑料循環的根本創新解決方案。但鑒于目前可降解塑料面臨的高投資、使用高成本等問題,仍需市場的進一步調節。 綠色可持續發展是未來趨勢 再生塑料企業如何應對? 隨著國內塑料治理的政策快速落地,各地政府細化的政策及目標快速出臺,9月1日起開始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固體廢物污染環境治理法》對一次性塑料制品的限制,加上本次十部委召開塑料污染防治工作視頻會議,我國已明確落實可持續發展的規劃。再生塑料企業作為循環產業的主力軍,在經過長期的環保整頓后已普遍形成綠色規范化生產理念。目前國內正在運行的再生塑料企業或進入園區集約生產,或自主辦理環評手續綠色經營,多數散亂污企業處于停產整頓狀態。 在國家多次強調加強塑料污染的格局下,我國廢塑料企業也應順應時代要求,不僅綠色規范生產的同時,還需加強上游毛料體系建設,提高回收利用率。在生產環節,加大科技投入,研發適應時代要求的高端再生顆粒,從而達到各大品牌下游企業添加再生顆粒的需求。 報名留言 報名留言 副標題 報名留言看樣項目名稱 * 企業名稱 * 聯系人 * 手機 * 電子郵件地址(無的,填 1@1.cn) * 其他 驗證碼 * 提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