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詳情

小小吸管能否擔當“禁塑”先鋒

 二維碼
發表時間:2020-07-21 09:51

今年年初,國家發改委、生態環境部發布《關于進一步加強塑料污染治理的意見》要求,到2020年底,全國范圍餐飲行業禁止使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吸管。

目前,距離餐飲行業告別使用一次性塑料吸管已不足半年,相關生產企業和餐飲企業是否已做好準備?會給消費者帶來什么影響?

6月30日,麥當勞中國宣布將逐步停用塑料吸管杯,消費者可通過新型杯蓋直接飲用。聯合國環境規劃署前駐華代表處項目官員、中國合成樹脂協會塑料循環利用分會秘書長蔣南青認為,“塑料吸管體積小,難以回收利用,處理不當會對生態環境造成威脅”。

數據顯示,去年我國塑料制品累計產量8184萬噸,其中塑料吸管近3萬噸,人均使用量超過30根。專家認為,雖然塑料吸管產量僅占塑料制品總產量0.036%,但是其關注度高,禁用將對全社會產生強烈的示范效應。

“塑料吸管量雖然不大,但產生特別分散,又比較輕,容易混入其他垃圾或流散到水體等環境中。”清華大學環境學院教授劉建國表示,塑料吸管可替代性較強,一般情況下不至于對消費體驗產生太大影響。

中國物資再生協會再生塑料分會會長王永剛表示,全球慣例都是從非必要、社會關注度較高的塑料制品開始減塑,一次性塑料吸管正是可少用甚至不用的產品。

值得注意的是,年底禁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吸管的范圍是餐飲行業,商超銷售的牛奶飲料包裝中的吸管、用于家庭消費的吸管等不在此列。“全面禁止塑料吸管不太可能。”王永剛表示,短期內很難找到替代塑料的材料,廢塑料治理是綜合性問題。

近年來,隨著全球各國紛紛加大限塑力度,有關行業企業對此早有預期并提前布局。浙江義烏雙童日用品有限公司是吸管行業的全球領先企業,該公司總經理李二橋告訴記者,早在2007年,雙童就已著手研發PLA聚乳酸可降解吸管,并于2009年推出了相關產品,但由于價格高,產品推廣阻力較大。2018年,歐盟大力“禁塑”,PLA吸管的出口市場才開始發展起來。

“整體來看,禁用一次性塑料吸管對行業影響不大,主要是生產成本提升和影響消費者使用習慣。”隆眾投研行業分析師吳志橋認為。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從技術角度看,環保替代塑料吸管有多種選擇,如何在控制成本同時提升用戶使用體驗,是擺在行業面前的難題。

“受今年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客戶對價格更加敏感。”李二橋表示,綜合各品類來看,可降解吸管的價格平均是普通塑料吸管的二三倍,雖然吸管占餐飲業總成本的比例很低,但對疫情下更加精打細算的客戶來說也是一筆成本。

據介紹,目前塑料吸管的主要替代品是紙質和PLA吸管,麥稈、竹子等不足以支撐巨大的市場需求。從使用體驗看,紙質吸管在接觸水后會有發軟的情況,不如PLA吸管的使用效果好;但PLA吸管的產品生命周期只有一年左右,就會發生降解。特別是一些商超由于涉及周轉、運輸和分發,如果貨架期控制不好,受影響較大。

專家表示,今年餐飲行業受疫情影響較大,因此很多企業目前持觀望態度。“后期隨著生產企業轉產紙吸管、玻璃吸管等,塑料吸管產量將逐年下降。”吳志橋認為,與紙吸管的使用體驗相比,大力發展可降解材料吸管才是未來的趨勢。

對于現有的行業產能,吳志橋認為,一部分先進吸管制造商可經過工藝技術改造,轉型生產可降解吸管;另外一部分工藝落后的企業則可能被淘汰。為了滿足消費者個性化需求,企業應該積極提高可降解材料的技術水平,降低生產成本。

事實上,替代產品的產能不是問題,關鍵還是看市場需求。他告訴記者,目前雙童的紙質吸管月產能三四百噸,PLA吸管月產能二三百噸,但目前市場還沒有這么大的需求量。市場需求能不能起來,關鍵看政策執行力。

“一旦政策到位,我們就可以進一步加大環保設備投入,并壓縮普通塑料吸管的產能。”李二橋認為,禁止使用一次性塑料吸管,對企業和社會來說都是利好。


報名留言

報名留言

副標題

報名留言
看樣項目名稱
*
企業名稱
*
聯系人
*
手機
*
電子郵件地址(無的,填 1@1.cn)
*
其他
驗證碼
 換一張
*
提交
首頁                  產品介紹                  業務公告                  新聞中心
021-37605588 (09:00-1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