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詳情

全球電子垃圾5年增長21% 可能損害人的大腦及神經

 二維碼
發表時間:2020-07-13 09:58
近日,聯合國多個機構聯合發布《2020年全球電子垃圾監測》。數據顯示,全球2019年產生了創紀錄的5360萬噸電子垃圾,在短短5年內增長了21%。
這份新報告還預測,到2030年,全球電子垃圾將達到7400萬噸,在16年內幾乎翻了一番。電子垃圾成為世界上增長最快的家庭垃圾流,這主要是由相關設備較高的消耗率、較短的生命周期和很少進行維修造成的。
2019年,只有17.4%的電子垃圾被回收。這意味著金、銀、銅、鉑和其他價值高的可回收材料(保守估計價值為570億美元)大多被丟棄或焚燒,而不是被收集處理和再利用。
報告還指出,亞洲2019年產生的電子垃圾最多,約2490萬噸,其次是美洲(1310萬噸)和歐洲(1200萬噸),非洲和大洋洲分別產生290萬噸和70萬噸。去年的電子垃圾重量遠遠超過了所有歐洲成年人的體重之和。
自2014年以來,通過了國家電子垃圾政策或法規的國家從61個增加到78個。雖然這是一個積極趨勢,但遠未達到國際電信聯盟設定的目標,即將制定電子廢物法規的國家比例提高到50%。
該報告由全球電子廢物統計伙伴關系(GESP)牽頭,世界衛生組織和德國經濟合作與發展部等參與完成。GESP由聯合國大學、國際電信聯盟和國際固體廢物協會、聯合國環境規劃署組成。
電子垃圾會危害健康、破壞環境,它含有有毒添加劑或汞等有害物質,可能損害人的大腦及神經系統。
“這些結果表明,人類沒有充分落實可持續發展目標,迫切需要作出更大的努力,確保電氣和電子設備的全球生產、消費和處置更明智和可持續。”聯合國大學校長、聯合國副秘書長David M.Malone說。


報名留言

報名留言

副標題

報名留言
看樣項目名稱
*
企業名稱
*
聯系人
*
手機
*
電子郵件地址(無的,填 1@1.cn)
*
其他
驗證碼
 換一張
*
提交
首頁                  產品介紹                  業務公告                  新聞中心
021-37605588 (09:00-1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