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詳情

聚丙烯市場競爭日趨激烈

 二維碼
發表時間:2020-05-18 10:28

新冠疫情全球肆虐,口罩需求暴增,市場短期混亂,導致口罩上游原料聚丙烯(PP)價格短時間內“過山車”,但由于我國現有熔噴布產能(不包括假冒偽劣產能)對PP熔噴料的需求量占PP總消費量還不到1%,因此這種“亂象”將很快回歸理性。

總體來看,未來幾年受新建產能釋放和經濟增速放緩的影響,我國PP市場將逐漸呈現供需平衡甚至本土過剩的態勢,屆時市場競爭將更加激烈,產品性能的高端化、功能化和差異化以及產品質量的恒定化、銷售方式的數字化、出口渠道的多元化將是PP行業的發展方向。

/ueditor/jsp/upload/image/20200518/1589767620015025701.jpg


聚丙烯具有良好的電性能、高頻絕緣性、高強度、高剛性及耐熱性,下游產品形態主要有編織袋、注塑、薄膜、纖維、管材等制品,廣泛應用于包裝、汽車、家電、建材、日用品等領域。近10年來全球市場需求規模增長61.4%,2019年達7586萬噸,在主要熱塑性塑料中占比達28%。

多主體互動競爭格局形成

2019年我國PP產能和產量分別為2703萬噸和2320萬噸,已經形成中國石化、中國石油、中國海油等央企,中沙(天津)石化、中韓(武漢)石化、中海殼牌等合資企業,恒力石化、浙江石化等民企,煤化工企業、丙烷脫氫企業及進口產品多主體互動的競爭格局,其中中國石化產能最大,占我國總產能的26%,其次是中國石油,占比18%。從原料來源看,油制聚丙烯占比最大,為59%,其次為煤制聚丙烯,占比為25%,如圖1所示。


/ueditor/jsp/upload/image/20200518/1589767638542033296.jpg

圖1   我國聚丙烯原料結構

未來隨著新建項目投產,聚丙烯產能仍將快速增長,預計到2023年我國聚丙烯產能將超過3500萬噸,自給率將近90%,如圖2所示。屆時除無法替代的高端產品外,基本實現供需平衡,市場競爭將更加激烈。

640 (1).webp (2).jpg

我國聚丙烯供應現狀與預測


需求增速平緩下降

我國聚丙烯產品中拉絲及注塑料占有相當大的比例,分別為37%和27%。薄膜與片材料約占24%,纖維料約占8%,管材料約占4%,如圖3所示。未來隨著消費量基數的增大和經濟增速的放緩,我國聚丙烯需求增速將呈平緩下降態勢。


640 (1).webp (3).jpg

圖3   我國聚丙烯消費結構

PP(聚丙烯)拉絲料主要用于編織制品,水泥、化工、糧食、飼料、建筑用料等領域的外包裝,其中水泥袋用量最大。隨著限塑令等環保政策法規的日益嚴苛,水泥,建材類包裝及一次性塑料吸管、牙刷等需求下降,拉絲料在PP消費結構的比例將繼續減少。

PP注塑料主要用于小家電,日用品、洗衣機、玩具、汽車和周轉箱上。盡管由于網絡電商的興起及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各類小家電需求迅增,但受汽車銷量增速下滑及房地產收緊政策影響,總體來說PP注塑料需求增速放緩。

PP薄膜料主要用于食品包裝,按加工工藝可分為BOPP薄膜、CPP薄膜和IPP薄膜,其中BOPP薄膜用量最大,但因被價格相對較低的拉絲料替代,BOPP占比下滑;CPP專用料占比有所增長,因此總體PP薄膜料占比平穩。

PP纖維主要用于裝飾、服裝、醫療衛生等領域,隨著二胎政策的實施及我國人口老齡化態勢的加劇,特別是年初以來的新冠肺炎疫情的爆發,使得下游濕巾、紙尿褲及口罩等衛生防護用品需求激增,國內纖維料出現供應短缺現象。

PP管材料主要應用于供水、供暖系統等,具有重量較輕,運輸方便,且環保性能較好,可回收使用等優點。隨著城市化進程的推進及南方冬季取暖方式的北方化,管材料的需求增速呈上升態勢。

高端產品仍需大量進口

2019年我國進口初級形狀聚丙烯(均聚PP)349.1萬噸,進口乙烯-丙烯聚合物(共聚PP)155.0萬噸,其他初級形狀的丙烯共聚物18.2萬噸,合計進口量522.3萬噸,主要來自韓國、新加坡、中國臺灣省、泰國和日本等亞太地區及中東地區,如圖4所示。

640 (1).webp (4).jpg

圖4    我國聚丙烯的主要進口來源

近年來,隨著我國聚丙烯新增產能的釋放及本土聚丙烯生產企業實力的增強,出口量呈快速上升態勢,2019年達40.6萬噸,同比增長13.8%,主要出口至越南等周邊地區,如圖5所示。積極開拓出口通道將成為未來解決國內聚丙烯行業供求矛盾的有效途徑。

640 (1).webp (5).jpg

圖5   近10年我國聚丙烯的出口量與出口價格走勢

從進口類別來看,均聚PP的進口量仍占據最大比例,總體呈平緩下降態勢,但近年由于我國禁止從國外進口“洋垃圾”,使得新料的進口量略有增多。共聚PP占比相對較少,但呈上升態勢,平均價格也高于進口均聚PP平均價格和進口聚丙烯整體平均價格,如圖6所示。

640 (1).webp (6).jpg

圖6   近10年我國聚丙烯的進口量與進口價格走勢

由于我國高端產品研發能力不足,且產品同質化嚴重,一些高性能和特殊性能產品,如茂金屬PP、特種BOPP膜、CPP膜等仍需大量進口來滿足國內市場需求。我國茂金屬PP年消費量約10萬噸左右,除燕山石化少量供應市場,基本依賴進口,主要用于生產醫用或食品用高透明PP制品、食品包裝薄膜、無紡布、超細旦丙綸纖維等領域。具有高拉伸速度與幅寬、超薄、超透及更好低溫熱封性能的特種BOPP薄膜、電工膜、電容器膜、鍍鋁膜等PP薄膜料及汽車和家電用PP注塑料的年進口量均超百萬噸。PP管材料的年進口量約50萬噸。未來,隨著我國創新能力的提升及外資企業項目的投產,高端聚丙烯產品的產量也將快速增長,對外依存度將降低。

我國聚丙烯進口收貨地則主要集中在東南沿海地區,約占全國進口總量的90%,其中廣東省PP進口量多年位居全國榜首,2019年進口量179.8萬噸,占全國總進口量的34.4%;浙江省位居第二,占總進口量的23.7%,如圖7所示。這主要是因為東南沿海地區集中了我國大部分PP加工企業和下游用戶。其中華東地區PP需求量約占我國總需求的35.6%,居全國首位;華南地區其次,占比約30%。

640 (1).webp (7).jpg

圖7   我國PP主要進口省市進口量統計


市場價格將低位震蕩

由于目前石腦油裂解制丙烯路線仍是全球聚丙烯原料的主要來源,也是我國聚丙烯市場的主要供應力量,因此聚丙烯產品的價格與石腦油,進一步說與原油價格密切關聯,如圖8所示。油價和供需是影響聚丙烯價格的主要因素。


640 (1).webp (8).jpg

圖8    聚丙烯、丙烯、石腦油及原油市場價格走勢

總體來看,2019年,我國聚丙烯價格承壓下行。供應層面,國內外龐大的新增產能投產預期,導致供應端壓力持續放大;需求層面,受經濟增速放緩影響,下游需求端增幅不及預期,供需兩個層面均使聚丙烯產品價格持續下跌。

2020年初以來的新冠肺炎疫情波及范圍廣泛,更是讓全球的經濟雪上加霜,下游需求支撐進一步減弱,成本端受原油價格快速下跌的影響,產品價格持續低位震蕩。

高端化差異化是發展方向

近年來,我國聚丙烯行業在產能擴張和新產品開發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整體水平有了明顯的提升,產品自給率已達83%。未來隨著新建項目投產,原料來源和市場競爭主體也更加多元化,產能和實力將隨之快速增長,預計到2023年我國聚丙烯產能將超過3500萬噸/年。需求方面,隨著消費量基數的增大和經濟增速的放緩,我國聚丙烯需求增速將呈下降態勢。因此,除無法替代的高端產品外,市場將逐漸呈現供需平衡甚至本土供應過剩的態勢,屆時市場競爭將更加激烈,產品性能的高端化、功能化和差異化及產品質量的恒定化、銷售方式的數字化、出口渠道的多元化將是聚丙烯行業的發展方向。


報名留言

報名留言

副標題

報名留言
看樣項目名稱
*
企業名稱
*
聯系人
*
手機
*
電子郵件地址(無的,填 1@1.cn)
*
其他
驗證碼
 換一張
*
提交
首頁                  產品介紹                  業務公告                  新聞中心
021-37605588 (09:00-1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