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詳情
中國廢銅供應持續緊缺 預計下半年供需回歸平衡 二維碼
發表時間:2020-05-01 12:55 受全球新冠疫情的影響,中國廢銅供應持續緊缺,1-2月廢銅進口量下降逾五成,持貨商捂貨惜售,冶煉廠粗銅原料緊缺,精廢差的不斷收窄,加工企業轉采電解銅生產,間接推動了精銅市場消費的好轉。 近年來,廢銅進口政策日趨嚴格,在2018年禁止七類廢銅進口和2019年廢六類轉為限制類進口之后,中國廢銅進口量也從2017年的355.8萬噸下降至2018年的149.6萬噸。 作為全球最大的廢銅購買國和加工國,中國將廢銅歸屬于“固體廢物”一類,出于環保的考量,中國對于固體廢物進口管制愈發嚴格,生態環境部提出到2020年年底前要基本實現固體廢物零進口。因此,廢銅供應鏈在這一場禁止“洋垃圾”入境的運動中自然受到波及,而廢銅具備很強的原料屬性,其廣泛地應用到冶煉廠、加工企業的生產中,關于高質量的廢銅如何定義和重新定位也引發的市場和相關機構的討論。 2019年12月31日,再生黃銅原料和再生銅原料標準細則公布,標準對于再生銅原料的銅含量、金屬回收率、夾雜物含量等都做了詳細的規定。在2020年7月1日標準正式實施后,企業可以通過兩種方式進口原料,到2020年底,固體廢物全面禁止進口,符合新標準的高質量廢銅將通過“再生銅原料”和“再生黃銅原料”的名義作為原料產品進口至國內。屆時“廢銅”這一定義將消失,“再生銅”登上歷史舞臺,界定為原料的再生銅將不按固體廢物進行管理,而納入一般原料進口管理范疇,保障高品質的金屬原料能夠進入國內市場,以彌補我國金屬資源短缺問題。 據有關調研數據顯示,2019年企業的廢料進口批文額度普遍不夠滿足企業的全部產能,尤其缺廢黃銅,這也是企業開工率偏低的原因之一。加工企業配額緊張,加之國內再生資源回收量不足以滿足行業需求,促使再生金屬企業逐步開始布局走出去戰略。東南亞地區成為再生金屬企業走出去的首選,中國企業家開始密切留意海外投資環境,部分企業為了自身發展,考慮在東南亞地區建廠,將七類銅廢碎料拆解完成后再運回國內,此類企業主要集中在廣東、浙江等地。 廢銅拆解企業在選擇東南亞地區方面,政策穩定性、基礎設施建設、港口等交通環境都成為企業重點考慮的問題。經了解,馬來西亞成為許多拆解企業進行產業轉移的優選。首先,馬來西亞本來就已經有大量華人經商,中國企業選擇馬來西亞,更容易融入當地文化;其次,相對于柬埔寨等國家的海岸線短、港口數量不多的現狀,馬來西亞的港口交通體系較為成熟發達,可以滿足企業進出口需要。此外,越南、泰國、印度尼西亞等也是企業較為關注的對象。 可以看到,2018年中國進口廢銅的來源國還主要分布在東亞、歐美等發達國家,如日本、美國、英國、德國等;而到了2019年,進口廢銅來源國逐漸轉變為東亞及東南亞國家和地區,馬來西亞已經成為中國廢銅進口的最大來源國。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的爆發令原本就處于調整期的廢銅產業再遭重創。首先中國廢銅企業復工時間普遍延后一個月以上,加上交通管制的限制,國內廢銅回收基本陷入停滯。2月進出口企業和港口的延遲開工導致廢銅進口量大幅下降,根據海關數據,1-2月進口廢銅僅有11.95萬噸,較去年同期暴跌50.51%。 春節過后銅價大幅下跌,廢銅企業年前存貨處于大幅虧損狀態,惜售情緒濃厚。市場廢銅供給的減少導致精廢差不斷收窄,精銅替代作用顯現,部分銅加工企業開始轉采精煉銅生產。同時粗銅的生產也受到廢銅供應減少的限制,冶煉廠粗銅原料已經出現緊缺現象,粗銅加工費逐漸下調至千元附近,在銅精礦到港延期的情況下,二季度精煉銅的生產將受到廢銅和銅礦原料緊張的雙重制約。 3月,雖然中國疫情已經得到有效的控制,生產生活逐步恢復,但是海外疫情進入爬坡期,每日新增確診病例爆發式增長,各國陸續進入緊急狀態。歐洲多國宣布封閉國,港口出現滯箱情況,船公司缺箱并且爆艙嚴重;馬來西亞3月18日起在全國范圍施行“行動管制令”,并且兩次延長至4月28日,管制期內廢銅的拆解和進出口均受到限制;3月12日菲律賓首都地區開始“封閉城”,多數企業停止營業,馬尼拉港塞港嚴重面臨關閉,北蘇里高省3月18日起禁止所有外國船舶進入;泰國自3月26日至4月30日實施緊急狀態法,同時關閉所有邊境口岸,包括海路、陸路和機場。 綜上,疫情的影響是造成近月來廢銅在市場上“消失”的主要原因。東南亞已成為中國廢銅進口的最大來源地,3月禁令的施行將持續對廢銅的出口造成限制,預計3-4月中國廢銅的進口量將繼續下降。 廢銅的供給暫時受到運輸和成本的限制,二季度廢銅進口預計仍然處于下降趨勢,廢銅供給難言樂觀。當疫情的高峰逐漸過去,生產和生活逐步走上正軌,供給端恢復的速度也將會大于消費端。預計到下半年,隨著再生銅新標準的實施,再生銅將作為一般原料產品進口至國內,進口原料的品質不斷提升,供給和需求也會回歸平衡。預計三季度起,東南亞生產的銅錠、黃銅錠、黃銅棒等廢銅粗加工產品將會逐步進入中國市場,將會對精銅的消費形成一定沖擊。 報名留言 報名留言 副標題 報名留言看樣項目名稱 * 企業名稱 * 聯系人 * 手機 * 電子郵件地址(無的,填 1@1.cn) * 其他 驗證碼 * 提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