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詳情

鋁企陷全面虧損 一噸電解鋁虧損近2000元

 二維碼
發表時間:2020-04-02 10:13

剛剛過去的3月,美股四度熔斷、原油腰斬暴跌、銀價跌出10年新低……全倉白銀期貨的一北京地區投資者一夜虧掉數十萬元,“老婆本都沒有了”。

在這輪因新冠肺炎爆發的全球金融風暴中,相對股票和期貨市場對投資者的沖擊,大宗商品價格滑坡對實體經濟影響或波及范圍更廣。

近日多方采訪了解到,受全球鋁暴跌影響,當前國內鋁企已陷入全面虧損,而由原油格“打對折”產生的一系列化工商品格下滑,對行業影響仍在持續。庫存高企、急需減產等問題,成為擺在眾多企業面前的一樁樁嚴峻考題。

鋁企陷全面虧損

3月中下旬,河南地區防控形勢剛剛有所緩解,鞏義一中型預焙陽極生產企業負責人胡軍(化名)就開始四處急著對接墊資。

“國際鋁大跌,現在電解鋁企業全面虧損。作為上游,預焙陽極生產雖然還不至于賠錢,但資金壓力已經開始凸顯。”胡軍坦言,當前鋁行業上下游的生產經營情況很不樂觀。3月份滬鋁主力合約價格從月初最高13450元/噸跌至月末最低11275元/噸,創下2016年4月以來新低,河南地區電解鋁企業每生產一噸產品的虧損逼近2000元。雖然目前還沒有因為鋁價暴跌導致預焙陽極價格出現大幅下滑,但行業龍頭山東魏橋也已經將4月份最新報價下調220元/噸

“陽極的原材料是石油焦和瀝青,都需要現金買貨,所以對企業現金流要求極高。即使在2015年電解鋁價格低至每噸9000多元的時候,陽極依然是盈利的,否則就沒人做了。產品生產盈利,但電解鋁企業的回款快慢是不一定的。鋁業虧損回款肯定會變慢,這會拖死一批陽極企業。”

到底做還是不做,這是胡軍所經營企業目前面臨的抉擇。如果繼續生產,很少有電解鋁廠家會完全按照合同賬期執行,企業會面臨比以前資金壓力更大的情況。但如果停止生產的話,工人兩三個月沒有工資,可能就去其他地方找工作,下游客戶也會流失。“現在就看誰能頂住,頂不住可能這輪就被淘汰掉了。”

對于當前國內鋁行業的產銷局面,A股一上市鋁企人士王偉(化名)看法更加悲觀。“雖然2015年末每噸萬元以下的 格是歷史底部,但現在的情況比那時更慘。”

鋁企陷全面虧損 一<img title='鋁企陷全面虧損 一噸電解鋁虧損近2000元' src='https://image.bianbao.net/news/th/font_18.jpg' class='news_detail_th'>電解鋁虧損近2000<img title='鋁企陷全面虧損 一噸電解鋁虧損近2000元' src='https://image.bianbao.net/news/th/font_01.jpg' class='news_detail_th'>

他表示,全行業在鋁價13000元/噸左右差不多實現盈虧平衡。雖然新疆地區生產成本相對比較有優勢,總體成本不到11000元/噸,但加上稅以后,成本也達到12500元左右,所以目前是全行業虧損。

“2015年電解鋁價格雖然跌到每噸9000多元,但原料氧化鋁價格也從2350元跌到1630元左右。而現在氧化鋁價格還在每噸2300多元,所以對鋁企而言,現在鋁價11000多元的水平和那時的9000多元基本是一樣的。”王偉分析稱,現在氧化鋁價格比2015年鋁低點時高近1000元,而生產1噸電解鋁需要1.92噸氧化鋁,相比之下,當前企業產品賣不上價,但成本仍然高企。目前原材料氧化鋁、預焙陽極的格也存下降趨勢,但氧化鋁市場受影響較大,開工率不足,相對鋁企是滿產的情況,抗跌因素更加明顯。

更讓王偉擔憂的是,由于電解槽一旦停止再開啟,成本要數十萬元。所以今年春節及期間電解鋁企業生產都在正常持續,但目前下游復產情況不佳,行業庫存問題突出。據悉,目前國內電解鋁庫存已經達到170萬噸,而在前兩年市場情況好的時候,這一庫存數值已降至100萬噸以下。

“2015年鋁價低點時,國家緊接著做了供給側改革,鋁價隨之上揚。但目前國內包括神火、中孚、魏橋在內的很多大型鋁企都還在投資新產能。近期行業內有一些企業因虧損停產,但都是一些小生產線或者成本比較高的企業,整體停產規模也就三四十萬噸。如果影響持續時間不長,大家都還想盡量抗過去。目前國外市場受影響較大,鋁材出口受限,加之國內下游開工不足,庫存累積是個問題。”王偉說。

有色行業迎大考

采訪中,不少鋁行業人士反映,下游鋁加工企業近期也存在大幅虧損的情況。一不具名人士稱,A股一家鋁加工上市公司每個月鋁錠的消耗量是1000噸。公司年前高價買的鋁錠,現在跌到11000元/噸左右,產品又面臨銷售瓶頸,平均一個月要虧損2000萬元以上。

在虧損狀態下,迫于現金流的壓力,目前很多鋁企開始囤貨以減少損失,或以產品抵押貸款解決資金周轉問題。同時已有包括貴州、云南等地的電解鋁企業開始通過大修槽、減產的方式止損。

在全球有色大宗商品價格承壓當下,鋁行業的困局不是個例。

3月份以來,滬鎳主力合約最大跌幅超過13%,滬鉛主力合約曾連續3個交易日累計跌幅近12%,滬錫主力合約更是從3月12日的135480元/噸直線跳水至3月20日的104450元/噸,多種有色商品價格均創出近年新低。

“目前國內電解銅價格是近年低位。滬銅3月末時曾報到35300元/噸,上一次出現這一價格是在2016年。”銅分析師表示,今年一季度電解銅企業生產用的是去年四季度采購的銅精礦,當時銅精礦金屬噸采購均價達到近40000元,這就導致目前電解銅企業即使不計算人工、折舊等成本,也普遍處于虧損狀態。

她表示,雖然現在銅精礦價格已降至每金屬噸30000元,但后期銅企生存空間仍較為狹窄。我國銅精礦對外依存度在70%以上,目前國外持續的情況下,海外一些大型礦山被迫停工,銅企也面臨銅精礦進口運輸受限的問題。所以2020年銅精礦產量肯定會下滑,因此價格會持續堅挺,但銅金融屬性太強,受負面消息影響反應迅速。市場本來很看好2020年的行情,但受影響,目前對未來不樂觀。

與電解鋁一樣,電解銅企業也面臨停工成本高企的問題。今年春節及期間,上游維持生產、下游復產情況不佳的狀況,導致目前國內電解銅庫存也處于高位。

“銅很容易被氧化發黑,所以平時一個中型企業正常庫存不到500噸,但前段時間這一庫存量已經高到1000噸。大型企業庫存可以交割給上期所,截至3月23日,上期所庫存達到了24萬噸,創下近年高位。”王依稱。


報名留言

報名留言

副標題

報名留言
看樣項目名稱
*
企業名稱
*
聯系人
*
手機
*
電子郵件地址(無的,填 1@1.cn)
*
其他
驗證碼
 換一張
*
提交
首頁                  產品介紹                  業務公告                  新聞中心
021-37605588 (09:00-1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