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詳情

廢紙價格逼近糧價 原料減量致紙業成本高企

 二維碼
發表時間:2020-01-06 11:19

“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國內造紙業原材料緊缺愈演愈烈。

2019年12月23日,中國固廢化學品管理網發布了2020年第一批廢紙進口批文,核發企業數量39家,共核發數量278.35萬噸,較2019年第一批核發數量503.52萬噸下降44.72%。

由于廢紙進口額度下降,導致紙業原材料成本加劇。為了解決這個問題,部分紙業紛紛加速海外布局。比如,理文紙業、太陽紙業主要在老撾、越南等東南亞林木資源豐富地布局,玖龍紙業則在美國地區布局。

“雖然國內很多公司嘗試在海外布局來解決原材料問題,但這并不能滿足需求,可以說是‘杯水車薪’。”中國造紙協會人士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中國是出口大國,每年出口附加出去的包裝紙和紙制品高達2000萬噸以上,這樣就造成很大的缺口,長久下去會對行業和經濟帶來一定沖擊。該人士表示,此前國內廢紙價格每噸1000多元就非常貴了,現在每噸漲到2000多元,逼近糧食價格,這是一種不合理的現象。

廢紙進口收緊

記者注意到,2020年進口廢紙政策持續向新聞紙企業以及規模較大企業傾斜,特別是玖龍紙業、理文紙業、山鷹紙業、華泰紙業及廣州造紙5家企業。

從首批公布的名單顯示,新聞紙企分得的份額占比較大。其中,華泰紙業和廣州造紙兩家新聞紙生產企業合計拿到了91萬噸的進口廢紙,占第一批總量的32.69%。

在包裝紙類企業中,依舊是玖龍紙業、理文紙業、山鷹紙業等獲批數量占比較大。在第一批名單中,玖龍系企業有4家,理文系企業有5家,山鷹系企業有2家。其中核定量前10位的企業中,玖龍系企業3家,理文系企業2家,山鷹系企業2家。

有業內人士告訴記者,2020年廢紙批文比2019年減少了將近一半,批文主要集中在龍頭企業,中小型企業生存更加艱難。

早在2017年7月27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于禁止洋垃圾入境推進固體廢物進口管理制度改革實施方案》,使得廢紙進口額度持續收緊。

2018年,國務院會議指出,“大幅減少固體廢物進口種類和數量,力爭2020年年底前基本實現固體廢物零進口”。

廢紙進口政策的變化,使得國內廢紙回收量、原生木漿需求量提高。

一位華泰紙業高管告訴記者:“2019年國內廢紙進口量較2018年同期大幅下降,使得企業加大收購國內廢紙來替代進口,采購價格一路攀升。同時,國內廢紙多次回收質量較差,為保證產品品質需要在生產中添加部分木漿,使得原材料成本上升。”

根據中國造紙協會的數據,2017年全國紙漿消耗總量10051萬噸,較上年增長2.59%。其中,木漿3152萬噸,占紙漿消耗總量的31%;具體來看,進口木漿占21%、國產木漿占10%。以此來看,我國木漿生產量明顯過低,嚴重依賴進口。

另外,在2019年4月底,玖龍紙業收購國內廢紙價格連續4次漲價。據統計,在2019年4月25日~26日,全國63家紙廠提高了廢紙收購價格。

在此背景下,國內紙企的利潤水平出現較大幅度下滑。根據太陽紙業發布的2019年第一季度報告,其凈利潤為3.8億 ,同比下滑38.34%。太陽紙業方面表示,主要原因是期內造紙行業整體景氣度普遍下滑,部分產品價格同比降低,其生產所需大宗原材料價格保持高位震蕩,產品銷售成本同比增長較快,致使利潤總額減少。

破局之路艱難

中國造紙協會數據顯示,2008年至2017年進口的商品木漿和廢紙(國內生產廢紙漿)占紙漿消耗總量的比例始終維持在40%左右。2017年我國消費各類紙漿10051萬噸,其中進口商品木漿2372萬噸,占木漿總消費量的67%;進口廢紙2572萬噸,折合廢紙漿2063萬噸,占廢紙漿消耗總量的32.7%。

“在禁止廢紙進口后,國內造紙原材料大多寄托在國內廢紙和去國外想辦法進口紙漿。”中國造紙協會人士告訴記者,“如果加大商品木漿來代替,首先價格高,包裝紙現在的價格就非常高,下游已經無法承受。同時,國外也沒有那么多商品木漿可以供給。”

另外,我國的廢紙回收率一直在不斷提高。據中國造紙協會數據顯示,2008年到2017年,我國廢紙回收保持平穩增長態勢,廢紙回收率由39.4%提高到48.5%,回收總量已超過5000萬噸。

據悉,為了解決進口廢紙難題,近期華泰紙業和中國林業科學研究院合作研發出“高得率清潔制漿”技術,每噸成本降低了500多元。

“國內回收已接近極限,同時進口廢紙不斷減少,那么進口的廢紙只能生產一些高檔產品,再用于出口。國內廢紙回收利用進入死循環,在多次回收利用后質量不斷下降,最后就變成豆腐渣一樣,不可能再利用。”中國造紙協會人士告訴記者。

同時,為打破原材料制約的天花板,國內龍頭企業憑借自身雄厚的資金實力,通過在海內外布局產能與原料基地,以獲取充足的原料供給。

2018年6月,玖龍紙業的全資子公司ND Paper與加拿大Catalyst公司達成協議,ND Paper以1.75億美元收購加拿大Catalyst公司在美國的兩家制漿造紙廠——緬因州的Rumford工廠和威斯康星州的Biron工廠。

太陽紙業則在東南亞地區深耕漿體產業鏈條,該公司多個紙漿項目于2018年投產,其中溶解漿50萬噸、化機漿70萬噸、化學漿50萬噸。

2018年11月,山鷹紙業收購了鳳凰紙業。2019年5月23日,鳳凰紙業完成技改并恢復生產,第一批漂白硬木漿已經于當年5月29日下線,現有制漿年產能36萬噸。

2019年12月24日,山鷹紙業董秘表示:“公司已啟動鳳凰紙業12萬噸再生漿生產線技改,至2019年底,在現有外廢額度基礎上,公司將有合計42萬噸再生漿資源。未來外廢額度進一步收緊的情況下,公司將進一步開拓新的再生漿供應渠道,保障公司優質再生纖維的供應,降低未來的原料成本。”

不過,在2019年2月22日,玖龍紙業董事長張茵曾公開提出,進口廢紙的減量導致原料缺口很大,公司在美國收購工廠也難以滿足需求。她建議國家未來能夠按一定比例,保證一定數量的廢紙進口,避免市場價格大起大落。

“雖然國內很多紙業龍頭在國外生產原材料運回國內,緩解了資源短缺問題,但存在運輸和漿板干燥環節成本較高等問題,與國際巨頭比起來,國內紙企在成本上還有差距。”晨鳴紙業人士向記者如是表示。


文章分類: 業內新聞
分享到:
報名留言

報名留言

副標題

報名留言
看樣項目名稱
*
企業名稱
*
聯系人
*
手機
*
電子郵件地址(無的,填 1@1.cn)
*
其他
驗證碼
 換一張
*
提交
首頁                  產品介紹                  業務公告                  新聞中心
021-37605588 (09:00-1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