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詳情

2019年冷軋市場以漲勢為主

 二維碼
發表時間:2019-12-27 09:30

相比于2018年的大漲大跌行情,2019的國內冷軋價格的波動幅度相對收縮,整體最大震蕩幅度在422元/噸,同比2018的最大振幅744元/噸,收縮了43%左右。從2019走勢來看,上海市場1.0*1250*C的冷軋市場均價整體保持穩中向上行情。全基本可分為四個階段,即“震蕩上行”,“急速下跌”,“反彈后穩”和“快速上漲”。

第一個階段:原料價格大漲,冷軋價格震蕩上行(1月至4月上旬)

2019年初,受淡水河谷尾礦壩潰壩影響,全球鐵礦石價格大漲;而作為全球最大的鐵礦石消費國——中國,其境內進口礦格飆漲,直接帶動了鋼鐵產業鏈價格水平整體上移。即使當時處于國內鋼鐵終端消費淡季,也難以拖累其漲勢。而作為冷軋產品,雖然下游加工廠未大面積開工,但其鋼廠出廠格上漲帶來的漲效應,亦足夠支撐其在原料格暴漲行情下的上行走勢,并漲勢2019年上半年的最高4400元/噸(4月9日)。雖然期間有半個月的回調行情,但主要是高帶來的短期采購需求的真空期,而貿易商為了清庫而出現的降促銷操作。當需求恢復后,格再次上漲。

第二個階段:需求與庫存聯合打壓,冷軋格急速下跌(4月中旬至6月中旬)

由于冷軋格持續高位,下游終端商家開始逐漸抵制,采購需求放緩;這也導致了庫存的持續堆積,突破百萬噸水平,并持續了近三個月。因此在需求低迷和庫存高位的兩大壓力下,冷軋格持續下跌;加之原料熱軋格,隨黑色系期貨直線下挫;最終使得冷軋跌勢加速,并創下年內新低的4097.50元/噸(6月21日)。

2019<img title='2019年冷軋市場以漲勢為主' src='https://image.bianbao.net/news/th/font_03.jpg' class='news_detail_th'>冷軋市場以漲勢為主

第三個階段:鋼廠挺原料再漲,冷軋格反彈后穩(6月下旬至11月)

在冷軋格大幅下跌期間,鋼廠出廠格并未有出現明顯的下調,反而月月挺策略,意圖支撐市場格。但是在終端下游“買漲不買跌”的心態下,成交依舊每況愈下,直至跌至4100元/噸的成本線附近。下游市場需求才逐漸開始增加,市場成交好轉。這也意味著庫存的持續消耗,但收效甚微,主要是鋼廠開工率始終保持87-88%的正常偏高水平,現貨供應壓力依舊。

不過,在此期間,受原料鐵礦石格的再次上漲,推升熱軋格的反彈,進而帶動了冷軋格的快速回漲。不過漲勢僅一周就由于市場成交的低迷而夭折,而后進入將近五個月的震蕩行情,整體波動幅度在50元/噸上下。

在震蕩行情期間,一方面是冷軋終端下游制造業低迷,導致需求遲遲不見好轉,商家隨用隨買為主。其中汽車產銷量均穩中下降,家電市場在夏季旺季期間未有明顯的增長,造船業市場依舊弱勢運行;使得冷軋整體成交不溫不火,未有漲動力。另一方面,在上半年的庫存高峰后,貿易商的持續去庫存操作,使得市場供應壓力有所緩解;加之鋼廠開工率的下降,鋼廠庫存亦開始出現下降;進而導致冷軋市場現貨供應壓力再次緩解。結合以上兩點,冷軋市場出現了近五個月的震蕩行情。

第四個階段:物流限載誘發市場供需錯配,冷軋格快速上漲(11月至12)

10月10日傍晚,在江蘇無錫發生的高架橋側翻事故,造成了三人死亡,兩人受傷的悲劇。經調查組初步分析,橋面側翻系運輸車輛超載所致。此次事故發生后,無錫、南京、蘇州等地緊急開展連夜“治超”行動,隨后浙江、湖南、安徽、河南、廣東、海南、福建等7省份也陸續開展治超治限行動。由此,鋼貿物流短途運輸費用也隨之翻倍。

這也直接導致了冷軋市場呈現供需錯配行情,格迅速上漲。其中,往年的北材南下資源被延后,多數北方資源在港口卸貨,但貨運卻跟不上,導致市場到貨減少,進而減緩了南方市場的供應壓力,催升冷軋格;其二,由于2020年春節在1月中旬,因此下游終端底補庫需求被迫提前,導致市場需求迅速回,冷軋格上漲;其三,由于貨運的限載因素,終端詢拿貨會“一需多問”,導致市場采購被虛擬放大,進而加速了冷軋格的漲勢。

因此,綜合來看,2019年冷軋市場,整體還是以漲勢為主,但基本面還是呈現出供小于求格局。截至12月26日,上海市場1.0*1250*C的冷軋市場均在4520元/噸,全年漲勢在8%,年內最大振幅為10.31%。


報名留言

報名留言

副標題

報名留言
看樣項目名稱
*
企業名稱
*
聯系人
*
手機
*
電子郵件地址(無的,填 1@1.cn)
*
其他
驗證碼
 換一張
*
提交
首頁                  產品介紹                  業務公告                  新聞中心
021-37605588 (09:00-1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