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詳情

2019年我國造紙工業情況分析

 二維碼
發表時間:2019-12-05 10:02

受中國經濟增速放緩、中美貿易摩擦等因素影響,2019年我國造紙業進入嚴冬期。據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截止2019年9月末我國造紙和紙制品業企業6641家,同比減少21家。其中虧損企業1300家,同比增長13.4%;虧損金額81.1億元,同比增加35.2%。

2018年初環境保護部會同質檢總局聯合發布了《進口可用作原料的固體廢物環境保護控制標準》,新的標準于2018年3月1日起實施。進口廢紙中其他夾雜物的比重確定為0.5%,相較此前1.5%的標準大幅下降,充分表明政府嚴控外廢進口質量的態度。受此影響,2018年我國廢紙進口量下降明顯,全年實際進口量為1703萬噸,實際進口量同比下降33.8%。

11月5日中國固廢化學品管理網公布了第十四批建議批準的限制進口類申請明細表,各類廢物核準進口總量為67250噸,其中廢紙核定進口42370噸。

上圖為2019年我國前14批廢紙核定進口情況,前14批廢紙核定進口總量1091.8萬噸。與2018年26批、1870.1萬噸核定進口量相比,2019年無論是核定批次還是進口量均呈明顯下降趨勢。

由于出口夾帶、紙制品出口、圖書沉淀等因素,我國國廢實際回收率已經達到85%以上,OCC實際回收率更是已經超過90%,國廢回收率不具備大幅提升空間,因此原材料短缺問題已經嚴重制約了我國造紙業的發展。

為了應對原材料短缺問題,國內龍頭紙企紛紛布局海外,在北美、東南亞地區投建新的產能。在北美地區,中國紙廠預計新增本色木漿的產能27.5萬噸,再生漿的產能135萬噸;在東南亞地區,中國紙廠預計新增箱板瓦楞紙的產能315萬噸,再生漿的產能243萬噸。

下表為國內紙企在北美、東南亞地區主要產能分布??梢钥闯鰢鴥燃埰笤诒泵佬陆óa能以再生漿為主,這是因為北美本土廢紙產量大,回收成本較低。通過進口再生漿的形式,可以一定程度上彌補我國造紙原料不足的困境。另外美廢纖維強度較高,以美廢為原料生產的紙制品耐破度、環壓強度均強于以國廢為原料生產的成品紙,以此進口北美再生漿可以大大減少成品紙因原材料質量差可能產生的問題。

理文、景興、太陽等企業則將目光投向東南亞,這是因為東南亞國家地區廢紙限進政策相對較為寬松,人力成本也低于國內水平,因此這些企業選擇在那里建廠,將廢紙加工廠廢紙漿或者成品紙再進口到國內,以達到降低成本的目的。

此外,其他國家、地區的紙企也開始在東南亞布局新產能。世界各國的廢紙被運往東南亞,這些廢紙將被用來生產再生漿或者加工為成品紙再輸送至中國或者其他地區,東南亞或將成為中國最大的再生漿、成品紙進口地區。

據海關數據顯示,2018年我國進口再生漿29.4萬噸,2019年1-10月再生漿進口量為65.7萬噸,比全年前年進口量增加123%,預計2019年全年再生漿進口量在100萬噸左右。隨著再生漿進口標準不斷完善,未來我國再生漿進口量或將持續增長。


報名留言

報名留言

副標題

報名留言
看樣項目名稱
*
企業名稱
*
聯系人
*
手機
*
電子郵件地址(無的,填 1@1.cn)
*
其他
驗證碼
 換一張
*
提交
首頁                  產品介紹                  業務公告                  新聞中心
021-37605588 (09:00-1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