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詳情

兩網融合為垃圾分類提供“貨源”

 二維碼
發表時間:2019-09-04 08:48

垃圾分類是上海市民最近一段時間最為關注的社會話題,作為承擔著全市70%以上的生活垃圾中轉運輸和末端處置工作的主力軍和子弟兵,上海城投打通上海生活垃圾從前端收集、中端轉運、末端處置到后端信息平臺的分類循環產業鏈。

自從6月15日全市首座全品類再生資源集散中心在嘉定區馬陸鎮揭牌運營以來,上海城投加強在小區內布設再生資源回收服務點,為馬陸再生資源集散中心提供主要“貨源”。截至6月底,再生資源服務點已覆蓋至嘉定區12個街鎮558個居民區、簽約企事業單位411家,100%完成任務量。目前,回收點仍在不斷擴大范圍,向其他城區輻射、拓展。

前端:全品類“兜底”回收,再生品閉環管理

垃圾分類的目標是“減量”,提升垃圾的回收率是最經濟、最節能的路徑。上海城投集團和城投環境集團兩級黨政班子多次帶著問題到一線、問市民、訪專家,了解垃圾分類和“兩網融合”推進實施中遭遇的困難和矛盾。

6月15日,全市首座全品類再生資源集散中心在嘉定區馬陸鎮揭牌運營。目前,馬陸再生資源集散中心每天可處置70噸再生資源,主要分揀、打包干垃圾和可回收垃圾中的廢紙、廢塑料、廢金屬、廢玻璃、廢紡織等。實行全品類“兜底”回收處理,加強可回收物流向流量管理,推動一批符合環保要求、技術含量高的再生資源利用設施落地,提高可回收物產品附加值,實現再生資源閉環管理,這就是上海城投針對垃圾回收中的現實問題拿出的措施。

“正是因為有了前期在居民小區設立的全品再生資源服務站,我們后期就能獲得源源不斷的加工材料?!背峭董h境資源利用分公司負責人邱鋌說。上海城投在小區內布設再生資源回收服務點,為馬陸再生資源集散中心提供主要“貨源”。截至6月底,再生資源服務點已覆蓋至嘉定區12個街鎮558個居民區、簽約企事業單位411家,100%完成任務量。目前,回收點仍在不斷擴大范圍,向其他城區輻射、拓展。

6月24日,徐匯區又建成首個“兩網融合”示范點——“梧桐資源空間”,標志著上海城投在中心城區推進生活垃圾全程分類、“兩網融合”的征程拉開帷幕。它有多種形式的垃圾分類宣傳載體及再生產品展示區域,配有人工交投服務和24小時全天候運營服務的智能自助交投機,領跑回收“新時尚”。

馬陸再生資源集散中心

中端:升級垃圾轉運系統,提升濕垃圾轉運能力

市民們把生活垃圾的分類投放做好了,中后端會被混裝混運前功盡棄嗎?為市民群眾的關切轉化為自身的工作動力,上海城投集團提前啟動徐浦基地、虎林基地2座大型中轉基地的硬件升級改造,完成19個豎式壓縮泊位安裝,使其具備干濕垃圾分類壓縮、運輸功能。同時,新配置14臺車廂可卸式內集卡以及泊位自動分配系統,將進站車輛按照裝載品類、重量自動分配,合理優化裝箱效率,為垃圾精準分類夯實基礎。

城投環境集團黨委副書記、董事長王瑟瀾介紹,為提升垃圾分類運輸能力,根據濕垃圾、餐飲垃圾等垃圾不同性質和要求,采用專箱專用辦法,分別設計建造新型專用運輸箱體。目前已添置240個專用集裝箱,其中餐飲箱90個、濕垃圾箱150個,可以確保500噸/天的餐飲垃圾、700噸/天的濕垃圾專門中轉運輸,實現專箱專用,著力提升生活垃圾分類集裝運輸能力。

如今,上海城投依托虹口、黃浦、長寧、楊浦、青浦等區級中轉站和徐浦、虎林兩大集裝轉運基地,實現生活垃圾分類壓縮、分類運輸、分類中轉。

徐浦基地

末端:啟用老港二期智慧工廠,增加生活垃圾處置能力

老港再生能源利用中心二期于今年六月的正式啟用,標志著上海生活垃圾末端處置再度“增能”。作為全球規模最大的垃圾焚燒廠,老港二期配置了八條750噸/日的機械爐排爐焚燒線,設置三臺50兆瓦凝汽式汽輪發電機組,日均處理垃圾量可達6000噸。

“我以前以為垃圾焚燒廠都是臭氣撲鼻、濃煙滾滾,沒想到上海城投運營的垃圾焚燒廠這么干凈整潔,而且很高大上。”在參觀完新建成的老港二期廠區后,老港鎮宏港苑社區居民王先生忍不住頻頻贊嘆道。與市民群眾對垃圾焚燒廠的刻板印象不同,老港二期廠房干凈整潔,一幢現代化建筑分為左右兩翼,中間一條長廊鏈接,高塔從中平地而起。在建設過程中,老港二期通過對項目全生命周期BIM技術運用,建立了首個智慧工廠。

相比較一期,二期不僅焚燒量翻倍,煙氣排放標準也更安心。煙氣排放嚴格執行比歐盟2000標準和要求更苛刻的上海市地方標準。據估算,老港再生能源利用中心全廠總焚燒處理生活垃圾達到每年300萬噸,約占上海市居民年產生垃圾總量的1/3,焚燒發電每年將可達近15億千瓦時。

老港二期的中控室

平臺:涵蓋前中末端三大功能,實現全生命周期數字化管理

清晨5時25分,一輛“滬E牌照濕垃圾專用收運車從徐匯區福源匯居小區出發,47分鐘后,在徐浦壓縮站卸貨。與此同時,另一輛“滬D牌照清運車駛出壓縮站,馬不停蹄趕往浦東新區唐鎮中轉站,上午11時04分抵達,卸下4.4噸重的垃圾。這些實時更新的數據,在上海生活垃圾全程分類信息平臺上一覽無余。

這都歸功于今年新上線的生活垃圾全程分類信息平臺,從每個轄區的生活垃圾壓縮站,到市級碼頭中轉、集裝箱運輸,最終到老港生態環?;剡M行焚燒、填埋處置,這套系統已覆蓋全市16個區,提供“一站式”動態管理,賦予生活垃圾“數字生命”。

除了運用互聯網和物聯網技術的生活垃圾全程分類信息平臺,上海城投還按照垃圾處置的過程,發布“生活垃圾全程分類保障體系”,其中三大功能,分別為前端整合功能,即城市環衛系統與再生資源系統的“兩網融合”;中端管控功能,即依托區級中轉站和徐浦、虎林兩大集裝轉運基地,確保生活垃圾物流收運體系規范有序運行;末端托底功能,即堅持上海固廢處置托底保障的戰略定位,按照“一主多點”的功能規劃為多品種固廢提供利用與處置方案。

上海城投黨委書記、董事長蔣曙杰表示:“通過這次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主題教育,進一步認清我們城投作為大型國有企業,城市運行的公共服務類企業應該有的初心和使命——讓城市生活更美好?!贝蛲ㄉ虾I罾鴱那岸耸占⒅卸宿D運、末端處置到信息平臺的分類循環產業鏈,大幅提升上海生活垃圾分類收運處置水平,在實現城市生活垃圾“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的目標中發揮托底保障作用。


報名留言

報名留言

副標題

報名留言
看樣項目名稱
*
企業名稱
*
聯系人
*
手機
*
電子郵件地址(無的,填 1@1.cn)
*
其他
驗證碼
 換一張
*
提交
首頁                  產品介紹                  業務公告                  新聞中心
021-37605588 (09:00-1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