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詳情
推進餐廚垃圾資源化綜合利用和無害化處置 二維碼
發表時間:2019-08-27 10:57 早上7點,第一輛專門的餐廚垃圾收運車準時出現在位于桐廬縣城求是路的海康威視,這是每天垃圾收運的第一站。全縣前一天所有餐館產生的餐廚垃圾將一一裝車,拉至桐廬維爾利餐廚廢棄物處理有限公司進行特別處理。 “目前正在推行垃圾分類,而對于餐廚垃圾的處理,我縣算是走在了省市前列。”縣城管局副局長林志明一語道破。 餐廚垃圾綜合利用起步早 事實上,早在2017年我縣就入選了第二批省級餐廚垃圾資源化綜合利用和無害化處置試點縣(市)。 2018年1月餐廚垃圾處置點的建成,將桐廬人餐桌上的餐廚垃圾從生活垃圾中分揀了出來,經過一系列的處理變廢為寶成為了清潔環保能源。自此,不吃一口泔水豬,不進一滴地溝油的夢想在桐廬已逐漸轉變為現實。 以往小餐館里的餐廚垃圾都會賣給養豬廠當飼料,在此過程中,有餐廚垃圾變為地溝油的可能性。而自從推行了餐廚垃圾處理方案,基本上從源頭杜絕了‘泔水豬’‘地溝油’上桌,保障了市民‘舌尖上的安全’。”縣城管局工作人員俞智鵬說,餐廚垃圾處置不僅提升了垃圾分類收集處置的實效性,還擠壓了私人收運的空間,減少了餐廚垃圾回流市場的風險。 一噸垃圾能發電120度 那每天海量的餐廚垃圾是如何處理的呢? 記者來到了桐廬維爾利餐廚廢棄物處理有限公司。據了解,這些餐廚垃圾運達處理中心后,經過整車稱重、自動分揀、細分制漿、濕熱水解及離心機提取油脂、有機渣和水相混后厭氧發酵,這些前一晚桐廬人餐桌上的剩菜殘羹就變成了沼氣、蒸汽、工業用油脂,無法進行利用的固體殘渣則進行填埋或焚燒,產生新的清潔能源。 “平均一噸垃圾能產生60立方的沼氣,能發電120度。”桐廬維爾利餐廚廢棄物處理有限公司項目運營經理貢協偉表示,餐廚垃圾進了卸料大廳,就如同進了“軍營”。在這里,每一個步驟都嚴格按照規章制度來執行,從廢鐵、塑料等垃圾的自動分揀,到水、油、渣的消化分離,再到沼氣沼渣的燃燒發電,全部自動化操作,大大節省了時間,提高了效率。“我們在保證電力的自給自足外,還能將多余的電力通過電纜輸送至其他地區。”貢協偉補充。 323家餐飲單位每天這樣處理餐廚垃圾 一日30噸餐廚垃圾,這就是桐廬323家簽約單位產生的餐廚垃圾總量,這些垃圾需要3條清運專線,5輛實行密閉化運輸的專用收集運輸車來運輸。 “我們都會自覺把剩菜剩飯倒在這個桶里,每天會有垃圾車來裝。”縣融媒體中心食堂廚師曹建峰表示,兩個墨綠色的垃圾桶是專門用來裝餐廚垃圾的,食堂的阿姨也都形成了習慣,這兩個桶里只會是餐廚垃圾,不會扔進一張餐巾紙。 事實上,我縣簽約的餐飲企業都會提前將餐廚垃圾進行分類。截至目前,縣城193家大中型餐飲單位已經簽訂收運協議,加入到餐廚垃圾綜合利用的大軍中來,大中型餐飲單位簽約率達到100%,并逐步向企事業單位和小型餐飲單位延伸擴,今年累計收處餐廚垃圾達4063噸。“下一步,我們希望把小區、鄉鎮(街道)納入餐廚垃圾處置范圍,舊縣街道、富春江鎮已在對接中。”俞智鵬說,對餐飲單位餐廚垃圾的分類處理探索,給市民生活垃圾分類提供了借鑒。 報名留言 報名留言 副標題 報名留言看樣項目名稱 * 企業名稱 * 聯系人 * 手機 * 電子郵件地址(無的,填 1@1.cn) * 其他 驗證碼 * 提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