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詳情
大馬廢塑料進口:須遵守18新條例且僅限5產地準進 二維碼
發表時間:2018-11-20 16:20 馬來西亞房屋及地方政府部長祖萊達14日表示,政府已經制定18項廢塑料入口準證新條例,政府只允許5個國家和地區的廢塑料入口,即美國、英國、日本、澳洲和歐洲,其他的一律不淮。 在馬來西亞政府凍結廢塑料入口準證期間,共有200多個貨柜停滯在北海北岸箱運碼頭,目前仍有175個貨柜停滯在此且未向海關申報,祖萊達在碼頭視察和聆聽匯報會后在記者會說,業者必須先向房屋及地方政府部申報廢塑料來自哪個國家,而擁有廢塑料入口準證的業者,可以依據18項新條例,向該局重新申報,即可索回貨柜。對于175個未申報貨柜的情況,她表示將帶入內閣會議,討論如何處置相關的進口業者。 祖萊達指出,據她了解,在這之前很多業者都是在未獲得房屋及地方政府部的入口準證情況下,先向外國下單訂購直到貨柜抵達港口時才向海關申報,更有業者沒有如實申報,或向海關申報為其他類型的物品。這些停滯貨柜占據北海北岸箱運碼頭的空間和加重人力負擔,造成很多不便。 她表示,巡視廢塑料集裝箱后發現,其中一箱貨柜裝著干凈的工業廢塑料,而且經過清洗干凈和包裝;另有一箱則是裝著參雜垃圾的廢塑料,前者是被允許入口,而后者則不被允許。 她說,在114家擁有廢塑料入口淮證的業者中,經過審查后,僅有8家符合18項新條例,其他的廠家則需要提升廠內設備等,才能重新取得入口淮證繼續營業。廢塑料行業每年為國家帶來300億令吉的收益,因此該部非常關注其發展潛能,她希望各州地方政府都能關閉非法塑料處理廠,僅讓正規合法的再生塑料工廠繼續操作。 18項廢塑料入口準證新條例包括提呈真實圖片和廢塑料的種類、提呈由能源、科技、科學、氣候變化與環境部發出的批淮信函、提呈輸出國的批淮信函與ISO14000、提呈由地方政府批淮的營運執照、提呈有公司蓋章和簽名的發貨單、良好的內部管理、擁有適當的倉庫(有蓋工廠和洋灰地)、職業安全與衛生局(DOSH)的批淮信函、機器容量驗證、規定每家公司所處理的廢塑料只有70%屬于進口、來自工業的廢塑料、清除廢料的地點、注明最終貨品買家、注明公司名下的所有處理廢塑料工廠、限制進口廢塑料的來源國、注明相關進口廢塑料工廠的位置、繳付進口費用、銀行擔保。 報名留言 報名留言 副標題 報名留言看樣項目名稱 * 企業名稱 * 聯系人 * 手機 * 電子郵件地址(無的,填 1@1.cn) * 其他 驗證碼 * 提交 |